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造于地下空间的房建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048302 阅读:55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9-07 13:0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建造于地下空间的房建结构,包括:浇筑于地下空间底部的基底;竖向设置于地下空间,且位于基底对应的拐角的预制柱;固接于相邻两个预制柱的墙体;固接于预制柱的顶面,且与基底相对设置的顶板,其中,基底,预制柱,墙体和顶板围合形成房建结构;固接于相邻两个预制柱的顶部,且位于墙体的内侧的支撑梁;固接于顶板的底面端部固接于支撑梁的加固梁,加固梁和多个支撑梁一体浇筑成型;固接于支撑梁和加固梁的连接位置的斜撑架。加固梁和多个支撑梁形成具有一定承载力的田字型一体支撑结构,从而顶板的力直接传递给加固梁和多个支撑梁,从而减小预制柱承载的力,可解决柱节点处的顶板容易开裂的问题。

Building Structure Built in Underground Spa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建造于地下空间的房建结构
本技术涉及建筑施工领域,尤指一种建造于地下空间的房建结构。
技术介绍
目前在地下空间的建造设计中,通常采用钢结构胎架配合搭设模板,以浇筑形成钢筋混凝土结构。胎架是一种模具,指主要起承重受力作用的脚手架,是为方便机械设备装配与焊接的一种专用工艺装备,在模板工程、钢结构安装工程、桥梁工程中应用广泛。但是,钢结构胎架卸载后的梁柱节点处的楼板容易开裂,对混凝土结构造成不可逆的结构损伤,而钢结构却又未发挥其应有的强度和刚度属性。由于房建结构中柱节点处的楼板容易开裂,整个地下空间的房建结构的整体牢固性低,施工效率低下,而且浪费了大量的材料。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建造于地下空间的房建结构,解决现有技术中房建结构中柱节点处的楼板容易开裂的问题。实现上述目的的技术方案是:本技术提供一种建造于地下空间的房建结构,包括:浇筑于地下空间底部的基底;竖向设置于所述地下空间,且位于所述基底对应的拐角的预制柱;固接于相邻两个所述预制柱的墙体;固接于所述预制柱的顶面,且与所述基底相对设置的顶板,其中,所述基底,所述预制柱,所述墙体和所述顶板围合形成房建结构;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建造于地下空间的房建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浇筑于地下空间底部的基底;竖向设置于所述地下空间,且位于所述基底对应的拐角的预制柱;固接于相邻两个所述预制柱的墙体;固接于所述预制柱的顶面,且与所述基底相对设置的顶板,其中,所述基底,所述预制柱,所述墙体和所述顶板围合形成房建结构;固接于相邻两个所述预制柱的顶部,且位于所述墙体的内侧的支撑梁;固接于所述顶板的底面,且端部固接于所述支撑梁的加固梁,所述加固梁和多个所述支撑梁一体浇筑成型;以及固接于所述支撑梁和所述加固梁的连接位置的斜撑架。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建造于地下空间的房建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浇筑于地下空间底部的基底;竖向设置于所述地下空间,且位于所述基底对应的拐角的预制柱;固接于相邻两个所述预制柱的墙体;固接于所述预制柱的顶面,且与所述基底相对设置的顶板,其中,所述基底,所述预制柱,所述墙体和所述顶板围合形成房建结构;固接于相邻两个所述预制柱的顶部,且位于所述墙体的内侧的支撑梁;固接于所述顶板的底面,且端部固接于所述支撑梁的加固梁,所述加固梁和多个所述支撑梁一体浇筑成型;以及固接于所述支撑梁和所述加固梁的连接位置的斜撑架。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造于地下空间的房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梁内埋设有第一钢筋骨架;所述加固梁内埋设有第二钢筋骨架,所述第二钢筋骨架和所述第一钢筋骨架固定连接。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建造于地下空间的房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斜撑架内埋设有钢筋柱,所述钢筋柱和所述第一钢筋骨架以及所述第二钢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忠杨沈伯明雷克米南李雍吕婷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建筑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