牵引角度可调的颈椎牵引仪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037245 阅读:39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9-07 10:1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牵引角度可调的颈椎牵引仪,包括底座,底座上设有可沿其轴向移动的靠椅,靠椅上设有扶手,扶手上安装有牵引绳收放机构,牵引绳收放机构上连接有可收放的牵引绳,在底座上并于靠椅的左侧设有竖杆,竖杆上连接有设于靠椅上方的横杆,竖杆上安装有第一定滑轮,横杆上安装有第二定滑轮,牵引绳一端依次绕过第一定滑轮和第二定滑轮,并向下连接有枕颌带,横杆上还向下连接有扇形刻度板,扇形刻度板的0刻度设置在其中心线上,且自0刻度向两侧分别均匀设置到40刻度,牵引绳的摆动段在竖直状态下与扇形刻度板的0刻度相重合。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操作简便、治疗效果好、能精准地监测和调整牵引角度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牵引角度可调的颈椎牵引仪
本技术属于医用牵引仪
,具体涉及牵引角度可调的颈椎牵引仪。
技术介绍
颈椎牵引是治疗颈椎病的主要手段之一。颈椎牵引术是通过枕颌带沿颈椎纵轴方向施加拉力以对抗体重而产生一系列的生理效应,以改善颈椎的生理功能,消除病理改变。颈椎牵引主要解除颈部肌肉痉挛,缓解疼痛症状,增大椎间隙和椎间孔,有利于己外突的髓核及纤维环组织复位,缓解和解除神经受压与刺激,促进血液循环,有利于局部淤血肿胀及增生消退,松懈粘连关节囊,改善和恢复钩椎关节,调整小关节错位和椎体滑脱,调整和恢复己被破坏的颈椎内外平衡,恢复颈椎的正常功能。在颈椎牵引术中,牵引角度在牵引治疗中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治疗体位分为中立位、前屈位和后伸位。根据颈椎病不同类型,牵引角度也不同,如神经根型颈椎病为前屈15-25度,椎动脉型、脊髓型、上段颈椎病变多采用中立0度位,颈椎生理曲度消失、颈椎反弓则采用后伸0-15度等。如果牵引角度选择不当,不仅达不到治疗的目的,而且还可能会加重原有病情。而现有技术中,颈椎牵引仪中缺乏精确校准调节牵引角度的功能,医护人员通常是根据经验来预估牵引角度,病人不能自行操作,无法精准测量和把握牵引角度,一旦调整不准容易对人造成二次拉伤,存在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
技术介绍
存在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牵引角度可调的颈椎牵引仪,所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精准调整颈椎牵引仪的牵引角度,实现更好的治疗效果。为达到本技术的目的,采用的技术方案是:牵引角度可调的颈椎牵引仪,包括底座,所述底座上设有可沿其轴向移动的靠椅,所述靠椅上设有扶手,所述扶手上安装有牵引绳收放机构,所述牵引绳收放机构上连接有可收放的牵引绳,在所述底座上并于所述靠椅的左侧设有竖杆,所述竖杆上连接有设于所述靠椅上方的横杆,所述竖杆上安装有第一定滑轮,所述横杆上安装有第二定滑轮,所述牵引绳一端依次绕过所述第一定滑轮和所述第二定滑轮,并向下连接有枕颌带,所述横杆上还向下连接有扇形刻度板,所述扇形刻度板的0刻度设置在其中心线上,且自所述0刻度向两侧分别均匀设置到40刻度,所述牵引绳的摆动段在竖直状态下与所述扇形刻度板的0刻度相重合。所述牵引绳收放机构包括安装座,所述安装座上转动设有工字轮,所述牵引绳绕装在所述工字轮上,在所述工字轮上安装有转动柄,所述工字轮上同轴安装有棘轮,所述棘轮可拆卸地啮合有与其相匹配的棘爪,所述棘爪铰接在所述安装座上。所述牵引绳为钢丝绳、棉纱绳、麻绳或者尼龙绳。所述靠椅的底面安装有至少一对滑轮,所述底座上设有与所述滑轮相匹配的滑轨。所述滑轮上设有刹车装置。所述枕颌带上设有若干个透气孔。本技术相对于现有技术所取得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带有滑轮的靠椅可以使患者坐上并轻便地进行前后移动,同时带动枕颌带同步移动,实现对患者的颈椎牵引角度的调节;当患者将头部枕在枕颌带进行牵引治疗时,通过扇形刻度板和长度可调并可摆动的牵引绳的配合,能够直观地显示枕颌带摆动的角度,以精准地控制牵引角度,避免患者调节牵引角度时过量,造成二次拉伤,消除了安全隐患。