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隐私保护的动态网络平均共识算法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060420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9-07 17:54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基于隐私保护的动态网络平均共识算法,适用于动态网络的通信安全和数据隐私保护。该算法涉及个体初始时刻状态的分解和显式状态与隐式状态的交互。通过分解方案,保证个体的真实状态在交互过程中始终受到严格的隐私保护。个体对其初始时刻真实状态进行分解,得到显式状态和隐式状态。在该算法中,个体产生的显式状态与网络中的邻居个体进行交互,而隐式状态仅存储于个体自身,并且只与自身的显式状态进行交互。本发明专利技术提出的动态网络平均共识隐私保护算法,确保在动态网络中且不泄露个体真实状态的条件下,可以达成准确的平均共识,有效的解决了个体状态在动态网络通信过程中易发生隐私泄露的问题,保证了通信安全。

Dynamic Network Average Consensus Algorithms Based on Privacy Protec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基于隐私保护的动态网络平均共识算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电子信息通信
,具体涉及动态网络中为通信个体敏感信息提供隐私保护的一种方法,包括基于个体真实状态分解和基于达成平均共识的通信交互方法。
技术介绍
随着大数据,物联网和云计算等技术的迅速发展,分布式优化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其在无线传感网络,机器学习,智能电网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相较于集中式系统,分布式系统具有良好的容错性和鲁棒性,对于单个个体的宕机和局部网络通信故障,系统仍然能够维持正常的运行。在分布式网络中,如何使得网络中的所有个体达成平均共识,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研究方向。在传统的平均共识算法中,为了确保分布式网络中的所有个体最终能够达成平均一致,就需要个体间彼此交互状态信息。个体间的信息交流往往是显式的,当遭受恶意攻击时,节点的隐私信息容易发生泄露,这对于系统安全是一个巨大的隐患。例如在银行,医疗健康和智能电网等系统中,就需要确保这种信息交流是隐私保护的。现有的隐私保护平均共识算法大多数都是建立在固定网络拓扑上,在实际的应用中,由于通信故障和个体的运动,网络拓扑往往不是固定的。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基于隐私保护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隐私保护的动态网络平均共识算法,包括初始时刻真实状态的分解和显式状态与隐式状态的交互;其特征在于:根据个体的真实初始状态,对其进行分解,产生显式状态和隐式状态;显式状态在个体间进行正常的通信,隐式状态作为隐私信息隐藏;在动态网络中实施该算法,相关隐式状态的参数选择不需要考虑网络拓扑,即可达到准确的平均共识。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隐私保护的动态网络平均共识算法,包括初始时刻真实状态的分解和显式状态与隐式状态的交互;其特征在于:根据个体的真实初始状态,对其进行分解,产生显式状态和隐式状态;显式状态在个体间进行正常的通信,隐式状态作为隐私信息隐藏;在动态网络中实施该算法,相关隐式状态的参数选择不需要考虑网络拓扑,即可达到准确的平均共识。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隐私保护的动态网络平均共识算法,其特征在于:初始时刻的真实状态需要分解为显式状态与隐式状态,并且满足:2*初始时刻真实状态=显式状态+隐式状态;任意不同的显式状态和隐式状态的随机组合,对于产生的隐式状态仅存储于个体自身,除了自身...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汪伟李德权姜颖申修宇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理工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