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刘凯专利>正文

克氏针保护套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063007 阅读:40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9-12 10:37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尤其是一种克氏针保护套,包括保护套本体,保护套本体由多个药用瓶塞组成,相邻药用瓶塞之间固定连接。本发明专利技术结构简单,容易制作,能够利用废弃药瓶的瓶塞制作,有效的防止克氏针划伤医护人员的情况发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克氏针保护套
本专利技术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尤其是一种克氏针保护套。
技术介绍
克氏针为常用的内固定材料,常用于固定短小骨折或撕脱骨折等应力不大的骨折固定及牵引,也用在骨折手术中临时骨折块的固定中。克氏针前端为三棱锥型,非常锋利,医护人员在应用过程中容易划伤医护人员,临床医学上常用废弃的试管或小药瓶套在克氏针的尖端,但是克氏针仍有刺破试管或小药瓶的风险。专利申请201820650155.3公开的一种克氏针固定保护套,橡胶塞设置在试管筒口,而试管容易滚落到地上摔碎,摔碎后的克氏针容易从试管底部的定位层脱落,仍然存在划伤或刺伤医护人员的风险。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结构简单,制作方便的克氏针保护套。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克氏针保护套,包括保护套本体,保护套本体由多个药用瓶塞组成,相邻药用瓶塞之间固定连接。进一步的,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结构简单,容易制作,而且外形小巧,能够利用药用瓶塞随时制作,防止克氏针对医护人员划伤或者刺伤,提高克氏针实用的安全性。进一步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优选方案是:药用瓶塞设置有四个,第一药用瓶塞的尾部和第二药用瓶塞的头部连接,第二药用瓶塞的尾部与第三药用瓶塞的头部连接,第三药用瓶塞的尾部与第四药用瓶塞的头部连接。相邻两个药用瓶塞的连接处通过粘接胶固定,药用瓶塞整体通过胶带缠绕加固。药用瓶塞为硅胶材质。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剖视图;图中:第一药用瓶塞1;第二药用瓶塞2;第三药用瓶塞3;第四药用瓶塞4;克林针5。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说明。参见附图:一种克氏针保护套,包括保护套本体,保护套本体由四个硅胶材质的药用瓶塞组成,第一药用瓶塞1的尾部与第二药用瓶塞2的头部连接,第二药用瓶塞2的尾部与第三药用瓶塞3的头部连接,第三药用瓶塞3的尾部与第四药用瓶塞4的头部连接,相邻药用瓶塞之间的连接处通过粘接胶粘为一体,然后将保护套本体通过胶带缠绕加固。本专利技术应用时,克林针5将头部尖端由第四药用瓶塞4的尾部插入,每层药用瓶塞对克氏针5都产生阻力,产生多层缓冲,增大摩擦阻力。本实施例中的药用瓶塞的数量大于三个,保证克氏针插入保护套本体的稳定性,提高了安全系数;采用硅胶材质的药用瓶塞,减少了反作用力,防止克氏针从保护套内脱出。以上为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但对本专利技术的保护并不局限于此,所有涉及本
技术人员提出的对本技术方案技术特征的等小变化或替换,都涵盖在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克氏针保护套,包括保护套本体,其特征在于:保护套本体由多个药用瓶塞组成,相邻药用瓶塞之间固定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克氏针保护套,包括保护套本体,其特征在于:保护套本体由多个药用瓶塞组成,相邻药用瓶塞之间固定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克氏针保护套,其特征在于:药用瓶塞设置有四个,第一药用瓶塞的尾部和第二药用瓶塞的头部连接,第二药用瓶塞的尾部与第三药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凯陈怡
申请(专利权)人:刘凯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河北,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