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雾化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2038117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9-07 10:2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医疗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雾化装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雾化装置包括杯体、雾化喷嘴和推钮。其中,雾化喷嘴设置在杯体内部,用于产生药物喷雾,杯体开设有横截面积大于雾化喷嘴喷出口的横截面积的漏气孔,漏气孔与雾化喷嘴的内腔相连通,杯体外壁设置有推钮,用于选择性地打开或封堵漏气孔。封堵漏气孔时,通过雾化喷嘴实现对药液的雾化;打开漏气孔时,由于漏气孔的横截面积大于喷出口的横截面积,雾化喷嘴中的气体从漏气孔喷出,而不再通过喷出口,使药物喷雾的雾化进程停止。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雾化装置可以便捷地控制雾化开启或雾化停止。

A Kind of Atomizing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雾化装置
本技术涉及医疗
,尤其涉及一种雾化装置。
技术介绍
雾化器是将试液雾化的器件,在医疗领域中,雾化吸入治疗是呼吸系统疾病如感冒、发热、咳嗽、哮喘、咽喉肿痛、咽炎、鼻炎、支气管炎、尘肺等疾病的有效治疗方法。雾化器一般包括杯体、雾化喷嘴和混合组件,雾化喷嘴和混合组件均设置在杯体内部,且混合组件对雾化喷嘴的出口形成遮挡。根据文丘里喷射原理,压缩空气通过雾化喷嘴的细小出口成为高速气流,产生的负压带动杯体内的药液一起喷射到混合组件上,在高速撞击下向周围飞溅,从而将药液雾化成微小液滴,患者通过呼吸将药物吸入呼吸道和肺部,从而达到无痛、迅速且有效的治疗。现有的雾化器在开启后是一直雾化的,如果想要停止雾化,只能关闭雾化器的开关或者拔掉雾化管,操作不方便且易缩短雾化器的使用寿命。基于此,亟待专利技术一种能便捷地控制雾化开启或停止的雾化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基于以上所述,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雾化装置,能便捷地控制雾化的开启或停止,且能提高使用寿命。为达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雾化装置,包括杯体,所述杯体的内部设置有雾化喷嘴,所述杯体上开设有漏气孔,所述漏气孔与所述雾化喷嘴的内腔相连通,所述漏气孔的横截面积大于所述雾化喷嘴的喷出口的横截面积,所述杯体的外壁滑动设置有推钮,用于选择性地打开或封堵所述漏气孔。可选地,所述杯体的外表面开设有行程槽,所述漏气孔开设在所述行程槽的底部,所述行程槽的长度大于所述推钮的长度,所述推钮容纳在所述行程槽中,且能沿所述行程槽的长度方向滑动。可选地,所述行程槽的底部开设有卡槽,所述卡槽沿所述行程槽的长度方向延伸,所述推钮的背面设置有卡钩,所述卡钩卡设在所述卡槽中。可选地,所述卡钩设置为两个,每个所述卡钩对应设置有一个所述卡槽,每个所述卡钩卡接在相对应的所述卡槽中。可选地,所述推钮的背面和所述行程槽的底面之一设置有凸起,另一个开设有沿所述行程槽长度方向布置的第一定位孔和第二定位孔;当所述凸起卡接在所述第一定位孔时,所述漏气孔被打开;当所述凸起卡接在所述第二定位孔时,所述漏气孔被封堵。可选地,所述推钮设置有第二漏气通道,所述推钮滑动到打开位置时,所述漏气孔与所述第二漏气通道相对;所述推钮滑动到封堵位置时,所述漏气孔与所述第二漏气通道错开。可选地,所述推钮的背面和所述杯体的外壁中至少一个凸设有密封圈,当所述推钮滑动到所述封堵位置时,所述密封圈围设在所述漏气孔的外周,且被所述推钮与所述杯体共同夹持。可选地,所述杯体的外壁面开设有容纳槽,所述漏气孔开设在所述容纳槽的底面,所述密封圈容纳在所述容纳槽中。可选地,所述密封圈由橡胶制成。可选地,所述推钮的正面凸设有多个防滑结构。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本技术提供的雾化装置包括杯体、雾化喷嘴和推钮。其中,雾化喷嘴设置在杯体内部,用于产生药物喷雾,杯体开设有横截面积大于雾化喷嘴喷出口的横截面积的漏气孔,漏气孔与雾化喷嘴的内腔相连通,杯体外壁设置有推钮,用于选择性地打开或封堵漏气孔。封堵漏气孔时,通过雾化喷嘴实现对药液的雾化;打开漏气孔时,由于漏气孔的横截面积大于喷出口的横截面积,雾化喷嘴中的气体从漏气孔喷出,而不再通过喷出口,使药物喷雾的雾化进程停止。本技术提供的雾化装置可以便捷地控制雾化开启或雾化停止。与现有的雾化装置相比,不必反复开关雾化器的开关或者反复拔掉雾化管,便能实现对雾化进程的控制,可以有效提高雾化装置的使用寿命。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本技术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的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内容和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是本技术提供的推钮处于关闭位置时雾化装置的剖面图;图2是本技术提供的推钮处于打开位置时雾化装置的剖面图;图3是本技术提供的雾化装置的俯视图;图4是本技术提供的推钮与第二杯体的装配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提供的雾化装置的侧视图。