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多功能学习课桌
本技术属于学习课桌
,具体涉及多功能学习课桌。
技术介绍
现今高中课程紧张学习课桌上放置过多的书籍资料容易碰到掉落,并且在学习过程中运算使用后的纸张过多后放置不便及携带书本的书袋容易滑落;现有的学习课桌上放置的书籍资料容易碰触掉落及书袋放置易滑落的问题,为此我们提出多功能学习课桌。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多功能学习课桌,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学习课桌上放置的书籍资料容易碰触掉落及书袋放置易滑落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多功能学习课桌,包括支撑架、桌柜和桌面,所述桌面的边侧位置设置有桌边框,所述桌边框向背的两侧面分别设置有第一拉杆,所述桌边框的顶部表面设置有滑动框,所述桌面的表面设置有滑动板,所述滑动板的后侧表面中间位置设置有第一滑动块,所述滑动板的底部表面对称设置有第二滑动块,所述滑动板的侧面中间位置设置有滑动杆,所述滑动板的侧面位于所述滑动杆下侧位置设置有移动杆,所述桌柜的内壁设置有悬挂机构,所述悬挂机构包括第二拉杆、第一弹簧、固定块,所述桌柜的底部设置有放置机构,所述放置机构包括有固定杆、紧固杆、弹性布袋。优 ...
【技术保护点】
1.多功能学习课桌,包括支撑架(1)、桌柜(2)和桌面(3),其特征在于:所述桌面(3)的边侧位置设置有桌边框(4),所述桌边框(4)向背的两侧面分别设置有第一拉杆(5),所述桌边框(4)的顶部表面设置有滑动框(6),所述桌面(3)的表面设置有滑动板(7),所述滑动板(7)的后侧表面中间位置设置有第一滑动块(18),所述滑动板(7)的底部表面对称设置有第二滑动块(19),所述滑动板(7)的侧面中间位置设置有滑动杆(8),所述滑动板(7)的侧面位于所述滑动杆(8)下侧位置设置有移动杆(9),所述桌柜(2)的内壁设置有悬挂机构(10),所述悬挂机构(10)包括第二拉杆(11)、 ...
【技术特征摘要】
1.多功能学习课桌,包括支撑架(1)、桌柜(2)和桌面(3),其特征在于:所述桌面(3)的边侧位置设置有桌边框(4),所述桌边框(4)向背的两侧面分别设置有第一拉杆(5),所述桌边框(4)的顶部表面设置有滑动框(6),所述桌面(3)的表面设置有滑动板(7),所述滑动板(7)的后侧表面中间位置设置有第一滑动块(18),所述滑动板(7)的底部表面对称设置有第二滑动块(19),所述滑动板(7)的侧面中间位置设置有滑动杆(8),所述滑动板(7)的侧面位于所述滑动杆(8)下侧位置设置有移动杆(9),所述桌柜(2)的内壁设置有悬挂机构(10),所述悬挂机构(10)包括第二拉杆(11)、第一弹簧(12)、固定块(13),所述桌柜(2)的底部设置有放置机构(14),所述放置机构(14)包括有固定杆(15)、紧固杆(16)、弹性布袋(17)。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学习课桌,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板(7)中间位置内部固定设置有第一固定柱、第一滑动柱及第二弹簧,所述第一固定柱的一端连接在滑动板(7)的内壁,所述第一滑动柱的一端嵌入所述第一固定柱一端表面内部,所述第一滑动柱的另一端嵌入所述滑动杆(8)的表面内部,所述第二弹簧套接在所述第一固定柱及第一滑动柱的外侧,所述滑动杆(8)设置成“L”形结构,所述滑动板(7)侧面中间位置开设有第一矩形凹槽。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学习课桌,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滑动块(19)设置成“L”形结构且沿Y轴对称,所述第二滑动块(19)于滑动板(7)内部一端相对表面之间设置有第二滑动柱、第三滑动柱及第三弹簧,所述第二滑动柱、第三滑动柱的一端分别连接在相对的第二滑动块(19)表面,所述第三滑动柱的一端嵌入所述第二滑动柱一端表面内部,所述第三弹簧套接在所述第二滑...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