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漏油机械密封组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050518 阅读:41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9-07 13:4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防漏油机械密封组件,它包括一传动座,传动座内设有动环座与静环座,传动座通过弹性件与静环座紧密贴合,动环座与静环座上分别设有动密封环与静密封环,动密封环与静密封环密封贴合且可呈相对旋转,动环座与动密封环之间设有密封圈,动密封环外径上设有风扇,动密封环与静密封环贴合的端面上设有两条相互平行的凹槽,相应地,静密封环端面设有与之配合的两条相互平行的凸环,凸环与凹槽相互嵌合,两凸环之间设有用于存储润滑油的油槽。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有效防止动密封环与静密封环之间润滑油的泄露。

Oil leak-proof mechanical seal assembl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防漏油机械密封组件
本技术涉及密封件
,具体地是一种防漏油机械密封组件。
技术介绍
机械密封装置是由至少一对垂直于旋转轴线的端面在流体压力和补偿机构弹力的作用下以及辅助密封的配合下保持贴合,并相对滑动而构成的防止流体泄露的装置。传统的机械密封装置主要由:端面密封副(静密封环和动密封环)、弹性元件(如弹簧)、辅助密封(如O形圈)、传动件(如传动销和传动螺钉)、防转件(如防转销)和紧固件(如弹簧座、推环、压盖、紧定螺钉与轴套)等组成。在使用过程中,大多数机械密封都属于接触式密封。其机理是靠动密封环与静密封环的接触端面在密封流体压力和弹性元件压紧力的作用下紧密贴合,并相对滑动而达到密封。工作时,机械密封端面上同时发生摩擦、滑动与磨损等现象,摩擦是它的基本特征。机械密封端面摩擦的工况一般分为:流体摩擦、混合摩擦和边界摩擦三类,但绝对不能长时间干摩擦。当密封端面处于干摩擦状态时,两端面间的固体表面微凸体将直接接触而引起剧烈的磨损,为此通常在密封端面上添加润滑油,而目前润滑油添加方式存在严重问题,即随着密封端面旋转,润滑油会沿着静密封端面和动密封端面之间的缝隙处渗漏,造成润滑油浪费。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防漏油机械密封组件,能有效防止动密封环与静密封环之间润滑油的泄露。本技术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它包括一传动座,传动座内设有动环座与静环座,传动座通过弹性件与静环座紧密贴合,动环座与静环座上分别设有动密封环与静密封环,动密封环与静密封环密封贴合且可呈相对旋转,动环座与动密封环之间设有密封圈,动密封环外径上设有风扇,动密封环与静密封环贴合的端面上设有两条相互平行的凹槽,相应地,静密封环端面设有与之配合的两条相互平行的凸环,凸环与凹槽相互嵌合,两凸环之间设有用于存储润滑油的油槽。优选地,凹槽横切面为三角形,凸环横切面为半圆形。优选地,两凹槽之间形成有一凸起,凸起位于凹槽内。本技术的一种防漏油机械密封组件,其优点如下:动密封环与静密封环贴合的端面上设有两条相互平行的凹槽,相应地,静密封环端面设有与之配合的两条相互平行的凸环,凸环与凹槽相互嵌合,两凸环之间的油槽里的润滑油由于凸环与凹槽相互嵌合而不会泄露;凹槽横切面为三角形,凸环横切面为半圆形,即凸环顶部与凹槽底部之间并无完全嵌合,形成一个密闭的空间,润滑油流至该空间内,还能起到存储润滑油而不会泄露至外,进一步供凸环与凹槽嵌合处的润滑,而不会造成润滑油浪费。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防漏油机械密封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中A处放大图。其中,1、传动座,2、动环座,3、静环座,4、弹性件,5、动密封环,6、静密封环,7、密封圈,8、风扇,9、凹槽,10、凸环,11、油槽,12、凸起。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如图1所示,本技术提供一种防漏油机械密封组件,它包括一传动座1,传动座1内设有动环座2与静环座3,传动座1通过弹性件4与静环座3紧密贴合,动环座2与静环座3上分别设有动密封环5与静密封环6,动密封环5与静密封环6密封贴合且可呈相对旋转,动环座2与动密封环5之间设有密封圈7,动密封环5外径上设有风扇8,风扇8随着动密封环5转动而转动,用来对动密封环5与静密封环6相对摩擦产生热量进行散热,如图2所示,动密封环5与静密封环6贴合的端面上设有两条相互平行的凹槽9,相应地,静密封环6端面设有与之配合的两条相互平行的凸环10,凸环10与凹槽9相互嵌合,两凸环10之间设有用于存储润滑油的油槽11,这里设计两条凹槽9对应两条凸环10,目的在于位于之间的油槽11里的润滑油泄漏,若是只开单独一条凹槽9和凸环10,润滑油还是会随着时间推移而渗漏,而两条凹槽9对应两条凸环10,形成的两个密闭空间,既能进一步防止润滑油泄漏至外面,又能将润滑油紧锁在密闭空间内,充分润滑凹槽9与凸环10之间的接触面。凹槽9横切面为三角形,凸环10横切面为半圆形,使得凹槽9底部与凸环10顶部形成的密闭空间有足够大的容量和接触面,使得流至该密闭空间的润滑油充分润滑凹槽9与凸环10面。两凹槽9之间形成有一凸起12,凸起12位于凹槽9内,凸起12可根据实际情况调节高度,凸起12越大则占据油槽11空间越大,使得油槽11容量越小,从而达到调整油槽11容量大小的目的。以上就本技术较佳的实施例作了说明,但不能理解为是对权利要求的限制。本技术不仅局限于以上实施例,其具体结构允许有变化,凡在本技术独立要求的保护范围内所作的各种变化均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防漏油机械密封组件,它包括一传动座(1),传动座(1)内设有动环座(2)与静环座(3),传动座(1)通过弹性件(4)与静环座(3)紧密贴合,动环座(2)与静环座(3)上分别设有动密封环(5)与静密封环(6),动密封环(5)与静密封环(6)贴合且可呈相对旋转,动环座(2)与动密封环(5)之间设有密封圈(7),动密封环(5)外径上设有风扇(8),其特征在于,动密封环(5)与静密封环(6)贴合的端面上设有两条相互平行的凹槽(9),相应地,静密封环(6)端面设有与之配合的两条相互平行的凸环(10),凸环(10)与凹槽(9)相互嵌合,两凸环(10)之间设有用于存储润滑油的油槽(11)。

【技术特征摘要】
1.防漏油机械密封组件,它包括一传动座(1),传动座(1)内设有动环座(2)与静环座(3),传动座(1)通过弹性件(4)与静环座(3)紧密贴合,动环座(2)与静环座(3)上分别设有动密封环(5)与静密封环(6),动密封环(5)与静密封环(6)贴合且可呈相对旋转,动环座(2)与动密封环(5)之间设有密封圈(7),动密封环(5)外径上设有风扇(8),其特征在于,动密封环(5)与静密封环(6)贴合的端面上设有两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任建光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方力密封件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