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潜水泵冷却降温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2050040 阅读:42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9-07 13:3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潜水泵冷却降温装置,包括外壳;所述外壳的内腔左侧沿前后方向插接有导杆;所述外壳的内腔前后两侧右端均过盈配合连接有轴承的外环;所述轴承的内环过盈配合连接有丝杠;所述丝杠的外壁前后两端均螺接有丝杠螺母、且所述丝杠螺母套接在导杆的外壁上;所述丝杠螺母的左侧延伸出外壳的内腔左侧焊接有冷却机构、且两个所述冷却机构相对于导杆的中心点对称设置,所述丝杠的前侧延伸出外壳的前侧表面螺钉连接有摇柄;所述丝杠的外壁前侧螺钉连接有圆板、且所述圆板位于外壳的前侧;该潜水泵冷却降温装置,可对潜水泵进行降温,避免潜水泵烧坏造成经济损失,保证热水的稳定提取,更利于广泛推广。

A Cooling and Cooling Device for Submersible Pump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潜水泵冷却降温装置
本技术涉及潜水泵
,具体的说是一种潜水泵冷却降温装置。
技术介绍
潜水泵是深井提水的重要设备,使用时整个机组潜入水中工作,把地下水提取到地表,是生活用水、矿山抢险、工业冷却、农田灌溉、海水提升、轮船调载,还可用于喷泉景观,现有的潜水泵大多不具有散热功能,当提取地下热水、温泉水和电厂热循环水等温度较高的热水时,在长期的使用过程中潜水泵受水温及自身的影响温度会升高,容易导致潜水泵上的轴承、机械密封等烧坏,造成经济损失,而且影响热水的提取,现需要设计一种潜水泵冷却降温装置来解决潜水泵温度升高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不足之处,本技术目的是提供一种潜水泵冷却降温装置,以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技术为实现上述目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潜水泵冷却降温装置,包括外壳;所述外壳的内腔左侧沿前后方向插接有导杆;所述外壳的内腔前后两侧右端均过盈配合连接有轴承的外环;所述轴承的内环过盈配合连接有丝杠;所述丝杠的外壁前后两端均螺接有丝杠螺母、且所述丝杠螺母套接在导杆的外壁上;所述丝杠螺母的左侧延伸出外壳的内腔左侧焊接有冷却机构、且两个所述冷却机构相对于导杆的中心点对称设置;所述丝杠的前侧延伸出外壳的前侧表面螺钉连接有摇柄;所述丝杠的外壁前侧螺钉连接有圆板、且所述圆板位于外壳的前侧;所述圆板的外壁沿周向均开设有卡槽;所述外壳的前侧左端焊接有第二矩形箱;所述第二矩形箱的内腔左侧卡接有片簧的一端;所述片簧的另一端卡接有T形杆的一端;所述T形杆的另一端延伸出第二矩形箱的右侧外壁螺接有齿条、且所述齿条上的齿牙与卡槽的内腔插接;所述第二矩形箱的前侧表面左端沿左右方向开设有滑道;所述T形杆的前侧左端螺接有手柄的一端;所述手柄的另一端延伸出滑道的内腔前侧;所述冷却机构包括第一矩形箱;所述第一矩形箱的右侧与丝杠螺母的左侧焊接;所述第一矩形箱的内腔后侧左右两端分别螺钉连接有冷凝器和压缩机;所述冷凝器的右侧入口通过导管与压缩机的左侧出口螺接;所述冷凝器的出口螺接有毛细管的一端;所述第一矩形箱的内腔前侧焊接有弧形夹板、且所述弧形夹板的上下两端分别延伸出第一矩形箱的上下表面;所述弧形夹板的后侧通过管卡锁紧有冷凝管;所述冷凝管的左侧端部与毛细管的另一端螺接;所述冷凝管的右侧端部通过导管与压缩机的右侧入口螺接。优选的:所述丝杠的外壁前后两侧螺纹为正反螺纹。优选的:所述卡槽的数量为七十二个、且七十二个所述卡槽按顺时针每隔5度开设在圆板的外壁圆周。优选的:所述毛细管的内腔截面积是冷凝管的内腔截面积的三分之一。优选的:所述冷凝管的形状为蛇形。