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李强龙专利>正文

下水阀的弹跳芯子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048391 阅读:43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9-07 13:06
下水阀的弹跳芯子,包括壳体,在壳体内设置齿轴、转子、弹簧和底盖,壳体内壁设置齿槽和挡槽,齿轴包括主轴和齿轮,主轴穿过壳体的中心通孔,齿轴上制有中心轴孔,主轴上部与下水阀的阀板连接,转子上设置中心轴、转齿和连接块,转子的中心轴与齿轴的中心轴孔相配合,转子的转齿与齿轴的齿轮及壳体的齿槽和挡槽相配合,连接块与弹簧的上头相接触,弹簧的下头与底盖相配合,壳体下部制有固定口,底盖上制有固定卡子,固定卡子与固定口相配合,使壳体与底盖相连接。采用手指按压阀板,利用齿轴与转子之间转动配合,转子的转齿在壳体内壁的齿槽和挡槽之间切换,达到下水阀与放水孔之间开启和闭合,操作方便,结构配合稳定,工作可靠性高。

Spring core of sewer valv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下水阀的弹跳芯子
本技术涉及下水阀,特别是涉及下水阀的弹跳芯子,主要用于洗脸盆或浴缸等卫生洁具中。
技术介绍
在洗脸盆和浴缸等卫生洁具的底部都制有放水孔,放水孔中设置下水阀。已有该类下水阀中最简单的结构是阀片,在阀片中嵌有密封圈,由密封圈与放水孔配合,以手指扳动达到开启和闭合放水口的目的。阀片结构简单,费用省,但密封圈易磨损,密封性能差,闭合放水口不完全,会渗水。另一类下水阀为按压式的阀体、阀板按钮和阀芯所组成,当手指对阀板按钮第一次下压后,阀芯随着阀板按钮移动,阀芯的下端被阀体底部的卡钩卡住,阀板按钮将放水孔口封闭,阀门关闭;再由手指对阀板按钮作第二次下压后,阀芯下端与卡钩脱开,在弹簧的作用下,阀芯下移,阀板按钮与放水孔口分离,阀门打开防水。该下水阀芯的缺点是卡钩工作不可靠,会产生关闭不严,并且卡钩容易损坏,使用寿命短。为此,本申请人设计了一种下水阀的弹跳式阀芯,同时申请了技术专利,其专利号为201320768601.8,该专利采用以花键接触旋转,带动下水阀的阀板开闭,工作可靠性高,使用寿命长,并由塑料制造,不生锈,加工省力,节省制造成本等特点;但是该专利技术却存在着结构比较复杂,零部件多,特别是装配比较麻烦等缺点。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克服已有技术存在的缺点,提供一种通过齿轴带动转子转动,弹簧限位使转子与壳体固定配合,带动下水阀的阀板开闭,结构简单,零部件少,安装省力的下水阀的弹跳芯子。本技术下水阀的弹跳芯子的技术方案是,包括壳体,在壳体内设置齿轴、转子、弹簧和底盖,所述的壳体内壁设置齿槽和挡槽,所述的齿轴包括主轴和齿轮,主轴穿过壳体的中心通孔,在齿轴上制有中心轴孔,主轴上部与下水阀的阀板连接,所述的转子上设置中心轴、转齿和连接块,转子的中心轴与齿轴的中心轴孔相配合,转子的转齿与齿轴的齿轮及壳体的齿槽和挡槽相配合,连接块与弹簧的上头相接触,弹簧的下头与底盖相配合,所述的壳体下部制有固定口,所述的底盖上制有固定卡子,固定卡子与固定口相配合,使壳体与底盖相连接。本技术公开了一种下水阀的弹跳芯子,将该下水阀安装在洗脸盆和浴缸等,卫生洁具放水孔的下方,下水阀的壳体下部与洁具壳体相固定,当要放水时,用手指向下按压下水阀阀板,阀板带动齿轴向下滑动,齿轴的齿轮推动转子向下转动,使转子的转齿转至壳体的齿槽中,弹簧张开,由弹簧顶住转子及齿轴,下水阀的阀板与放水孔之间打开,水从下水阀与放水孔的间隙中向下流入下水管;当要闭合放水孔停止放水时,再次用手指向下按压下水阀阀板,阀板带动齿轴向下滑动,齿轴推动转子向下转动,转子的转齿脱离壳体的齿槽,转齿转至壳体的挡槽处,此时,下水阀的阀板与放水孔之间的间隙形成闭合状态,达到停止放水的目的。本方案下水阀的弹跳芯子,采用手指按压阀板,利用齿轴与转子之间转动配合,转子的转齿在壳体内壁的齿槽和挡槽之间切换,达到下水阀与放水孔之间开启和闭合,并由弹簧对转子进行定位,使转子不会随意上下滑动,操作方便,结构配合稳定,工作可靠性高,使用寿命长,下水阀的部件采用塑料材料所制成,制造方便,加工省力,降低生产成本,节约资源。本技术下水阀的弹跳芯子,所述的壳体外设置不锈钢套,在壳体外壁设置限位环,限位环与不锈钢套的底端相配合,不锈钢套用于保护塑料壳体,增加使用寿命。所述的壳体下部外壁制有下螺纹,壳体通过下螺纹与洁具壳体连接固定,方便弹跳芯子与洁具的连接。所述的壳体上部内壁与齿轴的主轴之间设置限位弹簧,由限位弹簧对齿轴进行定位,齿轴不会随意上下滑动。所述的齿轴的主轴上部设置主轴螺纹,通过主轴螺纹与下水阀的阀板连接,安装方便,连接牢靠。