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流行性腮腺炎的中药组合物、药膏及药膏贴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037163 阅读:41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9-07 10:1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治疗流行性腮腺炎的中药组合物、药膏、药膏贴及防护罩,所述的中药组合物以重量份计,包括蒲公英10~30份、夏枯草10~30份、马齿苋10~25份、板蓝根10~20份、红芽大戟10~20份、大青叶10~30份、马钱子10~30份、仙人掌10~30份、草乌5~15份、地龙10~30份、木鳖子10~30份、松香30~60份。所述中药组合物制备成药膏,和带有防护罩的药膏贴。防护罩本体,其两侧设置有左、右耳带,防护罩本体中部设置有嘴部开口,药膏贴活动粘贴在嘴部开口与左耳带或者嘴部开口与右耳带之间的;药膏贴包括上基层、下基层,其两层之间装填有中药膏剂,其下方设置有PU膜。本发明专利技术中药组合物组方科学,配伍合理,制备的药膏及药膏贴成本低,起效快,药效持久,可多次防护罩且使用卫生、安全。

A Chinese medicine composition, ointment and ointment paste for the treatment of mump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治疗流行性腮腺炎的中药组合物、药膏及药膏贴
本专利技术属于中药及其制备
,具体涉及一种组方科学、配伍合理的治疗流行性腮腺炎的中药组画药膏贴及其防护罩。
技术介绍
流行性腮腺炎是由腮腺炎病毒侵犯腮腺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较多发生于幼儿或少年时期,以4至15岁儿童发病率较高,成人发病症状往往较儿童重。发病时引起腮腺肿大、发高烧等全身性症状。通常西医采用的治疗方法是打针吃药进行消炎、解毒,也有采用在腮腺肿大处外敷中西膏药的疗法,传统的外敷法是将药膏敷在纱布上,再将敷有药膏的表面贴在腮腺肿大处,纱布外表面用胶布粘在脸上及脖颈处,这种方法由于胶布直接粘贴在皮肤上,换药时撕下胶布会对皮肤造成损伤,并伴有疼痛感,换药时很不方便,有些患者对胶布过敏,贴上后皮肤会出现红肿发痒甚至溃烂,影响治疗效果;并且这种传统的包药方式,纱布是一次性,用完后就要丢弃,造成浪费。因此,需要研制一种治疗急性腮腺炎的中药组合物,并制备成的膏药,成本低,药效好,配合外部防护罩的药膏贴,不仅换药方便,且可以重复使用,避免浪费,是客服现有技术不足的有效方式。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第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治疗急性腮腺炎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治疗流行性腮腺炎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中药组合物以重量份计,包括蒲公英10~30份、夏枯草10~30 份、马齿苋10~25份、板蓝根10~20份、红芽大戟10~20份、大青叶10~30份、马钱子10~30份、仙人掌10~30份、草乌5~15份、地龙10~30份、木鳖子10~30份、松香30~60份。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治疗流行性腮腺炎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中药组合物以重量份计,包括蒲公英10~30份、夏枯草10~30份、马齿苋10~25份、板蓝根10~20份、红芽大戟10~20份、大青叶10~30份、马钱子10~30份、仙人掌10~30份、草乌5~15份、地龙10~30份、木鳖子10~30份、松香30~60份。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治疗流行性腮腺炎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中药组合物以重量份计,包括蒲公英15~25份、夏枯草15~25份、马齿苋15~20份、板蓝根12~18份、红芽大戟12~18份、大青叶15~25份、马钱子15~25份、仙人掌15~25份、草乌8~13份、地龙15~25份、木鳖子15~25份、松香40~55份。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治疗流行性腮腺炎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中药组合物以重量份计,包括蒲公英18~23份、夏枯草18~23份、马齿苋16~18份、板蓝根13~16份、红芽大戟13~17份、大青叶18~22份、马钱子17~23份、仙人掌17~23份、草乌9~11份、地龙18~23份、木鳖子18~22份、松香45~50份。4.一种利用权利要求1~3所述的任意一项中药组合物制备的治疗流行性腮腺炎药膏,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药膏按下列方法制备:将新鲜的蒲公英、夏枯草、马齿苋、板蓝根、大青叶、仙人掌按组方比例混合捣碎成汁液,备用;再将红芽大戟、马钱子、草乌除去杂质,洗净,切薄片,干燥后,加入总药量0.2倍的浓度为80%的乙醇溶液,磨制成粉末糊状备用;取洗净的木鳖子,去壳取仁,用清炒法炒至青烟散尽,白烟初起为度,取出放凉后捣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春燕代雁凌郭晓敏罗薛锋
申请(专利权)人:楚雄医药高等专科学校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云南,5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