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水产养殖供氧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2062780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9-12 10:3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水产养殖供氧装置,包括供氧箱,所述供氧箱的底部外壁设置有底板,且底板的底部外壁两侧均设置有浮筒,所述供氧箱的顶部外壁设置有警报器,且供氧箱的一侧内壁设置有气泵,所述供氧箱的一侧内壁插接有第一导气管,且第一导气管的一侧外壁设置有第一电磁阀,第一导气管的另一端插接于气泵的输入端,所述供氧箱的底部外壁设置有固定板,且固定板的顶部外壁设置有空气压缩机和臭氧发生器,所述气泵的输出端插接有第二导气管。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置有浮筒,对不同的地方供氧,以便工作效果最大化,通过设置有臭氧发生器,臭氧具有氧气含量高,消毒杀菌的效果,在向水池内供氧的同时,还可以起到对水池消毒杀菌的作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水产养殖供氧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供氧装置
,尤其涉及一种水产养殖供氧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河水、海水、池内水产养殖业发展迅速,但水资源短缺,池内养殖都需要提供气体达到供氧的目的,特别是在池内水少,养殖物多的情况下,更需要大量的供氧。目前的供氧设备都是在岸边工作,然后通过管道将气体导入水中,这种方法操作不方便,且增氧效果不好只能在同一地方增氧,养殖厂水的温度、酸碱度和氧气含量需要进行检测,如果水质出现问题,可能会导致大量的鱼类死亡,投料也只能在岸边进行投料,存在投料不均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水产养殖供氧装置。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水产养殖供氧装置,包括供氧箱,所述供氧箱的底部外壁设置有底板,且底板的底部外壁两侧均设置有浮筒,所述供氧箱的顶部外壁设置有警报器,且供氧箱的一侧内壁设置有气泵,所述供氧箱的一侧内壁插接有第一导气管,且第一导气管的一侧外壁设置有第一电磁阀,第一导气管的另一端插接于气泵的输入端,所述供氧箱的底部外壁设置有固定板,且固定板的顶部外壁设置有空气压缩机和臭氧发生器,所述气泵的输出端插接有第二导气管,且第二导气管的另一端插接于空气压缩机的输入端,所述底板的底部内壁和供氧箱底部内壁均开有一号孔,且两个一号孔内插接有同一个第三导气管,所述第三导气管的一端插接于空气压缩机的输出端,且第三导气管的另一端插接有出气管,所述臭氧发生器的输出端插接有第四导气管,且第四导气管的一侧外壁设置有第四电磁阀,第四导气管的另一端插接于第三导气管的底部内壁,所述供氧箱的一侧内壁设置有第二支撑板,且第二支撑板的顶部外壁设置有储料罐。进一步的,所述储料罐的顶部内壁和供氧箱的顶部内壁均开有二号孔,且两个二号孔内插接有同一个输料管。进一步的,所述储料罐的底部内壁、第二支撑板的底部内壁、供氧箱的底部内壁和底板的底部内壁均开有三号孔,且四个三号孔内插接有同一个出料管,出料管的一侧外壁设置有第三电磁阀。进一步的,所述底板的底部外壁设置有第一支撑板,且第一支撑板的顶部外壁设置有温度传感器、pH计和氧气传感器。进一步的,所述供氧箱的一侧外壁开有开口,且开口的两侧内壁设置有同一个供氧箱门。进一步的,所述供氧箱的内壁设置有集电箱,且集电箱的内壁设置有处理器和蓄电池。进一步的,所述出气管的一外壁开有十至十五个大小相同且等距离分布的出气口,且出气口的两侧外壁挂接有同一个防护网。进一步的,所述气泵、空气压缩机臭氧发生器和警报器均电性连接有开关,且开关通过导线与蓄电池箱连接。进一步的,所述警报器信号输入端通过信号线与处理器的输出端相连接,且温度传感器、pH计和氧气传感器的信号输出端通过信号线与处理器的信号输入端相连接。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1、通过设置有浮筒,可以实现整个供氧装置安装在水面上,将供氧装置放置在水面上,可以根据具体的使用需求调整供氧装置的位置,对不同的地方供氧,以便工作效果最大化。2、通过设置有臭氧发生器,当水池内的含氧量较低时,可以打开臭氧发生器向水中提供臭氧,臭氧具有氧气含量高,消毒杀菌的效果,在向水池内供氧的同时,还可以起到对水池消毒杀菌的作用,可以净化水质。3、通过设置有温度传感器、氧气传感器、pH计和警报器,对养殖场的水进行随时监测,当处理器收到传感器发出的信号时,处理器将信号传递给警报器,警报器发生响声吸引工作人员前来检查,提高整个装置的安全性。4、通过设置有储料罐,将饲料储存在储料罐中,当装置处于不同区域时,打开电磁阀,对不同区域进行饲料投喂,增加了投料的均匀性。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水产养殖供氧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水产养殖供氧装置的外部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水产养殖供氧装置的图1中A部分结构放大示意图。图中:1-浮筒、2-底板、3-警报器、4-供氧箱门、5-供氧箱、6-第一导气管、7-第一电磁阀、8-气泵、9-第二导气管、10-空气压缩机、11-臭氧发生器、12-集电箱、13-处理器、14-蓄电池、15-第三导气管、16-第四导气管、17-第二电磁阀、18-输料管、19-储料罐、20-第三电磁阀、21-出料管、22-第四电磁阀、23-第一支撑板、24-温度传感器、25-pH计、26-氧气传感器、27-出气管、28-出气口、29-防护网。