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体动能式传输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036143 阅读:41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9-07 09:5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液体动能式传输结构,包含外管,设有容置空间,外管的第一表面上设有第一开孔和复数固定孔,外管的第二表面上设有螺设孔,外管的内壁上的容置空间处设有螺旋状导引板;内管,设有第二容置空间,内管上的第三表面上延伸设有流通管,流通管一侧延伸设有结合平台,结合平台上设有复数第二固定孔,流通管的内壁设有螺设端,流通管上设有复数流通孔,内管与流通管设置于外管的容置空间内,使得内管设置于螺旋状导引板其构成的螺旋状的中间处,结合平台与第一表面相结合;复数固定件,分别固设于各第二固定孔并且同时固设于各固定孔上。凭借螺旋状导引板的设置,可产生液体的延长或增加共振、增进活化强度及能量提升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液体动能式传输结构
本技术涉及一种传输结构,尤指一种液体动能式传输结构。
技术介绍
随着科技日新月异,人类对生活品质的要求变高,尤其日常生活中所饮用的液体性食品,如水、酒、醋、果汁、碳酸汽水等,该液体性食品的品质更是攸关身体健康与否,特别的是水是人类生活必需品,好的饮用水更是维持身体健康的重要因子。所以现在,常见于饮用前,有对该液体性食品将的活化的装置供其使用。再者,人们具有普遍使用瓶子或罐子喝水或喝饮料的习惯,现有技术中的具有能量功效的瓶、罐类装置,主要是在瓶、罐内(容置空间)底部放置能量(水)结构使得饮品能受到能量而活化,但目前市面的能量(水)结构因体积能量较小,饮品所受到的活化程度不足,往往使饮品由瓶、罐底部流至使用者嘴部时,其活化程度已迅速衰减或甚至无活化,而失去能量活化的目的。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现有所述,因此本技术在于解决及改善现有所存在的问题与缺失为目的。为了达成以上的目的,本技术提供一种液体动能式传输结构,其包含:一外管,设有一容置空间,该外管上其一侧具有一第一表面,该外管上其另一侧具有一第二表面,该第一表面上设有一第一开孔和复数固定孔,该第二表面上设有一螺设孔,且该外管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液体动能式传输结构,其特征是包含:一外管,设有一容置空间,该外管上其一侧具有一第一表面,该外管上其另一侧具有一第二表面,该第一表面上设有一第一开孔和复数固定孔,该第二表面上设有一螺设孔,且该外管的内壁上的容置空间处设有一螺旋状导引板;一内管,设有一第二容置空间,该内管上的一侧具有一第三表面,该内管上的另一侧具有一第四表面,该第三表面上延伸设有一流通管,该流通管其一侧延伸设有一结合平台,该结合平台上设有复数第二固定孔,该流通管的内壁设有一螺设端,且该流通管上设有复数流通孔,该内管与流通管设置于该外管的容置空间内,并使得该内管设置于该螺旋状导引板其构成的螺旋状的中间处,且该结合平台与第一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液体动能式传输结构,其特征是包含:一外管,设有一容置空间,该外管上其一侧具有一第一表面,该外管上其另一侧具有一第二表面,该第一表面上设有一第一开孔和复数固定孔,该第二表面上设有一螺设孔,且该外管的内壁上的容置空间处设有一螺旋状导引板;一内管,设有一第二容置空间,该内管上的一侧具有一第三表面,该内管上的另一侧具有一第四表面,该第三表面上延伸设有一流通管,该流通管其一侧延伸设有一结合平台,该结合平台上设有复数第二固定孔,该流通管的内壁设有一螺设端,且该流通管上设有复数流通孔,该内管与流通管设置于该外管的容置空间内,并使得该内管设置于该螺旋状导引板其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振兴
申请(专利权)人:泓扬水资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中国台湾,71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