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网络设备控制板的检测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2053045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9-07 14:3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网络设备控制板的检测方法,包括检测设备环境配置、网络设备控制板物理外观检查、检测网络设备控制板在不同电压、电流下的工作情况、检测网络设备控制板内置软件升级情况、检测网络设备控制板网口工作情况;提供了针对网络设备控制板各连接元器件、各功能接口和使用状态下的工作情况,能够真实的查找到网络设备控制板的问题所在,网络设备控制板的检测方法简单、方便、快速、实用,能够准确检测出故障原因和部位,对后期返厂维修更加便捷。

A Detection Method of Network Equipment Control Boar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网络设备控制板的检测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检测方法,尤其用于检测网络设备控制板的方法。
技术介绍
电路板主要由基板以及位于基板上的焊盘、过孔、安装孔和元器件等组成。元器件的相应管脚焊接在基板上相应位置的焊盘上。而电路板制作完成后、或者电路板使用过程中,经常会出现各种故障,需要进行故障检测、分析、维修。电子类产品在生产时都需要进行设置及接口性能测试,通过测试连接到产品,使用相关仪表设备进行接口性能检测,如测量电压、开路短路、连通功能等,对板卡预置各类通信接口进行数据通信性能测试。针对无人化生产设备车间,对于设备在生产过程中出现的一些焊接或是元器件生产故障,并不能进行及时修正,且电子类产品的生产都是大规模、机械化操作,并不适合对每一步的加工进行监管和检查,只有对制作完成后的成品进行人工按步骤检查产品质量。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出现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针对网络设备控制板的检测方法。一种网络设备控制板的检测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1):检测设备环境配置;步骤(2):网络设备控制板物理外观检查;步骤(3):检测网络设备控制板在不同电压、电流下的工作情况;步骤(4):检测网络设备控制板内置软件升级情况;步骤(5):检测网络设备控制板网口工作情况;步骤(6):检测网络设备控制板HDMI接口工作情况;步骤(7):检测网络设备控制板存储接口工作情况;所述步骤(3)包括对网络设备控制板进行直流供电测试和调整电流大小情况网络设备控制板的工作情况;所述步骤(6)包括通过HDMI接口检查网络设备控制板上的固态硬盘、SD卡、MiniPCIe、USB接口、音频、视频、硬件时钟显示工作情况。进一步的,所述步骤(1)检测设备环境配置包括配置计算机3台、高清接口显示器1台,万用表1台,U盘6张,耳麦1付;升级脚本SD卡1张,HDMI高清线2根,直流稳压电源1台,网络线缆3根。进一步的,所述步骤(2)网络设备控制板物理外观检查包括对网络设备控制板上的元器件进行有无丢件、损件、划痕、多锡、少锡、焊接不良、歪斜检查。进一步的,所述步骤(3)通过12V直流稳压电源对网络设备控制板进行加电测试电压。进一步的,所述步骤(3)通过调整12V直流稳压电源输出电流,检查控制板电压、指示灯、元器件设备的工作情况。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的有益效果为:提供了针对网络设备控制板各连接元器件、各功能接口和使用状态下的工作情况,能够真实的查找到网络设备控制板的问题所在,网络设备控制板的检测方法简单、方便、快速、实用,能够准确检测出故障原因和部位,对后期返厂维修更加便捷。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网络设备控制板的检测环境连接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地描述。测试环境。测试自然环境,应在正常的试验大气条件下:测试环境温度:12~23℃(可调),特殊测试下温度:-15~55℃(可调);相对湿度:40%~85%;洁净要求:百级~十万级;气压:86kPa~106kPa。测试项目及指标。测试环境:网络设备控制板按图1所示要求完成测试环境的连接。测试步骤:外观测试:网络设备控制板加电上电测试前,先对控制板的外观进行观察检验,主要检查有无丢件、损件、划痕、多锡、少锡、焊接不良、元器件歪斜等不良现象,查看板卡边沿上的几个端口焊接是否贴于板卡表面,正边(机箱安装孔位对应边)端口下表面不得高于板卡表面0.3mm,侧边端口下表面不得高于板卡表面0.5mm,如有则判别为不良,进行返厂维修,否则进入检测线进行加电检测。电压测试:使用12V直流稳压电源给控制板加电,进行板卡电压测试:万用表拨到的电压档,负极表笔接J29负极;正极表笔连接J29电源正极,各测试点电压值允许误差为±0.5V以内,测试通过,按电源键SW1关机。