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一种潜水泵冷却降温装置,在实际使用时,当对该装置进行安装时,移动该装置使两个弧形夹板处于潜水泵的两侧,向左侧拉动手柄,可使T形杆牵动齿条向左侧移动与卡槽脱离,然后转动摇柄使丝杠顺时针转动,从而使两个丝杠螺母带动冷却机构上的弧形夹板向内侧移动与潜水泵的外壁紧密接触,在片簧的弹力作用下可使齿条向右侧移动插入相对应位置的卡槽内,对丝杠进行固定,实现该装置的固定,当需要对潜水泵进行降温时,通过压缩机可将氟利昂压缩成高温高压的液态氟利昂,通过冷凝器再将高温高压的氟利昂散热成常温高压的氟利昂,通过毛细管与冷凝管的配合可使常温高压的氟利昂转化成气态氟利昂,从而使冷凝管内的气态氟利昂对潜水泵产生的热量进行吸收,实现潜水泵的降温,从而使该装置可对潜水泵进行降温,避免潜水泵烧坏造成经济损失,保证热水的稳定提取,更利于广泛推广,实用性强。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俯视剖视图;图2为本技术的A部分的局部放大图;图3为本技术的冷却机构横截面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的冷凝管主视图;图中:1.外壳、2.导杆、3.丝杠、4.丝杠螺母、5.冷却机构、501.第一矩形箱、502.冷凝器、503.压缩机、504.毛细管、505.弧形夹板、506.冷凝管、6.摇柄、7.圆板、8.卡槽、9.第二矩形箱、10.片簧、11.T形杆、12.齿条、13.手柄。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实施例一:见图1、图2、图3、图4;一种潜水泵冷却降温装置,包括外壳1;外壳1的内腔左侧沿前后方向插接有导杆2;通过导杆2对丝杠螺母4进行限位;使丝杠螺母4只能水平移动;外壳1的内腔前后两侧右端均过盈配合连接有轴承的外环;轴承的内环过盈配合连接有丝杠3;轴承为耐高温轴承;不会受环境温度的影响而损坏;丝杠3的外壁前后两端均螺接有丝杠螺母4、且丝杠螺母4套接在导杆2的外壁上;丝杠螺母4的左侧延伸出外壳1的内腔左侧焊接有冷却机构5、且两个冷却机构5相对于导杆2的中心点对称设置;丝杠3的前侧延伸出外壳1的前侧表面螺钉连接有摇柄6;丝杠3的外壁前侧螺钉连接有圆板7、且圆板7位于外壳1的前侧;圆板7的外壁沿周向均开设有卡槽8;通过卡槽8与齿条12的配合可对丝杠3进行固定;避免丝杠3旋转;外壳1的前侧左端焊接有第二矩形箱9;第二矩形箱9的内腔左侧卡接有片簧10的一端;片簧10受到拉伸或挤压后产生弹性形变;去除外力后恢复至初始状态;通过片簧10为T形杆11提供一个向右侧的弹力;可使齿条12上的齿牙稳定插入卡槽8内;片簧10的另一端卡接有T形杆11的一端;T形杆11的另一端延伸出第二矩形箱9的右侧外壁螺接有齿条12、且齿条12上的齿牙与卡槽8的内腔插接;齿条12向左侧移动的最大距离大于卡槽8的深度;确保齿条12上的齿牙能与卡槽8分离;第二矩形箱9的前侧表面左端沿左右方向开设有滑道;T形杆11的前侧左端螺接有手柄13的一端;手柄13的另一端延伸出滑道的内腔前侧;冷却机构5包括第一矩形箱501;第一矩形箱501的右侧与丝杠螺母4的左侧焊接;第一矩形箱501的内腔后侧左右两端分别螺钉连接有冷凝器502和压缩机503;冷凝器502为现有技术中结构,比如型号为JGBX06,可对高温高压的液态氟利昂进行散热;使之形成常温高压的氟利昂;压缩机503为现有技术中结构,比如型号为NL10MF,由外部操作系统控制,为现有技术,不再累赘,可将气态氟利昂压缩成高温高压的液态氟利昂;冷凝器502的右侧入口通过导管与压缩机503的左侧出口螺接;冷凝器502的出口螺接有毛细管504的一端;第一矩形箱501的内腔前侧焊接有弧形夹板505、且弧形夹板505的上下两端分别延伸出第一矩形箱501的上下表面;利用弧形夹板505的弧形面可增大与潜水泵的接触面积;便于冷凝管506内的氟利昂吸收潜水泵内的热量;弧形夹板505的后侧通过管卡锁紧有冷凝管506;冷凝管506的左侧端部与毛细管504的另一端螺接;冷凝管506的右侧端部通过导管与压缩机503的右侧入口螺接。具体实施时,在图1中,丝杠3的外壁前后两侧螺纹为正反螺纹;当丝杠3顺时针或逆时针转动时;可使两个丝杠螺母4同时向内或向外侧移动。