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中的牵引绳收放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如图1和图2所示:牵引角度可调的颈椎牵引仪包括底座1,底座1上设有可沿其轴向移动的靠椅2,可采用如下:靠椅2的底面安装有至少一对滑轮19,底座1上设有与滑轮19相匹配的滑轨,患者坐在靠椅上可以轻便地移动,以调节位置。靠椅2上设有扶手4,扶手4上安装有牵引绳收放机构5,牵引绳收放机构5上连接有可收放的牵引绳6,可采用如下结构:牵引绳收放机构5包括安装座14,安装座14上转动设有工字轮,牵引绳6绕装在工字轮上,在工字轮上固定安装有转动柄16,转动柄能够给使用者提供施力点,方便其转动并具有调整牵引力大小的作用,工字轮上同轴安装有棘轮17,棘轮17可拆卸地啮合有与其相匹配的棘爪18,在本实施例中,棘爪18铰接在安装座14上,通过棘爪和棘轮的配合,起到防止工字轮逆向转动的作用,牵引绳6可采用钢丝绳、棉纱绳、麻绳或者尼龙绳。在底座1上并于靠椅2的左侧设有竖杆7,竖杆7上连接有设于靠椅2上方的横杆8,竖杆7上安装有第一定滑轮9,横杆8上安装有第二定滑轮10,牵引绳6一端依次绕过第一定滑轮9和第二定滑轮10,并向下连接有枕颌带11,枕颌带11的作用是让患者将颌部枕在上面,为牵引颈椎治疗做准备。横杆8上还向下连接有扇形刻度板12,扇形刻度板12的0刻度设置在其中心线上,且自0刻度向两侧分别均匀设置到40刻度,牵引绳6的摆动段在竖直状态下与扇形刻度板12的0刻度相重合。扇形刻度板12的作用是:配合牵引绳直观地显示牵引绳前后摆动的角度,以方便患者将头部枕在枕颌带上进行牵引治疗时,身边的人如医生或家属可以帮助其观察牵引角度,并准确牵引到指定的位置,以进行精准的牵引治疗,并避免患者过度牵引以至二次拉伤。为了方便靠椅的止停,滑轮19上设有刹车装置。为了提高舒适度,枕颌带11上设有若干个透气孔。治疗时,先让患者上身笔直的坐在靠椅上,让患者将颌部枕在枕颌带上,然后将棘爪从棘轮中取出,使患者手持转动柄,一边前后调节靠椅,一边转动工字轮,依情况收放工字轮上的牵引绳,使牵引绳始终保持在相对张紧的状态,并随着患者的位置进行摆动牵引,此时,医生或亲属可以在患者身边观察牵引绳在扇形刻度板上的刻度,来提示患者是否已调整至指定的牵引角度,当患者调节到指定位置后,刹住滑轮使滑轮固定,再将棘爪插入棘轮中,使其停止转动,以保证牵引绳的牵引长度和位置不变。达到治疗时间后,只要患者取下棘爪,松开牵引绳,卸下枕颌带即可。综上,本技术具有操作简便、治疗效果好、能精准地监测和调整牵引角度的技术效果。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牵引角度可调的颈椎牵引仪,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1),所述底座(1)上设有可沿其轴向移动的靠椅(2),所述靠椅(2)上设有扶手(4),所述扶手(4)上安装有牵引绳收放机构(5),所述牵引绳收放机构(5)上连接有可收放的牵引绳(6),在所述底座(1)上并于所述靠椅(2)的左侧设有竖杆(7),所述竖杆(7)上连接有设于所述靠椅(2)上方的横杆(8),所述竖杆(7)上安装有第一定滑轮(9),所述横杆(8)上安装有第二定滑轮(10),所述牵引绳(6)一端依次绕过所述第一定滑轮(9)和所述第二定滑轮(10),并向下连接有枕颌带(11),所述横杆(8)上还向下连接有扇形刻度板(12),所述扇形刻度板(12)的0刻度设置在其中心线上,且自所述0刻度向两侧分别均匀设置到40刻度,所述牵引绳(6)的摆动段在竖直状态下与所述扇形刻度板(12)的0刻度相重合。

【技术特征摘要】
1.牵引角度可调的颈椎牵引仪,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1),所述底座(1)上设有可沿其轴向移动的靠椅(2),所述靠椅(2)上设有扶手(4),所述扶手(4)上安装有牵引绳收放机构(5),所述牵引绳收放机构(5)上连接有可收放的牵引绳(6),在所述底座(1)上并于所述靠椅(2)的左侧设有竖杆(7),所述竖杆(7)上连接有设于所述靠椅(2)上方的横杆(8),所述竖杆(7)上安装有第一定滑轮(9),所述横杆(8)上安装有第二定滑轮(10),所述牵引绳(6)一端依次绕过所述第一定滑轮(9)和所述第二定滑轮(10),并向下连接有枕颌带(11),所述横杆(8)上还向下连接有扇形刻度板(12),所述扇形刻度板(12)的0刻度设置在其中心线上,且自所述0刻度向两侧分别均匀设置到40刻度,所述牵引绳(6)的摆动段在竖直状态下与所述扇形刻度板(12)的0刻度相重合。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牵引角度可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邓淑坤周仲华张诗婷许晴杨杰王滨李红卫龚艳华俞小娟徐熙娟袁鹏
申请(专利权)人:无锡市人民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