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计恒温低湿监控仪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054670 阅读:41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9-07 15:0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地震监测辅助设备领域,提供了一种地震计恒温低湿监控仪,包括恒温低湿防护箱、采集监控装置,地震测量装置设于所述恒温低湿防护箱内,所述恒温低湿防护箱内形成为密闭空间,所述恒温低湿防护箱内设有加热单元、吸湿单元和探测单元,所述加热单元、所述探测单元连接所述采集监控装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温度恒定、维持低湿度、具有调控功能的地震计恒温低湿监控仪。

Seismometer Constant Temperature and Low Humidity Monito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地震计恒温低湿监控仪
本技术涉及地震监测辅助设备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地震计恒温低湿监控仪。
技术介绍
在地震观测中,目前现有的测震仪器是由数采装置、地震计等组成,测震仪器的地震计部分(传感器)都是放在有积岩或花岗岩石的摆房内,摆房包括地表摆房内、地下室内、山洞中;如图1-3所示,分别为测震仪器安装在地表摆房、山洞、地下室的示意图。具体的,如图1所示,安装在地表摆房中的测震仪器,地表摆房分为地表摆房室5和观测室8,地表摆房室5和观测室8设为内外室的连通结构,仪器机柜1和数采装置2放置在观测室8内,摆墩4和地震测量装置3放置在地表摆房室5内,数采装置2与地震测量装置3通过传输线9连接。如图2所示,安装在山上摆房中的测震仪器,山上摆房分为山洞摆房室7和观测室8,山洞摆房室7和观测室8之间存在5-100米的距离,仪器机柜1和数采装置2放置在观测室8内,摆墩4和地震测量装置3放置在山洞摆房室7内,数采装置2与地震测量装置3通过传输线9连接。还有一种地下摆房,如图3所示,地下摆房包括地下摆房室6和观测室8,地下摆房室6设置在地下,观测室8设置在地表,仪器机柜1和数采装置2放置在观测室8内,摆墩4和地震测量装置3放置在地表摆房室5内,数采装置2与地震测量装置3通过传输线9连接。其中,摆墩4就是在岩石上用水泥砌的水泥墩,用于放地震测量装置3。按地震仪器规范要求,摆房室内湿度小于85%,年温度误差为5℃。全国大部分测震摆房建在地表,一少部分建在山洞和地下。地表摆房的成本低、对地理位置要求不高、适合大量建造,但是地表摆房容易受外界温度变化而影响室内温度变化,室内年温差一般在5-30℃,远超规范要求年温差≤5℃;且年湿度70-100%。由于,所有摆房是不允许有窗户和空调来通风和调温的,地震测量装置的灵敏度太高,不能有外界振动、流动风干扰,每年都有地震测量装置因温差而靠摆(内部摆锤靠边不会自由摆动无法获取信息),无法记录地震信号。同时因温度变化造成地震测量装置标定不合格,直接影响观测数据的可靠性。一般在摆房室内放几盆氯化钙除湿去潮来保持湿度,而摆房室内温度则随外界自然变化而变化,同时,地震测量装置一般直接裸放在摆墩上或摆坑内,需要进行防潮,现有的防潮方式为在地震测量装置上罩一个简易泡沫罩。其次,在夏季,摆房室内湿度接近100%,由于地震测量装置是高灵敏度仪器,人不能经常进入摆房室查看湿度变化,造成不能及时更换氯化钙除湿,使摆房室内湿度经常超过90%,而山洞摆房室更是常年接近100%。并且,还存在因环境湿度过大易造成地震测量装置的内部电子元件受潮发霉受损而无法正常工作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本技术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或相关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现有的摆房内湿度、温度受环境影响大,温湿度变化会干扰地震计的测量,导致地震计停摆、损坏。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温度恒定、维持低湿度、具有调控功能的地震计恒温低湿监控仪。(二)技术方案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地震计恒温低湿监控仪,包括恒温低湿防护箱、采集监控装置,地震测量装置设于所述恒温低湿防护箱内,所述恒温低湿防护箱内形成为密闭空间,所述恒温低湿防护箱内设有加热单元、吸湿单元和探测单元,所述加热单元、所述探测单元连接所述采集监控装置。优选的是,所述加热单元包括加热片和散热块,所述加热片连接在所述散热块上,所述散热块连接在所述恒温低湿防护箱的箱体上。在上述任意方案中优选的是,所述加热单元还包括加热胶片,所述加热胶片设置在所述地震测量装置的下方。在上述任意方案中优选的是,所述吸湿单元包括干燥瓶和吸湿瓶,所述吸湿瓶套设在所述干燥瓶上,所述吸湿瓶与所述恒温低湿防护箱的箱体内环境连通,所述干燥瓶与所述吸湿瓶连通,所述干燥瓶内填充有干燥剂。在上述任意方案中优选的是,所述吸湿瓶吊装在所述恒温低湿防护箱的箱体顶面上,所述箱体的顶面上开设有安装孔,所述吸湿瓶贯穿所述安装孔插入所述箱体内,所述吸湿瓶的顶部连接有顶盖,所述顶盖盖设在所述箱体上。在上述任意方案中优选的是,所述吸湿瓶包括固定段、干燥段和集水段,所述干燥瓶连接在所述固定段并延伸到所述干燥段。