一种料斗组合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063009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9-12 10:3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料斗组合结构,包括料斗机构和绞龙机构,该料斗机构包括料斗底座和料斗,该绞龙机构包括绞龙座和绞龙,该绞龙座安装在该料斗底座内,该绞龙设置在该料斗内,该绞龙旋转连接在该绞龙座上,该料斗连接在该料斗底座上,该料斗底座包括外壳;所述绞龙座包括第二安装底座、第一固定安装套和转轴座。所述绞龙座上设置油槽、多个密封圈和一耐磨环。上述密封圈的设置位置方式与油槽结构共同作用代替了传统的转动体转动需安装轴承的结构。减少金属件间的摩擦,减少结构使用时的噪音,增强结构使用寿命,更能减少肉渣的渗入。

A Combination Structure of Hoppers

The utility model provides a hopper combination structure, including a hopper mechanism and a winch mechanism. The hopper mechanism includes a hopper base and a hopper. The winch mechanism includes a winch base and a winch. The winch base is installed in the hopper base. The winch is arranged in the hopper. The winch is rotatably connected to the winch base, and the hopper. Connected to the hopper base, the hopper base includes a shell, and the winch base includes a second installation base, a first fixed installation sleeve and a rotating shaft seat. The winch seat is provided with an oil tank, a plurality of sealing rings and a wear-resistant ring. The position mode of the sealing ring and the oil groove structure work together to replace the traditional structure of the bearing to be installed when the rotating body rotates. Reduce the friction between metal parts, reduce the noise when the structure is used, enhance the service life of the structure, and even reduce the infiltration of meat residu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料斗组合结构
本技术涉及灌肠机
,尤其涉及的是一种料斗组合结构。
技术介绍
食品工厂使用灌肠机提高灌肠工作效率。料斗组合结构作为灌肠机的重要组成结构,其工作中自身结构的传动影响了整机的工作效率。料斗结构在使用中最先接触肉料,但料斗结构自身也是经多个零部件组合形成,以用于实现料斗的旋转送料动作,因为难免会出现结构间缝隙,但细碎的肉渣则会在使用过程中慢慢渗入到结构连接缝隙内进而进入机器结构内部,尤其是进入到支撑旋转用的轴承结构内,严重影响轴承的使用寿命,逐渐增多后严重影响料斗及其传动结构的使用。因此,提供一种新的技术方案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料斗组合结构,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肉渣极易渗入料斗结构的轴承结构内的技术问题。本技术所设计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料斗组合结构,其中,包括料斗机构和绞龙机构,该料斗机构包括料斗底座和料斗,该绞龙机构包括绞龙座和绞龙,该绞龙座安装在该料斗底座内,该绞龙设置在该料斗内,该绞龙旋转连接在该绞龙座上,该料斗连接在该料斗底座上,该料斗底座包括外壳;所述绞龙座包括第二安装底座、第一固定安装套和转轴座,所述第二安装底座、所述第一固定安装套和所述转轴座上均设置有一通孔用于使肉料通过,多个所述通孔同轴线设置,所述第二安装底座外壁沿圆周方向设置有第二台阶位,所述第一固定安装套套接在所述第二安装底座外壁且所述第一固定安装套底部受所述第二台阶位承托,所述转轴座旋转连接在所述第一固定安装套内部且所述转轴座底部可分离式连接在所述第二安装底座顶部,所述绞龙连接在所述转轴座上;所述第一固定安装套内壁与所述转轴座外壁间设有油槽;所述转轴座外壁与所述外壳内壁之间设置有第一密封圈和第一O型圈,所述第一密封圈连接在所述第一O型圈上,所述第一密封圈与所述转轴座外壁相接触,所述第一密封圈和所述第一O型圈沿所述转轴座径向设置起到密封的作用;所述转轴座底部与所述第二安装底座顶部之间设置有第二密封圈和第二O型圈,所述第二密封圈连接在所述第二O型圈上,所述第二密封圈与所述转轴座底部相接触,所述第二密封圈和所述第二O型圈沿轴向设置起到密封的作用;所述第一固定安装套和所述转轴座与所述外壳内壁之间设置有耐磨环。所述的料斗组合结构,其中,所述油槽开设在所述第一固定安装套内壁上。所述的料斗组合结构,其中,所述绞龙包括螺旋部和安装部,所述安装部连接在所述转轴座上,所述安装部外壁上设置有限位滑槽。所述的料斗组合结构,其中,该料斗底座内设置有副传动机构,所述副传动机构包括第一安装座和第一传动轴,所述第一传动轴设置在所述第一安装座上并可旋转,所述第一传动轴一端突出设置在所述料斗底座底部用于外接所述动力结构后带动所述绞龙旋转,所述第一传动轴另一端上设置有第一传动齿轮。所述的料斗组合结构,其中,所述转轴座内壁连接有一传动销,所述转轴座外壁沿圆周方向均匀分布有轮齿,所述第一传动齿轮与所述轮齿相啮合连接,所述传动销与所述限位滑槽可分离式连接并用于带动所述绞龙旋转。