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丛生化树木景观的构建方法
本技术属于园林绿化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丛生化树木景观的构建方法。
技术介绍
丛生树是指各树干在出土前或出土时即分枝,从地面开始,围绕一个实体中心或虚体中心进行生长的树。丛生树的本质特点是一级分枝点低,一般在地面以下。相比单干苗木,丛生树可产生浑厚圆润、自然幽静之感,可使园林景观更自然、株型更丰富、变化更多样,在植物景观自然化、多样化、精品化的发展现状和趋势下,别具一格、令人耳目一新的丛生树成为近年园林绿化领域的热门品种,价值高、景观美、应用前景好。培育优质、特色的丛生苗木产品,构建自然、丰富的丛生树木景观,将是当前园林行业竞争日益激烈的大环境下,园林苗木及景观建设领域的重要突破口。丛生苗木一般采用实生培育、多株苗木拼栽等形式,一般存在培育时间长,拼栽景观协调性差、后期生长差异大以及苗木成本高等问题,严重影响市场应用。本专利技术拟利用常规的树木资源,通过新型栽植模式及配套技术,实现地上苗木景观的丛生化和树木生长的长期稳定;本技术可降低苗木培育周期、景观度差、成本高等问题,将为丛生苗木市场和丛生园林景观构建带来新的思路,开辟新的市场。专利技术内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丛生化树木景观的构建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地形勘查及设计;(2)适用树木选择;(3)针对不同栽植位置进行栽植穴准备及栽植;(4)针对不同栽植位置布设排水、透气、支护设施;(5)养护措施实施。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丛生化树木景观的构建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地形勘查及设计;(2)适用树木选择;(3)针对不同栽植位置进行栽植穴准备及栽植;(4)针对不同栽植位置布设排水、透气、支护设施;(5)养护措施实施。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丛生化树木景观的构建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所述的地形勘查及设计包括:掌握平地、坡顶、坡中、洼地、堆填区等不同立地类型,选择迎风向阳,便于排水、透气的地方作为栽植位置。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丛生化树木景观的构建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所选树木要求第一分枝点具有2个及2个以上主分枝、分枝点在2m以下、分枝粗、树形高大。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丛生化树木景观的构建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针对栽植位置为平地、坡顶、排水不良洼地的,采用圆形、方形、倒圆锥形中的一种方式进行树穴开挖;开挖深度与所栽植苗木第一分枝点至土球底端的长度相等或略深5-10cm,树穴底部开挖直径较土球直径或裸根苗主体直径大10-20cm;将树木栽植到挖好栽植穴中,分层埋土、踏实到原土痕位置,使分枝点在地表位置或略低于地表高度部位。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丛生化树木景观的构建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针对栽植位置为坡中的,利用坡面地形,先开挖上边界为竖直或斜向上、下边界为斜向下的空间,并在空间底部开挖树穴,树穴底部到斜坡表面高度等于或略大于树木分枝点到土球底部的距离,树穴开挖直径比土球直径或裸根苗主体直径大10-20cm;树木在种植穴中分层踏实栽植后,在开挖空间中填充石块等到原地面高度,且确保分枝点在地表位置或略低于地表高度部位;填充石块的直径为2-5cm。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丛生化树木景观的构建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针对栽植位置为排水良好狭窄洼地的,在洼地底部开挖栽植树穴,树穴直径比土球直径大10-20cm,深度比土球高度大5-10cm,按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谢秀兰,刘艳华,谢慧,谢秀艳,
申请(专利权)人:刘艳华,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河北,1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