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远距离对线装置及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2060089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9-07 17:39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了一种远距离对线装置及方法。本发明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目标前端控制器通过市电线路发送携带有目标用户的身份标识的电力载波信号,电表控制器接收到电力载波信号时,解析电力载波信号携带的身份标识,并确认与身份标识对应的地址信息,之后,基于地址信息,建立目标电表和目标用户的关联关系的技术方案,无需在电表箱和用户侧均配置工作人员进行逐个测试,节省了人力及时间,实现了智能对线,提高了对线效率,同时通过第一阻波模块和第二阻波模块的设置对共模电流进行滤波,达到提升市电线路中电力载波信号的传输距离的作用。

A Long Distance Alignment Device and Metho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远距离对线装置及方法
本申请实施例涉及电力线路检测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远距离对线装置及方法。
技术介绍
每家每户利用市电网络为用电器进行供电时,需要对其所消耗的电能进行统计,并以此为依据计算所应支付的电费,电能的统计一般通过电表进行。电表是用来测量电能的仪表,其可以测量用户用电器在某一段时间内所做电功(某一段时间内消耗电能)。电表一般集中安装在电表箱中,通过市电线路与用户连接。而在使用电表前,需要确定电表测量的用户所在的位置,进而明确该电表测量的用户。目前,电表与用户的对线方法采用人工排除法,即安排至少两名工作人员,一名工作人员在用户处将零线与火线短路,另外一名工作人员在电表箱处用万用表逐一测试每路线路的零线与火线之间的电阻,直到查到短路的线路,通过对讲机让用户处的工作人员告诉用户房间号,以此确定用户对应的电表。上述人工排除法需要用户处的工作人员在每一户对线完成后移动至下一用户处重复对线步骤,造成对线效率较低的情况。
技术实现思路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远距离对线装置及方法,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电表对线效率较低的技术问题。在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远距离对线装置,包括电表控制器和目标前端控制器;所述目标前端控制器包括第一主控模块、第一载波模块和第一阻波模块;所述第一主控模块连接于第一载波模块的串口数据输入输出接口,所述第一阻波模块连接于第一载波模块的电力线接口,并用于与市电线路连接;所述电表控制器包括第二主控模块、第二载波模块和第二阻波模块;所述第二主控模块连接于第二载波模块的串口数据输入输出接口,所述第二阻波模块连接于第二载波模块的电力线接口,并用于与市电线路连接。进一步的,所述电表控制器还包括电源模块,用于为与电表控制器连接的市电线路提供电源。进一步的,所述电表控制器还包括与第二主控模块连接的显示模块。进一步的,所述第一阻波模块和第二阻波模块均为共模电感。进一步的,所述目标前端控制器还包括与第一主控模块连接的第一无线通信模块,所述电表控制器还包括与第二主控模块连接的第二无线通信模块,所述第一无线通信模块与第二无线通信模块用于实现目标前端控制器与电表控制器的无线通信连接。进一步的,所述目标前端控制器还包括与第一主控模块和第一载波模块连接的第一降压模块,用于对市电线路提供的电源进行降压从而为第一主控模块和第一载波模块提供电源。在第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应用于如第一方面的远距离对线装置的远距离对线方法,包括:将目标前端控制器设置在目标用户的市电线路中,所述目标用户对应目标电表且与所述目标电表通过市电线路连接;将电表控制器设置在目标电表的市电线路中;第一主控模块向第一载波模块发送目标用户的身份标识;第一载波模块通过第一阻波模块向市电线路发送携带有所述身份标识的电力载波信号;第二载波模块通过第二阻波模块从市电线路接收所述电力载波信号时,解析并获得所述电力载波信号携带的身份标识,并发送至所述第二主控模块;第二主控模块接收所述身份标识,确认与所述身份标识对应的地址信息,并基于所述地址信息,建立所述目标电表和所述目标用户的关联关系。进一步的,所述将目标前端控制器设置在目标用户的市电线路中之前,还包括:确定市电线路的供电状态;若目标用户的市电线路处于断电状态,电源模块向目标用户的市电线路提供电源。进一步的,所述第一主控模块向第一载波模块发送目标用户的身份标识之前,还包括:电表控制器向目标前端控制器发送标识发送指令;所述第一主控模块向第一载波模块发送目标用户的身份标识包括:第一主控模块根据所述标识发送指令向第一载波模块发送目标用户的身份标识。进一步的,所述第一主控模块向第一载波模块发送目标用户的身份标识之前,还包括:所述第二主控模块创建全部用户的身份标识,每个身份标识对应一个用户地址信息;所述电表控制器将所述身份标识分别发送至每个目标前端控制器,一个目标前端控制器对应一个身份标识;所述目标前端控制器接收并存储所述身份标识。本申请实施例通过电源模块向处于断电状态的目标用户的市电线路提供电源,目标前端控制器通过市电线路发送携带有目标用户的身份标识的电力载波信号,电表控制器接收到电力载波信号时,解析电力载波信号携带的身份标识,并确认与身份标识对应的地址信息,之后,基于地址信息,建立目标电表和目标用户的关联关系的技术方案,通过在电表箱侧设置电表控制器,在用户侧设置目标前端控制器,且通过市电线路传输携带有目标用户身份标识的电力载波信号的方式进行对线,无需在电表箱和用户侧均配置工作人员进行逐个测试,节省了人力及时间,实现了智能对线,提高了对线效率,同时通过第一阻波模块和第二阻波模块的设置对共模电流进行滤波,达到提升市电线路中电力载波信号的传输距离的作用。