在上述任意方案中优选的是,所述固定段连接有固定盖,所述干燥瓶和所述干燥段分别连接在所述固定盖的内外圈。在上述任意方案中优选的是,所述探测单元设为温湿度传感器。在上述任意方案中优选的是,所述采集监控装置包括中央处理器、监控设备,所述探测单元、加热单元连接所述中央处理器,所述中央处理器连接所述监控设备,所述中央处理器上连接有存储模块。在上述任意方案中优选的是,所述加热单元通过固态继电器和数模转换模块连接到所述中央处理器上。(三)有益效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以下优点:(1)通过将地震测量装置设置在恒温低湿防护箱内的方式,对地震测量装置进行湿热隔离,并且通过加热单元、吸湿单元对恒温低湿防护箱内环境进行温度、湿度调控,使地震测量装置在恒温低湿环境下工作,保证地震测量装置的测量精度、延长使用寿命;(2)加热单元的加热功率调节精度高,使恒温低湿防护箱内温度变化精度达到0.01℃;(3)恒温低湿防护箱内干燥剂更换周期可以达到3-6个月,减小对地震测量装置的干扰。本技术提供的地震计恒温低湿监控仪结合以下附图做进一步说明。附图说明图1为现有技术中地震计的在地面上的安装方式;图2为现有技术中地震计的在山洞中安装方式;图3为现有技术中地震计的在地下的安装方式;图4为本技术地震计恒温低湿监控仪的一优选实施例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地震计恒温低湿监控仪的一优选实施例的吸湿单元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地震计恒温低湿监控仪的一优选实施例的采集监控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采用本技术地震计恒温低湿监控仪前后的信阳台的脉冲标定结果示意图;图8为采用本技术地震计恒温低湿监控仪的信阳台的湿度状态的示意图;图9为采用本技术地震计恒温低湿监控仪的信阳台的温度状态的示意图;图中,1、仪器机柜;2、数采装置;3、地震测量装置;4、摆墩;5、地表摆房室;6、地下摆房室;7、山洞摆房室;8、观测室;9、传输线;10、顶盖;11、箱体;12、散热块;13、加热片;14、地震测量装置;15、加热胶片;16、雪弗板;17、温湿度传感器;18、吸湿瓶;19、连通孔;20、干燥瓶;21、固定段;22、固定盖;23、导流条。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技术,但不用来限制本技术的范围。按地震仪器规范要求,摆房室内湿度小于85%,年温度误差为5℃,为了控制摆房室内的湿度条件,在地表摆房室、山洞摆房室、地下摆房室内放置氯化钙进行吸潮干燥;外界温度剧烈变化时,地震计会出现靠摆、地震波形漂移等故障。在中原地区地震监测过程中,山洞内放了7盆氯化钙,湿度仍然保持在90%左右,不符合规定,地震监测的精度受到干扰,地震监测装置的寿命也受到影响,并且湿度较高的月份,氯化钙的更换周期基本保持在半个月左右,工作人员出入摆房会影响地震监测装置的正常工作。为了解决地震监测过程中的温度湿度不满足规范要求的问题,提出本技术的地震计恒温低湿监控仪的方案。结合图4-6所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地震计恒温低湿监控仪,其特征在于,包括恒温低湿防护箱、采集监控装置,地震测量装置设于所述恒温低湿防护箱内,所述恒温低湿防护箱内形成为密闭空间,所述恒温低湿防护箱内设有加热单元、吸湿单元和探测单元,所述加热单元、所述探测单元连接所述采集监控装置。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地震计恒温低湿监控仪,其特征在于,包括恒温低湿防护箱、采集监控装置,地震测量装置设于所述恒温低湿防护箱内,所述恒温低湿防护箱内形成为密闭空间,所述恒温低湿防护箱内设有加热单元、吸湿单元和探测单元,所述加热单元、所述探测单元连接所述采集监控装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震计恒温低湿监控仪,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单元包括加热片和散热块,所述加热片连接在所述散热块上,所述散热块连接在所述恒温低湿防护箱的箱体上。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地震计恒温低湿监控仪,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单元还包括加热胶片,所述加热胶片设置在所述地震测量装置的下方。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震计恒温低湿监控仪,其特征在于,所述吸湿单元包括干燥瓶和吸湿瓶,所述吸湿瓶套设在所述干燥瓶上,所述吸湿瓶与所述恒温低湿防护箱的箱体内环境连通,所述干燥瓶与所述吸湿瓶连通,所述干燥瓶内填充有干燥剂。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地震计恒温低湿监控仪,其特征在于,所述吸湿瓶吊装在所述恒温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郅红魁成万里郭慧刘晓锋程楠成娜余尚江陈力刚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省地震局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