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粉体成型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粉体成型装置。
技术介绍
在粉体成型行业,粉体上料多以手工上料为主,成型多以单次单件生产。这样就造成了劳动强度大、生产效率低下的问题,因此有必要设计一种能降低劳动强度和提高生产效率的粉体成型生产设备。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的粉体成型方式存在劳动强度大、生产效率低下的问题,提供一种能降低劳动强度和提高生产效率的粉体成型装置。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具有如下结构的粉体成型装置,包括机架,其结构特点在于:所述机架上连接有给料装置、模压成型装置和能接收给料装置给出的物料并送给模压成型装置的物料输送装置;粉体成型装置还包括能将模压成型装置模压成型的产品接收和移离模压成型装置的出料装置。所述给料装置包括下筒体、上筒体和多根竖向且间隔设置的落料管;下筒体连接在机架上,所述落料管下端与下筒体的顶壁连接、上端与上筒体的底壁连接,下筒体和上筒体的内腔通过所述落料管连通;上筒体的顶壁上设有进料口,上筒体的顶壁上转动连接有伸入上筒体内的刮板轴,刮板轴与连接在上筒体上的布料驱动装置动力连接,上筒体内设有固接在刮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粉体成型装置,包括机架(1),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1)上连接有给料装置、模压成型装置和能接收给料装置给出的物料并送给模压成型装置的物料输送装置;粉体成型装置还包括能将模压成型装置模压成型的产品接收和移离模压成型装置的出料装置。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粉体成型装置,包括机架(1),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1)上连接有给料装置、模压成型装置和能接收给料装置给出的物料并送给模压成型装置的物料输送装置;粉体成型装置还包括能将模压成型装置模压成型的产品接收和移离模压成型装置的出料装置。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粉体成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给料装置包括下筒体(2)、上筒体(3)和多根竖向且间隔设置的落料管(4);下筒体(2)连接在机架上,所述落料管(4)下端与下筒体(2)的顶壁连接、上端与上筒体(3)的底壁连接,下筒体(2)和上筒体(3)的内腔通过所述落料管(4)连通;上筒体(3)的顶壁上设有进料口,上筒体(3)的顶壁上转动连接有伸入上筒体(3)内的刮板轴(5),刮板轴与连接在上筒体上的布料驱动装置动力连接,上筒体(3)内设有固接在刮板轴(5)上的刮板(6);所述下筒体(2)的顶壁上转动连接有多根间隔设置的给料轴(7),所述给料轴(7)由连接在下筒体(2)顶壁上的给料驱动装置驱动,所述下筒体(2)的底壁上设有数量和位置与所述给料轴(7)一一对应的落料孔,每一落料孔下方均设有连接在下筒体(2)底壁上的给料筒(8),所述给料筒(8)两端敞口且上端口通过所述落料孔与下筒体(2)内腔连通,所述给料轴(7)下端穿出所述落料孔并伸入所述给料筒(8)内,所述给料轴(7)上连接有能与所述给料筒(8)配合以进行物料输送的螺旋叶片(9)。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粉体成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给料轴(7)上连接有位于下筒体(2)内的匀料器(10)。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粉体成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给料筒(8)的下端口上连接有挡料网(11)。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粉体成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压成型装置包括由上及下依次设置的上模块(12)、下模块(13)和下模板(14),上模块(12)和下模块(13)滑动连接在机架上,下模板(14)固接在机架上,上模块(12)与连接在机架上部的上模驱动装置动力连接,下模块(13)与连接在机架下部的下模驱动装置动力连接,所述下模块(13)上设有多个间隔设置且贯通下模块(13)上、下表面的成型腔(15),所述上模块(12)上固接有上压头(16),所述下模板(14)上固接有下压头(17),所述上压头(16)和下压头(17)的数量和位置均与所述成型腔(15)一一对应,所述上压头(16)和下压头(17)均能进入所述成型腔(15)。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粉体成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物料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曹子孝,王克明,
申请(专利权)人:潍坊市精华粉体工程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