附图说明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远距离对线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表控制器的正视图;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目标前端控制器的正视图;图4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目标前端控制器的电路示意图;图5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表控制器的电路示意图;图6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应用于如上述的远距离对线装置的远距离对线方法的流程图;图7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远距离对线方法的流程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申请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结合附图对本申请具体实施例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本申请,而非对本申请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本申请相关的部分而非全部内容。在更加详细地讨论示例性实施例之前应当提到的是,一些示例性实施例被描述成作为流程图描绘的处理或方法。虽然流程图将各项操作(或步骤)描述成顺序的处理,但是其中的许多操作可以被并行地、并发地或者同时实施。此外,各项操作的顺序可以被重新安排。当其操作完成时所述处理可以被终止,但是还可以具有未包括在附图中的附加步骤。所述处理可以对应于方法、函数、规程、子例程、子程序等等。图1给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远距离对线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该远距离对线装置包括电表控制器12和目标前端控制器11,一般情况下,电表控制器12的数量为1个,目标前端控制器11根据目标用户的数量确定,即目标前端控制器11的数量与目标用户的数量保持一致,或者根据实际需要确定目标前端控制器11的数量。目标电表位于电表箱中,电表箱中安装有多个电表,每个电表对应一位用户,用户可以理解为一个用电单位,如一栋单元楼里的每个住宅为一个用户,电表与对应用户的配电箱通过市电线路连接,以使电表明确用户的用电数据。其中,电表和配电箱通过市电线路连接也可以理解为电表侧的市电线路与对应用户侧的市电线路连通。进一步的,电表控制器12每次可以接入一个电表的市电线路中。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表控制器的正视图。参考图2,电表控制器12上设置有控制端火线接口21和控制端零线接口22,通过控制端火线接口21和控制端零线接口22实现电表控制器12接入电表的市电线路中。进一步的,每个用户对应一个目标前端控制器11,目标前端控制器11可拆卸的接入用户的市电线路中,即目标前端控制器11接入配电箱的市电线路中。电表控制器12上还设置有电源按键24,用于进行电表控制器12内部的电源模块55的工作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远距离对线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电表控制器和目标前端控制器;所述目标前端控制器包括第一主控模块、第一载波模块和第一阻波模块;所述第一主控模块连接于第一载波模块的串口数据输入输出接口,所述第一阻波模块连接于第一载波模块的电力线接口,并用于与市电线路连接;所述电表控制器包括第二主控模块、第二载波模块和第二阻波模块;所述第二主控模块连接于第二载波模块的串口数据输入输出接口,所述第二阻波模块连接于第二载波模块的电力线接口,并用于与市电线路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远距离对线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电表控制器和目标前端控制器;所述目标前端控制器包括第一主控模块、第一载波模块和第一阻波模块;所述第一主控模块连接于第一载波模块的串口数据输入输出接口,所述第一阻波模块连接于第一载波模块的电力线接口,并用于与市电线路连接;所述电表控制器包括第二主控模块、第二载波模块和第二阻波模块;所述第二主控模块连接于第二载波模块的串口数据输入输出接口,所述第二阻波模块连接于第二载波模块的电力线接口,并用于与市电线路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远距离对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表控制器还包括电源模块,用于为与电表控制器连接的市电线路提供电源。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远距离对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表控制器还包括与第二主控模块连接的显示模块。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远距离对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阻波模块和第二阻波模块均为共模电感。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远距离对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目标前端控制器还包括与第一主控模块连接的第一无线通信模块,所述电表控制器还包括与第二主控模块连接的第二无线通信模块,所述第一无线通信模块与第二无线通信模块用于实现目标前端控制器与电表控制器的无线通信连接。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远距离对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目标前端控制器还包括与第一主控模块和第一载波模块连接的第一降压模块,用于对市电线路提供的电源进行降压从而为第一主控模块和第一载波模块提供电源。7.一种应用于如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远距离对线装置的远距离对线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将目标前端控制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长辉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华铭电力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