具体实施时,在图2中,卡槽8的数量为七十二个、且七十二个卡槽8按顺时针每隔5度开设在圆板7的外壁圆周;无论丝杠3转动到哪个角度;通过多个卡槽8与齿条12的配合能对转动后的丝杠3实现固定。具体实施时,在图3中,毛细管504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潜水泵冷却降温装置,包括外壳(1);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1)的内腔左侧沿前后方向插接有导杆(2);所述外壳(1)的内腔前后两侧右端均过盈配合连接有轴承的外环;所述轴承的内环过盈配合连接有丝杠(3);所述丝杠(3)的外壁前后两端均螺接有丝杠螺母(4)、且所述丝杠螺母(4)套接在导杆(2)的外壁上;所述丝杠螺母(4)的左侧延伸出外壳(1)的内腔左侧焊接有冷却机构(5)、且两个所述冷却机构(5)相对于导杆(2)的中心点对称设置;所述丝杠(3)的前侧延伸出外壳(1)的前侧表面螺钉连接有摇柄(6);所述丝杠(3)的外壁前侧螺钉连接有圆板(7)、且所述圆板(7)位于外壳(1)的前侧;所述圆板(7)的外壁沿周向均开设有卡槽(8);所述外壳(1)的前侧左端焊接有第二矩形箱(9);所述第二矩形箱(9)的内腔左侧卡接有片簧(10)的一端;所述片簧(10)的另一端卡接有T形杆(11)的一端;所述T形杆(11)的另一端延伸出第二矩形箱(9)的右侧外壁螺接有齿条(12)、且所述齿条(12)上的齿牙与卡槽(8)的内腔插接;所述第二矩形箱(9)的前侧表面左端沿左右方向开设有滑道;所述T形杆(11)的前侧左端螺接有手柄(13)的一端;所述手柄(13)的另一端延伸出滑道的内腔前侧;所述冷却机构(5)包括第一矩形箱(501);所述第一矩形箱(501)的右侧与丝杠螺母(4)的左侧焊接;所述第一矩形箱(501)的内腔后侧左右两端分别螺钉连接有冷凝器(502)和压缩机(503);所述冷凝器(502)的右侧入口通过导管与压缩机(503)的左侧出口螺接;所述冷凝器(502)的出口螺接有毛细管(504)的一端;所述第一矩形箱(501)的内腔前侧焊接有弧形夹板(505)、且所述弧形夹板(505)的上下两端分别延伸出第一矩形箱(501)的上下表面;所述弧形夹板(505)的后侧通过管卡锁紧有冷凝管(506);所述冷凝管(506)的左侧端部与毛细管(504)的另一端螺接;所述冷凝管(506)的右侧端部通过导管与压缩机(503)的右侧入口螺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潜水泵冷却降温装置,包括外壳(1);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1)的内腔左侧沿前后方向插接有导杆(2);所述外壳(1)的内腔前后两侧右端均过盈配合连接有轴承的外环;所述轴承的内环过盈配合连接有丝杠(3);所述丝杠(3)的外壁前后两端均螺接有丝杠螺母(4)、且所述丝杠螺母(4)套接在导杆(2)的外壁上;所述丝杠螺母(4)的左侧延伸出外壳(1)的内腔左侧焊接有冷却机构(5)、且两个所述冷却机构(5)相对于导杆(2)的中心点对称设置;所述丝杠(3)的前侧延伸出外壳(1)的前侧表面螺钉连接有摇柄(6);所述丝杠(3)的外壁前侧螺钉连接有圆板(7)、且所述圆板(7)位于外壳(1)的前侧;所述圆板(7)的外壁沿周向均开设有卡槽(8);所述外壳(1)的前侧左端焊接有第二矩形箱(9);所述第二矩形箱(9)的内腔左侧卡接有片簧(10)的一端;所述片簧(10)的另一端卡接有T形杆(11)的一端;所述T形杆(11)的另一端延伸出第二矩形箱(9)的右侧外壁螺接有齿条(12)、且所述齿条(12)上的齿牙与卡槽(8)的内腔插接;所述第二矩形箱(9)的前侧表面左端沿左右方向开设有滑道;所述T形杆(11)的前侧左端螺接有手柄(13)的一端;所述手柄(13)的另一端延伸出滑道的内腔前侧;所述冷却机构(5)包括第一矩形箱(...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旭
申请(专利权)人:辽宁通达水泵电机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辽宁,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