图中标记如下:100-雾化装置;1-杯体;2-杯盖;3-雾化喷嘴;4-出雾口;5-握柄;6-推钮;7-混合组件;11-第一杯体;12-第二杯体;21-压盖;22-旋盖;23-转轴;31-进气口;32-连接部;33-吸液通道;61-第一定位孔;62-第二定位孔;63-卡钩;64-第二漏气通道;65-防滑结构;71-外罩;121-储液室;122-储气室;123-行程槽;124-定位桩;125-密封圈;211-第一通气孔;221-第二通气孔;222-旋柄;321-第一漏气通道;1231-卡槽;1232-定位槽;1233-漏气孔;1234-容纳槽。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解决的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和达到的技术效果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图1是本实施例提供的推钮6处于关闭位置时雾化装置100的剖面图,图2是本实施例提供的推钮6处于打开位置时雾化装置100的剖面图。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雾化装置100包括杯体1、杯盖2、雾化喷嘴3、出雾口4、握柄5、推钮6和混合组件7。其中,雾化喷嘴3和混合组件7设置在杯体1的内部,雾化喷嘴3设置有细小出口,混合组件7包括外罩71和挡板,外罩71套接在雾化喷嘴3的外周,并与雾化喷嘴3间隔形成吸液通道33,挡板与雾化喷嘴3相对设置,形成对雾化喷嘴3出口的遮挡。根据文丘里喷射原理,杯体1中的药液从吸液通道33被吸到雾化喷嘴3出口的位置,雾化喷嘴3出口中的高速气流将药物打到挡板上,实现对杯体1中药液的雾化。本实施例提供的混合组件7为空气压缩式雾化器,能实现原药雾化,药物利用率高,操作简单且使用方便。在其他实施例中,还可以将混合组件7设置为超声雾化器等。杯体1外壁设置有推钮6,杯体1上开设有与雾化喷嘴3的内腔相连通的漏气孔1233,通过滑动推钮6能便捷地控制漏气孔1233的打开或者关闭。杯盖2位于杯体1的上方,通过扣合连接实现与杯体1的连接固定,杯盖2开设有可调整开口大小的孔,通过改变孔的面积,实现对药液雾化速率的控制。杯体1外壁设置有出雾口4,药液雾化后能从出雾口4扩散至外部环境中,患者通过呼吸将药物吸入呼吸道和肺部,实现治疗呼吸系统疾病的目的。杯体1外壁还设置有握柄5,方便患者手持雾化装置100。具体而言,杯体1包括通过卡扣连接的第一杯体11和第二杯体12,第一杯体11、出雾口4和握柄5一体成型,第二杯体12与雾化喷嘴3一体成型,可以分别实现第一杯体11和第二杯体12的快速制造,提高生产效率。第二杯体12中与雾化喷嘴3之间设置有漏斗形的储液室121,用于储存待雾化的药液,通过手持握柄5,解除第一杯体11和第二杯体12之间的卡扣连接,能快速实现将待雾化药液加入到储液室121中。第一杯体11内部成型有倒锥形的储气室122,储气室122设置在雾化喷嘴3和混合组件7的上方,储气室122的小端开口向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雾化装置,包括杯体(1),所述杯体(1)的内部设置有雾化喷嘴(3),其特征在于,所述杯体(1)上开设有漏气孔(1233),所述漏气孔(1233)与所述雾化喷嘴(3)的内腔相连通,所述漏气孔(1233)的横截面积大于所述雾化喷嘴(3)的喷出口的横截面积,所述杯体(1)的外壁滑动设置有推钮(6),用于选择性地打开或封堵所述漏气孔(1233)。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雾化装置,包括杯体(1),所述杯体(1)的内部设置有雾化喷嘴(3),其特征在于,所述杯体(1)上开设有漏气孔(1233),所述漏气孔(1233)与所述雾化喷嘴(3)的内腔相连通,所述漏气孔(1233)的横截面积大于所述雾化喷嘴(3)的喷出口的横截面积,所述杯体(1)的外壁滑动设置有推钮(6),用于选择性地打开或封堵所述漏气孔(1233)。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雾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杯体(1)的外表面开设有行程槽(123),所述漏气孔(1233)开设在所述行程槽(123)的底部,所述行程槽(123)的长度大于所述推钮(6)的长度,所述推钮(6)容纳在所述行程槽(123)中,且能沿所述行程槽(123)的长度方向滑动。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雾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行程槽(123)的底部开设有卡槽(1231),所述卡槽(1231)沿所述行程槽(123)的长度方向延伸,所述推钮(6)的背面设置有卡钩(63),所述卡钩(63)卡设在所述卡槽(1231)中。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雾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卡钩(63)设置为两个,每个所述卡钩(63)对应设置有一个所述卡槽(1231),每个所述卡钩(63)卡接在相对应的所述卡槽(1231)中。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雾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推钮(6)的背面和所述行程槽(123)的底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志成李燕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百瑞琪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