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三通接头气密性测试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051560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9-07 14:0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三通接头气密性测试设备,涉及气密性测试设备技术领域,包括定位底座、设于定位底座一侧的支管定位机构、设于定位底座另一侧的管件密封模块以及管件密封模块的驱动机构。本发明专利技术为了解决现有PE三通接头气密性测试设备容易损坏管件、容易造成误判且操作较为繁琐的问题,提出一种不会损坏管件、结果较为准确且操作较为便捷的PE三通接头气密性测试设备。

A Testing Equipment for Tightness of Tee Joint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三通接头气密性测试设备
本专利技术涉及气密性测试设备
,尤其涉及一种三通接头气密性测试设备。
技术介绍
PE三通接头常用于燃气管网或石油管网中,具有介质分流的作用。现有的PE三通接头往往由一根主管和一根支管垂直焊接而成,受焊接温度、对接面不平整等因素影响,焊接处会有存在泄漏点的可能,因此,PE三通接头出厂前需要经过气密性测试。常规的气密性测试方法是通过密封盖封堵三通接头各个管口,往管件内部充入高压气体,再将整个管件浸入水中,通过观察气泡来判断焊接处是否存在泄漏。利用该方法进行测试,密封盖密封管件端面时,主管和支管均会受到一个轴向力,由于PE三通接头为塑料材质,上述轴向力容易挤压损坏管件,或者影响PE三通接头的气密性测试结果,同时,上述测试方法操作较为繁琐。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为了解决现有PE三通接头气密性测试设备容易损坏管件、容易造成误判且操作较为繁琐的问题,提出一种不会损坏管件、结果较为准确且操作较为便捷的PE三通接头气密性测试设备。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三通接头气密性测试设备,包括定位底座、设于定位底座一侧的支管定位机构、设于定位底座另一侧的管件密封模块以及管件密封模块的驱动机构;所述定位底座顶面上设有用于定位三通接头主管的条形凹槽,所述条形凹槽的横截面成U字型,条形凹槽的设置方向为由驱动机构往支管定位机构方向;所述支管定位机构包括支管定位板及其固定支架,所述支管定位板横向设于条形凹槽上方,支管定位板上朝向驱动机构一侧开设有支管卡口;所述管件密封模块位于条形凹槽内,管件密封模块包括主体和升降体,所述主体呈柱状,主体的外侧壁上环设有两个第一密封圈容置槽,每个第一密封圈容置槽内均设有一用于贴合密封三通接头主管内壁的第一充气密封圈,两个第一充气密封圈与主体同轴设置,主体内设有用于连通两个第一充气密封圈的连接通道;所述主体的外侧壁上径向开设有一柱状的滑孔,所述滑孔上端敞口,下端密封,两个第一充气密封圈分别位于滑孔两侧;所述升降体包括一密封盖、一连接柱和一活塞,所述连接柱一端连接密封盖,另一端连接活塞,且三者同轴设置,密封盖的直径和活塞的直径均大于连接柱的直径;所述滑孔内同轴固定有一密封环,所述连接柱穿过密封环内孔且与密封环内孔滑动密封配合,所述活塞位于密封环内侧的滑孔内且与滑孔内壁滑动密封配合;位于活塞与滑孔底部之间的滑孔孔腔形成一充气腔;位于密封环与活塞之间的滑孔孔腔形成一压缩腔;所述密封盖可容置于密封环外侧的滑孔内,密封盖外侧壁上周向环设有一第二密封圈容置槽,所述第二密封圈容置槽内设有用于贴合密封三通接头支管内壁的第二充气密封圈;所述主体内设有气源通道,所述气源通道一端与充气腔连通,另一端通过气管与一个三通阀的第一接口连接,三通阀的第二接口与一压力表连接,三通阀的第三接口与外部气源连接;三通阀的连通状态为:第一接口与第二接口连通或第一接口与第三接口连通;所述升降体内设有测试通道,所述测试通道一端与充气腔连通,另一端连通至连接柱侧壁,升降体内还设有测试通道通断机构;所述升降体内设有第二充气通道,所述第二充气通道一端与第二充气密封圈连通,另一端连通至活塞侧壁,位于活塞侧壁上的第二充气通道端口为第二充气口;所述主体内设有第一充气通道,所述第一充气通道一端与任一第一充气密封圈连通,另一端连通至滑孔内壁,位于滑孔内壁的第一充气通道端口为第一充气口;当升降体上移至最高极限位置时,第一充气口与第二充气口位置对应并连通;升降体其余位置状态,第一充气口与压缩腔连通;所述主体内设有一高压暂存机构,所述高压暂存机构与第一充气通道连通;所述驱动机构为一气缸,所述气缸的缸体通过支架与定位底座固定,气缸的活塞杆朝向支管定位机构设置,管件密封模块的主体与气缸的活塞杆连接。作为优选,所述条形凹槽的底面弧度与主管的外壁弧面匹配。作为优选,所述测试通道通断机构包括一条形滑槽、一滑块及一回复弹簧,所述条形滑槽与测试通道交叉连通设置,条形滑槽内设有用于切断测试通道的滑块,滑块与条形滑槽之间为滑动密封配合,滑块上设有用于连通测试通道的连接孔;条形滑槽一端与第二充气通道连通,另一端通过一气压平衡通道连通至升降体顶面,条形滑槽内设有用于回复滑块的回复弹簧,回复弹簧位于条形滑槽内与气压平衡通道连通的一侧。