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液体管路循环器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循环器,特别涉及一种液体管路循环器。
技术介绍
液体管路的介质循环问题,现有技术普遍采用在主循环管路上直接安装循环泵来增加介质的流速。以供暖管路为例,为增加导热介质的流速,现有技术是在主循环管路上安装循环泵,即循环泵入口端和出口端直接接在主循环管路上,这样的连接方式,循环泵工作时,可以达到导热介质的全流量通过,但循环泵停止工作时,受循环泵内部结构存在缩径的局限,导热介质无法全流量通过,因此,现有技术方式,无法保证介质的全时全流量通过,进而影响了热能的转换,且容易造成锅炉的“开锅”现象,存在不安全因素,还浪费了能源;另外,更换循环泵时,必须将整个主循环管路截止,影响了管路的运行。目前,还没有全时全通量液体管路循环器。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解决直接安装循环泵的液体管路循环介质不能够全时全通量循环的问题,并提供一种液体管路循环器,达到高效循环,节约能效。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液体管路循环器,由膨胀管和导流管组成,依管路样式分为直通式和角通式,依安装方式分为卧式和立式;卧式连接的,其导流管的顶端 ...
【技术保护点】
1.液体管路循环器,其特征在于:由膨胀管(15)和导流管组成,其膨胀管(15)卧式安置,呈直筒状,中部管径大于膨胀管入口(1)管径和膨胀管出口(12)管径,还大于导流管入口(2)管径和导流管出口(11)管径,还大于主循环管路一端(17)和主循环管路另一端(13)管径,其导流管由集流管(16)、集流管阀门(4)、循环泵(7)、管件三通(6)、排气阀(5)、辅助连接管(8)、射流管阀门(9)、射流管(14)组成,集流管(16)和射流管(14)设置在膨胀管(15)上,其导流管入口(2)和导流管出口(11)在膨胀管的内部, 导流管入口(2)朝向膨胀管入口(1),导流管出口(11)朝 ...
【技术特征摘要】
1.液体管路循环器,其特征在于:由膨胀管(15)和导流管组成,其膨胀管(15)卧式安置,呈直筒状,中部管径大于膨胀管入口(1)管径和膨胀管出口(12)管径,还大于导流管入口(2)管径和导流管出口(11)管径,还大于主循环管路一端(17)和主循环管路另一端(13)管径,其导流管由集流管(16)、集流管阀门(4)、循环泵(7)、管件三通(6)、排气阀(5)、辅助连接管(8)、射流管阀门(9)、射流管(14)组成,集流管(16)和射流管(14)设置在膨胀管(15)上,其导流管入口(2)和导流管出口(11)在膨胀管的内部,导流管入口(2)朝向膨胀管入口(1),导流管出口(11)朝向膨胀管出口(12),集流管出口(3)和射流管入口(10)在膨胀管(15)的外部,膨胀管入口(1)连接主循环管路一端(17),集流管出口(3)连接集流管阀门(4)一端,集流管阀门(4)另一端连接循环泵(7)入口,循环泵(7)出口连接管件三通(6)直通一端,管件三通(6)直通另一端连接排气阀(5),管件三通(6)旁通一端连接辅助连接管(8)一端,辅助连接管(8)另一端连接射流管阀门(9)一端,射流管阀门(9)另一端连接射流管入口(10),膨胀管出口(12)连接主循环管路另一端(13)。2.液体管路循环器,其特征在于:由膨胀管(15)和导流管组成,其膨胀管(15)立式安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齐祺格,齐大图,
申请(专利权)人:齐祺格,齐大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内蒙古,15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