过流测试:新生产板卡在整体测试上电之前需要做限流测试;测试目的:防止有元器件引脚贴反,否则整板上电将损坏板子;测试方法:稳压电源直流输出端口电流调整旋钮调整至0.5A输出,观察板卡是否正常,如正常供电则板卡无短路、过流现象,如直流稳压电源自行启动电流、限流保护措施,停止向板卡输出供电,则板卡存在短路、原器件过流等现象,板卡判定为不良,返厂维修。升级测试:网络设备控制板高清HDMI接口J24连接外置显示器HDMI高清输入端口,升级脚本SD卡插入控制板SD卡槽J1,按电源键SW1开机,启动系统,显示器显示系统升级界面,同时进行系统升级并显示系统软件版本号,显示器界面显示系统升级执行中,升级过程中不允许进行任何操作,等界面显示获取升级包成功可以重新启动系统后,按电源键SW1电源键3秒钟后板卡重启,重启成功后显示器显示界面显示升级成功的版本信息,板卡升级成功;如升级过程中软件包无法执行或执行过程中止,则升级失败,检查失败原因,无法解决后作为不良品处理。测试环境搭建:按图1所示连接测试设备,耳机连接板卡J24耳机插孔、使用HDMI线缆连接高清显示器HDMI输入端口与HDMI接口J14、4块U盘插入USB接口J2\J7、使用RJ45网络跳线连接计算机网口与板卡网口J10、固态硬盘插入板卡SATA接口P2、PCI接口无线网板插入板卡PCI插槽P3、SD卡插入板卡TF卡插座J1、外接LED指示灯与板卡J17插座用专用线缆连接、板卡J16\J11杜邦排针网络接口使用RJ45转8P杜邦线缆分别与网络设备连接。网络接口测试:将3台计算机的IP地址设置为192.168.0.***地址段范围内IP,子网掩码为255.255.255.0,默认网关为192.168.0.1,注意3台计算机不能配置为相同IP地址(其中2台测试电脑可用路由器代替,路由器必须关闭无线功能,设置为固定IP);待显示器上有高清视频出现时,打开命令提示符窗口输入ping192.168.0.***-t,网口J10连接的计算机分别ping网口J11\J16连接的计算机IP地址,从而查看板卡3个网口是否能连通,数据传输是否有丢包及延时等现象,确认网口正常工作状态及网络接口指示灯的闪亮情况。HDMI接口显示测试:板卡HDMI接口J14与显示器HDMI输入接口连接,板卡上电启动后观察显示屏是否可以正常输出启动画面,人工目测如果显示器输出画面正常,通过HDMI接口显示测试;如果出现黑屏、花屏等异常现象测试不通过。固态硬盘测试:板卡上电启动后,进入系统,显示器显示界面显示板卡基本信息,在SATA显示区正确显示对应的安装硬盘容量,通过测试,如果无法显示已知安装的固态硬盘容量则测试不通过。SD卡测试:板卡上电启动后,进入系统,显示器显示界面显示板卡基本信息,在SD卡显示区正确显示对应的存储容量,通过测试,如果无法显示已知安装的SD卡容量则测试不通过。MiniPCIe测试:板卡上电启动后,进入系统,显示器显示界面显示板卡基本信息,在PCI插槽显示区正确显示对应的外接硬件信息,通过测试,如果无法显示已知安装的硬件信息则测试不通过。USB接口测试:板卡上电启动后,在USB扩容接口J27连接2个U盘,进入系统,显示器显示界面显示板卡基本信息,在6个USB接口显示区正确显示已知的对应的U盘存储容量,通过测试,如果无法显示已知安装的U盘存储容量则测试不通过。音频测试:板卡上电启动后,进入系统,显示器显示界面显示板卡基本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网络设备控制板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步骤(1):检测设备环境配置;步骤(2):网络设备控制板物理外观检查;步骤(3):检测网络设备控制板在不同电压、电流下的工作情况;步骤(4):检测网络设备控制板内置软件升级情况;步骤(5):检测网络设备控制板网口工作情况;步骤(6):检测网络设备控制板HDMI接口工作情况;步骤(7):检测网络设备控制板存储接口工作情况;所述步骤(3)包括对网络设备控制板进行直流供电测试和调整电流大小情况网络设备控制板的工作情况;所述步骤(6)包括通过HDMI接口检查网络设备控制板上的固态硬盘、SD卡、MiniPCIe、USB接口、音频、视频、硬件时钟显示工作情况。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网络设备控制板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步骤(1):检测设备环境配置;步骤(2):网络设备控制板物理外观检查;步骤(3):检测网络设备控制板在不同电压、电流下的工作情况;步骤(4):检测网络设备控制板内置软件升级情况;步骤(5):检测网络设备控制板网口工作情况;步骤(6):检测网络设备控制板HDMI接口工作情况;步骤(7):检测网络设备控制板存储接口工作情况;所述步骤(3)包括对网络设备控制板进行直流供电测试和调整电流大小情况网络设备控制板的工作情况;所述步骤(6)包括通过HDMI接口检查网络设备控制板上的固态硬盘、SD卡、MiniPCIe、USB接口、音频、视频、硬件时钟显示工作情况。2.如权利要求1所述网络设备控制板的检测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璐伟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迈库通信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