作为优选,所述高压暂存机构包括一储压孔、一浮动板、一定位板和压缩弹簧,所述储压孔位于主体远离驱动机构一端端面并与第一充气通道连通,储压孔端口处固定有定位板,定位板上开设有气压平衡孔,所述浮动板设于储压孔内并与储压孔滑动密封配合,所述压缩弹簧设于浮动板和定位板之间。作为优选,所述活塞侧壁上环设有若干O型密封圈,所述O型密封圈分布在第二充气口上下两侧。因此,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1、通过充气密封圈贴合PE三通接头内壁实现密封,管件不会受到轴向力,不会损坏,且确保测试准确性;2、密封、充气加压连续自动完成,联动性强,自动化程度高;3、操作简单,可提高生产效率,节省人工成本。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另一角度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中管件密封模块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中管件密封模块的剖视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中升降体的剖视图。图6是本专利技术测试前的结构示意图。图7是本专利技术测试中的结构示意图。图8是本专利技术中升降体测试前的剖视图。图9是本专利技术中升降体测试中的剖视图。图10是图9中a处的放大图。图11是三通接头的结构示意图。1:定位底座;101:条形凹槽;2:支管定位机构;201:支管定位板;202:支管卡口;3:管件密封模块;301:主体;302:升降体;303:第一充气密封圈;304:滑孔;305:连接通道;306:密封盖;307:连接柱;308:活塞;309:密封环;310:充气腔;311:压缩腔;312:第二充气密封圈;313:气源通道;314:测试通道;315:第二充气通道;316:第二充气口;317:第一充气通道;318:第一充气口;319:O型密封圈;320:测试腔;4:气缸;5:三通阀;6:压力表;7:测试通道通断机构;701:条形滑槽;702:滑块;703:连接孔;704:回复弹簧;705:气压平衡通道;8:高压暂存机构;801:储压孔;802:浮动板;803:定位板;804:压缩弹簧;805:气压平衡孔;9:三通接头;901:主管;902:支管。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案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的描述。参见图1至图11,本实施例所述的一种三通接头气密性测试设备,包括定位底座1、设于定位底座1一侧的支管定位机构2、设于定位底座1另一侧的管件密封模块3以及管件密封模块3的驱动机构。所述定位底座1顶面上设有用于定位三通接头9主管901的条形凹槽101,所述条形凹槽101的横截面成U字型,条形凹槽101的底面弧度与主管901的外壁弧面匹配,条形凹槽101的设置方向为由驱动机构往支管定位机构2方向。所述支管定位机构2包括支管定位板201及其固定支架,所述支管定位板201横向设于条形凹槽101上方,支管定位板201上朝向驱动机构一侧开设有支管卡口202。所述管件密封模块3位于条形凹槽101内,管件密封模块3包括主体301和升降体302,所述主体301呈柱状,主体301的外侧壁上环设有两个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三通接头气密性测试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定位底座(1)、设于定位底座(1)一侧的支管定位机构(2)、设于定位底座(1)另一侧的管件密封模块(3)以及管件密封模块(3)的驱动机构;所述定位底座(1)顶面上设有用于定位三通接头(9)主管(901)的条形凹槽(101),所述条形凹槽(101)的横截面成U字型,条形凹槽(101)的设置方向为由驱动机构往支管定位机构(2)方向;所述支管定位机构(2)包括支管定位板(201)及其固定支架,所述支管定位板(201)横向设于条形凹槽(101)上方,支管定位板(201)上朝向驱动机构一侧开设有支管卡口(202);所述管件密封模块(3)位于条形凹槽(101)内,管件密封模块(3)包括主体(301)和升降体(302),所述主体(301)呈柱状,主体(301)的外侧壁上环设有两个第一密封圈容置槽,每个第一密封圈容置槽内均设有一用于贴合密封三通接头(9)主管(901)内壁的第一充气密封圈(303),两个第一充气密封圈(303)与主体(301)同轴设置,主体(301)内设有用于连通两个第一充气密封圈(303)的连接通道(305);所述主体(301)的外侧壁上径向开设有一柱状的滑孔(304),所述滑孔(304)上端敞口,下端密封,两个第一充气密封圈(303)分别位于滑孔(304)两侧;所述升降体(302)包括一密封盖(306)、一连接柱(307)和一活塞(308),所述连接柱(307)一端连接密封盖(306),另一端连接活塞(308),且三者同轴设置,密封盖(306)的直径和活塞(308)的直径均大于连接柱(307)的直径;所述滑孔(304)内同轴固定有一密封环(309),所述连接柱(307)穿过密封环(309)内孔且与密封环(309)内孔滑动密封配合,所述活塞(308)位于密封环(309)内侧的滑孔(304)内