所述的料斗组合结构,其中,所述第二安装底座、所述转轴座和所述外壳均由金属材料制作。所述的料斗组合结构,其中,所述第一密封圈、所述第二密封圈和所述耐磨环均为聚四氟乙烯材料。本技术有益效果:本技术中的绞龙座上设置油槽、多个密封圈和一耐磨环。上述密封圈的设置位置方式与油槽结构共同作用代替了传统的转动体转动需安装轴承的结构。减少金属件间的摩擦,减少结构使用时的噪音,增强结构使用寿命,更能防止肉渣的渗入。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料斗机构与绞龙机构配合安装原理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中的料斗底座立体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的料斗机构与绞龙机构的剖视结构示意图。图中标号:1、料斗机构;11、料斗底座;113、第一传动轴;1131、第一传动齿轮;12、料斗;2、绞龙机构;21、绞龙座;211、第二安装底座;212、第一固定安装套;213、转轴座;2131、传动销;22、绞龙;221、螺旋部;222、安装部;2221、限位滑槽;61、油槽;62、第一密封圈;63、第一O型圈;64、第二密封圈;65、第二O型圈;66、耐磨环;300、漏料孔;400、反光镜;500、压料板;600、轮齿。具体实施方式下面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实施方式,所述实施方式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方式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技术,而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所述特征。在本技术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或可以相互通讯;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在本技术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下文的公开提供了许多不同的实施方式或例子用来实现本技术的不同结构。为了简化本技术的公开,下文中对特定例子的部件和设置进行描述。当然,它们仅仅为示例,并且目的不在于限制本技术。此外,本技术可以在不同例子中重复参考数字和/或参考字母,这种重复是为了简化和清楚的目的,其本身不指示所讨论各种实施方式和/或设置之间的关系。此外,本技术提供了的各种特定的工艺和材料的例子,但是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意识到其他工艺的应用和/或其他材料的使用。请参照图1,本技术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料斗组合结构,包括料斗机构和绞龙机构,该料斗机构1包括料斗底座11和料斗12,该绞龙机构2包括绞龙座21和绞龙22,该绞龙座21安装在该料斗底座11内,该绞龙22设置在该料斗12内,该绞龙22旋转连接在该绞龙座21上,该料斗12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料斗组合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料斗机构和绞龙机构,该料斗机构包括料斗底座和料斗,该绞龙机构包括绞龙座和绞龙,该绞龙座安装在该料斗底座内,该绞龙设置在该料斗内,该绞龙旋转连接在该绞龙座上,该料斗连接在该料斗底座上,该料斗底座包括外壳;所述绞龙座包括第二安装底座、第一固定安装套和转轴座,所述第二安装底座、所述第一固定安装套和所述转轴座上均设置有一通孔用于使肉料通过,多个所述通孔同轴线设置,所述第二安装底座外壁沿圆周方向设置有第二台阶位,所述第一固定安装套套接在所述第二安装底座外壁且所述第一固定安装套底部受所述第二台阶位承托,所述转轴座旋转连接在所述第一固定安装套内部且所述转轴座底部可分离式连接在所述第二安装底座顶部,所述绞龙连接在所述转轴座上;所述第一固定安装套内壁与所述转轴座外壁间设有油槽;所述转轴座外壁与所述外壳内壁之间设置有第一密封圈和第一O型圈,所述第一密封圈连接在所述第一O型圈上,所述第一密封圈与所述转轴座外壁相接触,所述第一密封圈和所述第一O型圈沿所述转轴座径向设置起到密封的作用;所述转轴座底部与所述第二安装底座顶部之间设置有第二密封圈和第二O型圈,所述第二密封圈连接在所述第二O型圈上,所述第二密封圈与所述转轴座底部相接触,所述第二密封圈和所述第二O型圈沿轴向设置起到密封的作用;所述第一固定安装套和所述转轴座与所述外壳内壁之间设置有耐磨环。...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料斗组合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料斗机构和绞龙机构,该料斗机构包括料斗底座和料斗,该绞龙机构包括绞龙座和绞龙,该绞龙座安装在该料斗底座内,该绞龙设置在该料斗内,该绞龙旋转连接在该绞龙座上,该料斗连接在该料斗底座上,该料斗底座包括外壳;所述绞龙座包括第二安装底座、第一固定安装套和转轴座,所述第二安装底座、所述第一固定安装套和所述转轴座上均设置有一通孔用于使肉料通过,多个所述通孔同轴线设置,所述第二安装底座外壁沿圆周方向设置有第二台阶位,所述第一固定安装套套接在所述第二安装底座外壁且所述第一固定安装套底部受所述第二台阶位承托,所述转轴座旋转连接在所述第一固定安装套内部且所述转轴座底部可分离式连接在所述第二安装底座顶部,所述绞龙连接在所述转轴座上;所述第一固定安装套内壁与所述转轴座外壁间设有油槽;所述转轴座外壁与所述外壳内壁之间设置有第一密封圈和第一O型圈,所述第一密封圈连接在所述第一O型圈上,所述第一密封圈与所述转轴座外壁相接触,所述第一密封圈和所述第一O型圈沿所述转轴座径向设置起到密封的作用;所述转轴座底部与所述第二安装底座顶部之间设置有第二密封圈和第二O型圈,所述第二密封圈连接在所述第二O型圈上,所述第二密封圈与所述转轴座底部相接触,所述第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熊洪杜功德陈焕杰吕永兴陈政
申请(专利权)人:佛山市奥楷机械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