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头戴式干电极脑电信号采集装置
本技术涉及脑电信号采集处理
,尤其涉及一种头戴式干电极脑电信号采集装置。
技术介绍
脑电波来源于锥体细胞顶端树突的突触后电位,大脑在活动时,大量神经元同步发生的突触后电位经总和后形成的.脑电信号中包含了大量的生理与疾病信息,在临床医学方面,脑电信号处理不仅可为某些脑疾病提供诊断依据,而且还为某些脑疾病提供了有效的治疗手段.脑电波(EEG)检测其实和在医院常见的心电图(ECG)原理很类似,都是利用电极来检测电压的变化.但是脑电波引起的电压变化是小(微伏级),信噪比超低,极易受到干扰.采集过程中头部运动,面部肌肉运动造成的干扰,电源噪声以及传输过程中的噪声干扰直接影响到信号的采集。因此信号的采集方式非常重要。大脑的神经元活动通过离子传到到达大脑皮层,固定在头上的导电电极采集到微弱的电压变化,通过差分放大,滤波,数模转换等一系列小信号处理手段将提取脑电信号特征值从而描述脑电的原始数据用于用分析。不同位置表示不同的区域,采集到不同的信号(譬如α波,β波,θ波,δ波...。脑电信号是人体神经认知过程的一种实时的信号反应,由于脑电信号可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头戴式干电极脑电信号采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有弧形的支架(1),所述支架(1)的两端通过束带(2)连接,所述支架(1)的中间处形成有向上延伸的挡板(3),所述挡板(3)向支架(1)的内侧倾斜,且该挡板(3)的内侧壁呈弧形,所述支架(1)上设有多个弧形支杆(4),所述弧形支杆(4)分设于挡板(3)的两侧,且所述弧形支杆(4)向支架(1)的内侧倾斜,所述弧形支杆(4)的端部和挡板(3)的内侧壁分别固定有采集头(5),所述采集头(5)的下端面设有EEG电极(6),藉由所述支架(1)、束带(2)和挡板(3)的配合作用而将所述脑电信号采集装置佩戴于人体头部,藉由所述弧形支杆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头戴式干电极脑电信号采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有弧形的支架(1),所述支架(1)的两端通过束带(2)连接,所述支架(1)的中间处形成有向上延伸的挡板(3),所述挡板(3)向支架(1)的内侧倾斜,且该挡板(3)的内侧壁呈弧形,所述支架(1)上设有多个弧形支杆(4),所述弧形支杆(4)分设于挡板(3)的两侧,且所述弧形支杆(4)向支架(1)的内侧倾斜,所述弧形支杆(4)的端部和挡板(3)的内侧壁分别固定有采集头(5),所述采集头(5)的下端面设有EEG电极(6),藉由所述支架(1)、束带(2)和挡板(3)的配合作用而将所述脑电信号采集装置佩戴于人体头部,藉由所述弧形支杆(4)和挡板(3)的弧形内侧壁而令所述采集头(5)上的EEG...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崔兆发,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贝特莱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