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下水阀的弹跳芯子的结构剖视图;图2是本技术下水阀的弹跳芯子分件状态立体图;图3是壳体局部立体示意图;图4是壳体的俯视示意图;图5是转子的转齿设置在壳体的齿槽中,俯视状态示意图;图6是转子的转齿设置在壳体的挡槽中,俯视状态示意图;图7是壳体上部内壁与齿轴的主轴之间设置限位弹簧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涉及一种下水阀的弹跳芯子,如图1—图7所示,包括壳体1,在壳体1内设置齿轴2、转子3、弹簧4和底盖5,所述的壳体1内壁设置齿槽11和挡槽12,所述的齿轴2包括主轴21和齿轮22,主轴21穿过壳体1的中心通孔13,在齿轴2上制有中心轴孔23,主轴21上部与下水阀的阀板连接,所述的转子3上设置中心轴31、转齿32和连接块33,转子3的中心轴31与齿轴2的中心轴孔23相配合,转子3的转齿32与齿轴2的齿轮22及壳体1的齿槽11和挡槽12相配合,连接块33与弹簧4的上头相接触,弹簧4的下头与底盖5相配合,所述的壳体1下部制有固定口14,所述的底盖5上制有固定卡子51,固定卡子51与固定口14相配合,使壳体1与底盖5相连接。将该下水阀安装在洗脸盆和浴缸等,卫生洁具放水孔的下方,下水阀的壳体下部与洁具壳体相固定,当要放水时,用手指向下按压下水阀阀板,阀板带动齿轴2向下滑动,齿轴2的齿轮22推动转子3向下转动,使转子3的转齿32转至壳体1的齿槽11中,弹簧张开,由弹簧4顶住转子3及齿轴2,下水阀的阀板与放水孔之间打开,水从下水阀与放水孔的间隙中向下流入下水管;当要闭合放水孔停止放水时,再次用手指向下按压下水阀阀板,阀板带动齿轴2向下滑动,齿轴2推动转子3向下转动,转子3的转齿32脱离壳体1的齿槽11,转齿32转至壳体1的挡槽12处,此时,下水阀的阀板与放水孔之间的间隙形成闭合状态,达到停止放水的目的。本方案下水阀的弹跳芯子,采用手指按压阀板,利用齿轴与转子之间转动配合,转子的转齿在壳体内壁的齿槽和挡槽之间切换,达到下水阀与放水孔之间开启和闭合,并由弹簧对转子进行定位,使转子不会随意上下滑动,操作方便,结构配合稳定,工作可靠性高,使用寿命长,下水阀的部件采用塑料材料所制成,制造方便,加工省力,降低生产成本,节约资源。所述的壳体1外设置不锈钢套6,在壳体1外壁设置限位环15,限位环15与不锈钢套6的底端相配合,不锈钢套用于保护塑料壳体,增加使用寿命。所述的壳体1下部外壁制有下螺纹,壳体通过下螺纹与洁具壳体连接固定,方便弹跳芯子与洁具的连接。所述的壳体1上部内壁与齿轴2的主轴21之间设置限位弹簧7,由限位弹簧对齿轴进行定位,齿轴不会随意上下滑动。所述的齿轴2的主轴21上部设置主轴螺纹24,通过主轴螺纹与下水阀的阀板连接,安装方便,连接牢靠。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下水阀的弹跳芯子,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1),在壳体(1)内设置齿轴(2)、转子(3)、弹簧(4)和底盖(5),所述的壳体(1)内壁设置齿槽(11)和挡槽(12),所述的齿轴(2)包括主轴(21)和齿轮(22),主轴(21)穿过壳体(1)的中心通孔(13),在齿轴(2)上制有中心轴孔(23),主轴(21)上部与下水阀的阀板连接,所述的转子(3)上设置中心轴(31)、转齿(32)和连接块(33),转子(3)的中心轴(31)与齿轴(2)的中心轴孔(23)相配合,转子(3)的转齿(32)与齿轴(2)的齿轮(22)及壳体(1)的齿槽(11)和挡槽(12)相配合,连接块(33)与弹簧(4)的上头相接触,弹簧(4)的下头与底盖(5)相配合,所述的壳体(1)下部制有固定口(14),所述的底盖(5)上制有固定卡子(51),固定卡子(51)与固定口(14)相配合,使壳体(1)与底盖(5)相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下水阀的弹跳芯子,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1),在壳体(1)内设置齿轴(2)、转子(3)、弹簧(4)和底盖(5),所述的壳体(1)内壁设置齿槽(11)和挡槽(12),所述的齿轴(2)包括主轴(21)和齿轮(22),主轴(21)穿过壳体(1)的中心通孔(13),在齿轴(2)上制有中心轴孔(23),主轴(21)上部与下水阀的阀板连接,所述的转子(3)上设置中心轴(31)、转齿(32)和连接块(33),转子(3)的中心轴(31)与齿轴(2)的中心轴孔(23)相配合,转子(3)的转齿(32)与齿轴(2)的齿轮(22)及壳体(1)的齿槽(11)和挡槽(12)相配合,连接块(33)与弹簧(4)的上头相接触,弹簧(4)的下头与底盖(5)相配合,所述的壳体(1)下部制有固定口...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强龙
申请(专利权)人:李强龙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