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硬段含咪唑烷基脲的自愈合、荧光聚氨酯薄膜的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高分子新材料合成
,具体涉及一种硬段含咪唑烷基脲的自愈合、荧光聚氨酯薄膜的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聚氨酯是由二异氰酸酯与大分子二元醇进行预聚,再利用小分子二元醇、二元胺作为扩链剂制备的一类高分子材料。其主要特征为分子链间存在以氨基甲酸酯键作为重复单元,同时存在部分脲基甲酸酯、酯键、醚键。从其分子结构上来看,聚氨酯材料是由硬段与软段交替构成的,硬段区域包括异氰酸酯部分及扩链剂(小分子二元醇及二元胺),软段指的是大分子二元醇,这种特殊的化学结构及组成赋予聚氨酯良好的耐磨性、抗撕裂性、弯曲性能、抗张性能、断裂伸长率等。可被用来制成塑料泡沫、涂饰剂、纤维、薄膜、胶黏剂、合成革制品,在船舶、土木建筑、航空、轻工以及纺织等方面具有广泛的应用。在聚氨酯的合成过程中,可将功能性的小分子二元醇作为扩链剂引入聚氨酯结构中,从而制备一些具有特殊功能性的聚氨酯材料。咪唑烷基脲是一种含有大量羰基及氨基的二元醇,可作为功能性的二元醇扩链剂用于聚氨酯的合成。其中羰基作为质子受体,氨基上的N-H作为质子供体,在聚氨酯的硬段区域 ...
【技术保护点】
1.硬段含咪唑烷基脲的自愈合、荧光聚氨酯薄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将大分子二元醇置于真空干燥箱中,85℃过夜干燥,次日,真空干燥箱降温至室温后,取出大分子二元醇备用;在装有磁力加热搅拌器的圆底烧瓶中加入干燥后的大分子二元醇11.1~15.4份,二异氰酸酯5.3~2.0份,干燥溶剂20~40份,催化剂0.07~0.15份,80~90℃反应1~1.2h后,加入40~80份干燥溶剂进行稀释,加入扩链剂咪唑烷基脲0.31~3.53份,待咪唑烷基脲完全溶解后,在80~90℃继续反应1~2h,再补充80~120份干燥溶剂进行稀释,在80~90℃继续反应1~2h,所述的份 ...
【技术特征摘要】
1.硬段含咪唑烷基脲的自愈合、荧光聚氨酯薄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将大分子二元醇置于真空干燥箱中,85℃过夜干燥,次日,真空干燥箱降温至室温后,取出大分子二元醇备用;在装有磁力加热搅拌器的圆底烧瓶中加入干燥后的大分子二元醇11.1~15.4份,二异氰酸酯5.3~2.0份,干燥溶剂20~40份,催化剂0.07~0.15份,80~90℃反应1~1.2h后,加入40~80份干燥溶剂进行稀释,加入扩链剂咪唑烷基脲0.31~3.53份,待咪唑烷基脲完全溶解后,在80~90℃继续反应1~2h,再补充80~120份干燥溶剂进行稀释,在80~90℃继续反应1~2h,所述的份数均指的是质量份数;将圆底烧瓶转移至真空干燥箱,室温抽真空排除气泡5~15min,取出圆底烧瓶,将所得的高分子溶液缓慢倒入聚四氟乙烯模具中,在60℃鼓风干燥箱中干燥6~8天后,将材料从模具中剥离,得到集自愈合、荧光性能于一体的硬段含咪唑烷基脲的聚氨酯薄膜。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硬段含咪唑烷基脲的自愈合、荧光聚氨酯薄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大分子二元醇为聚四氢呋喃醚二醇、聚乙二醇,聚丙二醇,聚己内酯二醇,端羟基聚二甲基硅氧烷,端羟基聚丁二烯,聚碳酸酯二元醇,聚己二酸乙二醇酯二醇,聚己二酸乙二醇-丙二醇酯二醇,聚己二酸一缩二乙二醇酯二醇,聚己二酸乙二醇-1,4-丁二醇酯二醇,聚己...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彦峰,陈兴幸,钟倩云,谭继东,雷恒鑫,
申请(专利权)人:西安交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陕西,6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