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磁线圈及电磁离合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055840 阅读:58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9-07 15:2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电磁线圈及电磁离合器,电磁线圈包括线圈本体,线圈本体包括线圈骨架及线圈绕组,线圈骨架包括呈筒状的内骨架和外骨架,还包括端板,内骨架、外骨架、端板围成环形空间,线圈绕组安装于环形空间内,外骨架及端板的材质均为导磁性材料,内骨架整体材质为非导磁性材料或局部材质为非导磁性材料;当内骨架局部材质为非导磁性材料时,为非导磁性材料的部分为筒段,且筒段串联在内骨架的两端之间。电磁线圈用于电磁离合器中,电磁离合器在使用时串联在控制棒驱动机构的主轴传动链中,以实现紧急工况下释放控制棒,同时,本电磁离合器的结构设计可使得其具有使用寿命长、性能可靠的特点。

An Electromagnetic Coil and Clutch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磁线圈及电磁离合器
本技术涉及核电
,特别是涉及一种电磁线圈及电磁离合器。
技术介绍
安全棒驱动机构(控制棒驱动机构)是反应堆中的重要部件或设备,其下端连接安全棒(控制棒),如用于在紧急工况下,释放安全棒以实现反应堆紧急停堆。反应堆正常运行时安全棒长期保持在最高处,一旦发生事故,安全棒驱动机构对其的约束变化,安全棒快速插入堆芯,使反应堆实现紧急停堆,从而保证反应堆的安全。在控制棒驱动机构中,主轴传动链一般通过齿轮驱动具有齿条的主轴上提或下插,为实现紧急工况下反应堆紧急停堆,现有技术中出现了在主轴传动链上串联电磁离合器的实现方式。进一步优化控制棒驱动机构的结构设计,以使得其具有更长的使用寿命和更好的性能可靠性,是本领域技术人员所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提出的进一步优化控制棒驱动机构的结构设计,以使得其具有更长的使用寿命和更好的性能可靠性,是本领域技术人员所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电磁线圈及电磁离合器,所述电磁线圈用于所述电磁离合器中,所述电磁离合器在使用时串联在控制棒驱动机构的主轴传动链中,以实现紧急工况下释放控制棒,同时,本电磁离合器的结构设计可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磁线圈,包括线圈本体(1),所述线圈本体(1)包括线圈骨架及线圈绕组(12),所述线圈骨架包括呈筒状的内骨架(14)和外骨架(13),还包括端板(11),所述内骨架(14)、外骨架(13)、端板(11)围成环形空间,所述线圈绕组(12)安装于所述环形空间内,其特征在于,所述外骨架(13)及端板(11)的材质均为导磁性材料,所述内骨架(14)整体材质为非导磁性材料或局部材质为非导磁性材料;当内骨架(14)局部材质为非导磁性材料时,为非导磁性材料的部分为筒段,且所述筒段串联在内骨架(14)的两端之间。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磁线圈,包括线圈本体(1),所述线圈本体(1)包括线圈骨架及线圈绕组(12),所述线圈骨架包括呈筒状的内骨架(14)和外骨架(13),还包括端板(11),所述内骨架(14)、外骨架(13)、端板(11)围成环形空间,所述线圈绕组(12)安装于所述环形空间内,其特征在于,所述外骨架(13)及端板(11)的材质均为导磁性材料,所述内骨架(14)整体材质为非导磁性材料或局部材质为非导磁性材料;当内骨架(14)局部材质为非导磁性材料时,为非导磁性材料的部分为筒段,且所述筒段串联在内骨架(14)的两端之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磁线圈,其特征在于,所述内骨架(14)整体为非导磁性材料,内骨架(14)左端朝向左侧端板(11)的投影落在左侧端板(11)边缘以内,内骨架(14)右端朝向右侧端板(11)的投影落在右侧端板(11)边缘以内。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磁线圈,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形空间为密闭腔体。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磁线圈,其特征在于,所述线圈绕组(12)为多个,且各线圈绕组(12)均可独立工作。5.一种电磁离合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外筒体(2)、内筒体(3)及权利要求1至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电磁线圈,所述外筒体(2)安装在内骨架(14)的内侧,且外筒体(2)与内骨架(14)之间具有间隙;所述内筒体(3)安装在外筒体(2)的内侧,内筒体(3)的外侧上还设置有多条第二轴向棱条(5),所述第二轴向棱条(5)环形均布于内筒体(3)上,外筒体(2)的外侧上还设置有多条第一轴向棱条(4),所述第一轴向棱条(4)环形均布于外筒体(2)上,第一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波张媛张利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华都核设备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