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参照图1-3,一种水产养殖供氧装置,包括供氧箱5,供氧箱5的底部外壁通过螺钉固定有底板2,且底板2的底部外壁两侧均通过螺钉固定有浮筒1,供氧箱5的顶部外壁通过螺钉固定有警报器3,且供氧箱5的一侧内壁通过螺钉固定有气泵8,供氧箱5的一侧内壁插接有第一导气管6,且第一导气管6的一侧外壁通过螺纹连接有第一电磁阀7,第一导气管6的另一端插接于气泵8的输入端,供氧箱5的底部外壁通过螺钉固定有固定板,且固定板的顶部外壁通过螺钉固定有空气压缩机10和臭氧发生器11,气泵8的输出端插接有第二导气管9,且第二导气管9的另一端插接于空气压缩机10的输入端,底板2的底部内壁和供氧箱5底部内壁均开有一号孔,且两个一号孔内插接有同一个第三导气管15,第三导气管15的一端插接于空气压缩机10的输出端,且第三导气管15的另一端插接有出气管27,臭氧发生器11的输出端插接有第四导气管16,且第四导气管16的一侧外壁通过螺纹连接有第四电磁阀22,第四导气管16的另一端插接于第三导气管15的底部内壁,供氧箱5的一侧内壁焊接有第二支撑板,且第二支撑板的顶部外壁通过螺钉固定有储料罐19。本技术中,储料罐19的顶部内壁和供氧箱5的顶部内壁均开有二号孔,且两个二号孔内插接有同一个输料管18,储料罐19的底部内壁、第二支撑板的底部内壁、供氧箱5的底部内壁和底板2的底部内壁均开有三号孔,且四个三号孔内插接有同一个出料管21,出料管21的一侧外壁通过螺纹连接有第三电磁阀20,底板2的底部外壁焊接有第一支撑板23,且第一支撑板23的顶部外壁通过螺钉固定有温度传感器24、pH计25和氧气传感器26,供氧箱5的一侧外壁开有开口,且开口的两侧内壁通过铰链连接有同一个供氧箱门4,供氧箱5的内壁通过螺钉固定有集电箱12,且集电箱12的内壁通过螺钉固定有处理器13和蓄电池14,出气管27的一外壁开有十至十五个大小相同且等距离分布的出气口28,且出气口28的两侧外壁挂接有同一个防护网29,气泵8、空气压缩机10臭氧发生器11和警报器3均电性连接有开关,且开关通过导线与蓄电池14箱连接,警报器3信号输入端通过信号线与处理器13的输出端相连接,且温度传感器24、pH计25和氧气传感器26的信号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水产养殖供氧装置,包括供氧箱(5),其特征在于,所述供氧箱(5)的底部外壁设置有底板(2),且底板(2)的底部外壁两侧均设置有浮筒(1),所述供氧箱(5)的顶部外壁设置有警报器(3),且供氧箱(5)的一侧内壁设置有气泵(8),所述供氧箱(5)的一侧内壁插接有第一导气管(6),且第一导气管(6)的一侧外壁设置有第一电磁阀(7),第一导气管(6)的另一端插接于气泵(8)的输入端,所述供氧箱(5)的底部外壁设置有固定板,且固定板的顶部外壁设置有空气压缩机(10)和臭氧发生器(11),所述气泵(8)的输出端插接有第二导气管(9),且第二导气管(9)的另一端插接于空气压缩机(10)的输入端,所述底板(2)的底部内壁和供氧箱(5)底部内壁均开有一号孔,且两个一号孔内插接有同一个第三导气管(15),所述第三导气管(15)的一端插接于空气压缩机(10)的输出端,且第三导气管(15)的另一端插接有出气管(27),所述臭氧发生器(11)的输出端插接有第四导气管(16),且第四导气管(16)的一侧外壁设置有第四电磁阀(22),第四导气管(16)的另一端插接于第三导气管(15)的底部内壁,所述供氧箱(5)的一侧内壁设置有第二支撑板,且第二支撑板的顶部外壁设置有储料罐(19)。...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水产养殖供氧装置,包括供氧箱(5),其特征在于,所述供氧箱(5)的底部外壁设置有底板(2),且底板(2)的底部外壁两侧均设置有浮筒(1),所述供氧箱(5)的顶部外壁设置有警报器(3),且供氧箱(5)的一侧内壁设置有气泵(8),所述供氧箱(5)的一侧内壁插接有第一导气管(6),且第一导气管(6)的一侧外壁设置有第一电磁阀(7),第一导气管(6)的另一端插接于气泵(8)的输入端,所述供氧箱(5)的底部外壁设置有固定板,且固定板的顶部外壁设置有空气压缩机(10)和臭氧发生器(11),所述气泵(8)的输出端插接有第二导气管(9),且第二导气管(9)的另一端插接于空气压缩机(10)的输入端,所述底板(2)的底部内壁和供氧箱(5)底部内壁均开有一号孔,且两个一号孔内插接有同一个第三导气管(15),所述第三导气管(15)的一端插接于空气压缩机(10)的输出端,且第三导气管(15)的另一端插接有出气管(27),所述臭氧发生器(11)的输出端插接有第四导气管(16),且第四导气管(16)的一侧外壁设置有第四电磁阀(22),第四导气管(16)的另一端插接于第三导气管(15)的底部内壁,所述供氧箱(5)的一侧内壁设置有第二支撑板,且第二支撑板的顶部外壁设置有储料罐(19)。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产养殖供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料罐(19)的顶部内壁和供氧箱(5)的顶部内壁均开有二号孔,且两个二号孔内插接有同一个输料管(18)。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水产养殖供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强国
申请(专利权)人:抚州市东乡区跃文水产养殖场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西,3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