且与滑孔(304)内壁滑动密封配合;位于活塞(308)与滑孔(304)底部之间的滑孔(304)孔腔形成一充气腔(310);位于密封环(309)与活塞(308)之间的滑孔(304)孔腔形成一压缩腔(311);所述密封盖(306)可容置于密封环(309)外侧的滑孔(304)内,密封盖(306)外侧壁上周向环设有一第二密封圈容置槽,所述第二密封圈容置槽内设有用于贴合密封三通接头(9)支管(902)内壁的第二充气密封圈(312);所述主体(301)内设有气源通道(313),所述气源通道(313)一端与充气腔(310)连通,另一端通过气管与一个三通阀(5)的第一接口连接,三通阀(5)的第二接口与一压力表(6)连接,三通阀(5)的第三接口与外部气源连接;三通阀(5)的连通状态为:第一接口与第二接口连通或第一接口与第三接口连通;所述升降体(302)内设有测试通道(314),所述测试通道(314)一端与充气腔(310)连通,另一端连通至连接柱(307)侧壁,升降体(302)内还设有测试通道通断机构(7);所述升降体(302)内设有第二充气通道(315),所述第二充气通道(315)一端与第二充气密封圈(312)连通,另一端连通至活塞(308)侧壁,位于活塞(308)侧壁上的第二充气通道(315)端口为第二充气口(316);所述主体(301)内设有第一充气通道(317),所述第一充气通道(317)一端与任一第一充气密封圈(303)连通,另一端连通至滑孔(304)内壁,位于滑孔(304)内壁的第一充气通道(317)端口为第一充气口(318);当升降体(302)上移至最高极限位置时,第一充气口(318)与第二充气口(316)位置对应并连通;升降体(302)其余位置状态,第一充气口(318)与压缩腔(311)连通;所述主体(301)内设有一高压暂存机构(8),所述高压暂存机构(8)与第一充气通道(317)连通;所述驱动机构为一气缸(4),所述气缸(4)的缸体通过支架与定位底座(1)固定,气缸(4)的活塞杆朝向支管定位机构(2)设置,管件密封模块(3)的主体(301)与气缸(4)的活塞杆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三通接头气密性测试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定位底座(1)、设于定位底座(1)一侧的支管定位机构(2)、设于定位底座(1)另一侧的管件密封模块(3)以及管件密封模块(3)的驱动机构;所述定位底座(1)顶面上设有用于定位三通接头(9)主管(901)的条形凹槽(101),所述条形凹槽(101)的横截面成U字型,条形凹槽(101)的设置方向为由驱动机构往支管定位机构(2)方向;所述支管定位机构(2)包括支管定位板(201)及其固定支架,所述支管定位板(201)横向设于条形凹槽(101)上方,支管定位板(201)上朝向驱动机构一侧开设有支管卡口(202);所述管件密封模块(3)位于条形凹槽(101)内,管件密封模块(3)包括主体(301)和升降体(302),所述主体(301)呈柱状,主体(301)的外侧壁上环设有两个第一密封圈容置槽,每个第一密封圈容置槽内均设有一用于贴合密封三通接头(9)主管(901)内壁的第一充气密封圈(303),两个第一充气密封圈(303)与主体(301)同轴设置,主体(301)内设有用于连通两个第一充气密封圈(303)的连接通道(305);所述主体(301)的外侧壁上径向开设有一柱状的滑孔(304),所述滑孔(304)上端敞口,下端密封,两个第一充气密封圈(303)分别位于滑孔(304)两侧;所述升降体(302)包括一密封盖(306)、一连接柱(307)和一活塞(308),所述连接柱(307)一端连接密封盖(306),另一端连接活塞(308),且三者同轴设置,密封盖(306)的直径和活塞(308)的直径均大于连接柱(307)的直径;所述滑孔(304)内同轴固定有一密封环(309),所述连接柱(307)穿过密封环(309)内孔且与密封环(309)内孔滑动密封配合,所述活塞(308)位于密封环(309)内侧的滑孔(304)内且与滑孔(304)内壁滑动密封配合;位于活塞(308)与滑孔(304)底部之间的滑孔(304)孔腔形成一充气腔(310);位于密封环(309)与活塞(308)之间的滑孔(304)孔腔形成一压缩腔(311);所述密封盖(306)可容置于密封环(309)外侧的滑孔(304)内,密封盖(306)外侧壁上周向环设有一第二密封圈容置槽,所述第二密封圈容置槽内设有用于贴合密封三通接头(9)支管(902)内壁的第二充气密封圈(312);所述主体(301)内设有气源通道(313),所述气源通道(313)一端与充气腔(310)连通,另一端通过气管与一个三通阀(5)的第一接口连接,三通阀(5)的第二接口与一压力表(6)连接,三通阀(5)的第三接口与外部气源连接;三通阀(5)的连通状态为:第一接口与第二接口连通或第一接口与第三接口连通;所述升降体(302)内设有测试通道(314),所述测试通道(314)一端与充气腔(310)连通,另一端连通至连接柱(307)侧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柯海森唐乔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计量大学上虞高等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