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梁秋梅专利>正文

动静脉留置针积木式拼装保护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2038031 阅读:36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9-07 10:2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动静脉留置针积木式拼装保护装置,包括保护壳体,所述保护壳体包括底侧板,所述底侧板的左侧设有竖向的左侧板,所述底侧板的右侧设有竖向的右侧板,所述左侧板、所述底侧板以及所述右侧板之间形成保护区域,所述左侧板的内外两侧分别固定设有粘性贴,所述底侧板的内外两侧分别固定设有粘性贴,所述右侧板的内外两侧分别固定设有粘性贴,各个所述粘性贴的粘性面设有离型膜。该动静脉留置针积木式拼装保护装置可以灵活解决患者的动静脉留置针在监测及诊疗、检验或输液过程中留置针容易脱管移位及可以观察肢体末梢循环的技术问题。特别是针对桡动脉、足背动脉留置针的保护,及手足静脉留置针的保护。

Building block assembling protection device for arteriovenous indwelling needl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动静脉留置针积木式拼装保护装置
本技术涉及医疗设备
,尤其涉及一种动静脉留置针积木式拼装保护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医学科技的发展,各种有创监测及检验在围术期、重症监护中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而进行动脉穿刺这一操作并成功置入动脉留置针非常不易。特别是婴幼儿以及一些特殊患者,动脉血管较细,嫩,容易发生血肿,反复穿刺更加难以穿刺成功,造成穿刺失败,或者好不容易穿刺成功,一不小心导管移位脱管,造成穿刺彻底失败,或者中断监测及诊疗。这使保护动脉留置针非常迫切。另外进行静脉输液时需血管穿刺,从而会带来疼痛和损伤,特别是婴幼儿都不愿进行多次血管穿刺,家长在孩子输液时也比较心痛孩子,也不愿进行多次血管穿刺,造成医患矛盾,所以现在大多数都使用留置针血管穿刺输液,以避免多次或反复血管穿刺。但动静脉留置针在穿刺好的情况下,有许多因素会导致留置针位移、脱落、穿透血管等。例如:婴幼儿,因婴幼儿的血管较细较嫩,穿刺很不容易,而幼儿大多都没有自控能力,穿刺好的留置针在许多情况下(如:如玩耍、睡觉等)都容易碰到,而导致位移、脱落等,只能再次进行血管穿刺。3-10岁儿童,因此类儿童在输液时好动,玩性较大,留置针也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动静脉留置针积木式拼装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保护壳体,所述保护壳体包括底侧板,所述底侧板的左侧设有竖向的左侧板,所述底侧板的右侧设有竖向的右侧板,所述左侧板、所述底侧板以及所述右侧板之间形成保护区域,所述左侧板的内外两侧分别固定设有粘性贴,所述底侧板的内外两侧分别固定设有粘性贴,所述右侧板的内外两侧分别固定设有粘性贴,各个所述粘性贴的粘性面设有离型膜。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动静脉留置针积木式拼装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保护壳体,所述保护壳体包括底侧板,所述底侧板的左侧设有竖向的左侧板,所述底侧板的右侧设有竖向的右侧板,所述左侧板、所述底侧板以及所述右侧板之间形成保护区域,所述左侧板的内外两侧分别固定设有粘性贴,所述底侧板的内外两侧分别固定设有粘性贴,所述右侧板的内外两侧分别固定设有粘性贴,各个所述粘性贴的粘性面设有离型膜。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动静脉留置针积木式拼装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左侧板与所述底侧板垂直设置,所述右侧板与所述底侧板垂直设置。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动静脉留置针积木式拼装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左侧板与所述底侧板插接,所述右侧板与所述底侧板插接。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动静脉留置针积木式拼装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侧板的左右两侧分别设有一个梯形的插口,所述左侧板的底部设有梯形的插头,所述右侧板的底部设有梯形的插头,所述左侧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梁秋梅
申请(专利权)人:梁秋梅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西,4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