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朱刘艺专利>正文

一种多用途手机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033584 阅读:38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9-04 06:3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多用途手机架,包括:主体;至少一个支撑脚,所述支撑脚连接在主体的下侧,其中所述支撑脚可向主体后侧翻转,被配置为用作悬挂手机时托住手机和用作支撑脚使作为支撑部;和夹子,所述夹子设置在主体的背部,被配置为用于悬挂手机时夹在腰带上;所述主体的左右两端以及支撑脚的底部均具有向主体前侧弯曲的弯曲部,相互之间形成一个用于放置手机的容纳空间;该手机架可任意切换成支撑模式和携带模式,进而具有可挂在腰上携带手机出门的功能,同时也具有放到桌子上起到支撑的功能,相较于传统的手机支架,使用和携带更加方便,并且其整体结构构思巧妙,便于操作,非常实用。

A Multipurpose Mobile Fram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多用途手机架
本技术涉及手机配件,尤其是涉及一种多用途手机架。
技术介绍
随着人们物质生活的提高,玩手机成为追赶时髦的一种生活方式,但因长时间玩手机,就容易得颈椎病,同时,现有的手机架不方便放在身上携带出门,使用不便,故而设计一种多用途手机架。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提出了一种多用途手机架。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多用途手机架,包括:主体;至少一个支撑脚,所述支撑脚连接在主体的下侧,其中所述支撑脚可向主体后侧翻转,被配置为用作悬挂手机时托住手机和用作支撑脚使作为支撑部;和夹子,所述夹子设置在主体的背部,被配置为用于悬挂手机时夹在腰带上;所述主体的左右两端以及支撑脚的底部均具有向主体前侧弯曲的弯曲部,相互之间形成一个用于放置手机的容纳空间。支撑脚正常状态下,其处于处于垂直转态,支撑脚的前侧面与主体的前侧面齐平,从而可将手机放入容纳空间内,通过夹子将手机夹在腰带上,从而作为携带模式使用。支撑脚向后翻转状态下,可将支撑脚作为该手机架的支撑部,从而作为支撑模式使用。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设计,可使手机架具有手机腰包的效果,具有了携带功能,可方便地将手机架在任意的切换成携带模式和支撑模式。进一步地,所述夹子活动安装在主体的背部,所述夹子具有沿主体上下移动和绕其与主体连接处转动的两个运动自由度。通过上述技术方案中夹子与主体采用活动的方式连接,可使其在携带模式下任意切换成横向和竖向两种转态,并且可使夹子与主体相对移动,以调节相对的位置,避免手机和手机架顶到人体的腰部。进一步地,所述主体上垂直设置有条贯通主体前后两侧的槽口,所述槽口包括长槽部位于其底端的圆槽部,并且在位于主体前侧的槽口端具有扩口槽;所述夹子通过从主体前侧穿过槽口的铆钉活动安装在主体上;所述铆钉的头部嵌入扩口槽内。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采用铆钉进行连接,可使夹子与主体的相对活动更加灵活。进一步地,在扩口槽的槽底面设置有若干凸条,若干凸条绕圆槽部轴向环形布设;所述铆钉头部内端部环形布设可与若干凸条匹配的若干凹槽,以相互形成阻尼。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设计的凸条和凹槽,可形成阻尼的效果,在切换成横向的状态固定住位置。进一步地,所述主体背面的底部设置有一轴孔座;所述支撑脚的顶部设置有轴孔;所述支撑脚通过轴销穿过轴孔和轴孔座枢接在主体的下侧。进一步地,所述轴销与轴孔和轴孔的孔之间设置有相互匹配形成转动阻尼的凹槽和凸条。通过上述方式设置,可使支撑模式下方便的进行调节支撑脚的翻转位置,从而实现支撑角度的调节。进一步地,所述支撑脚设置有两组。进一步地,所述两组支撑脚呈八字形外扩结构。进一步地,还包括设置在主体背部的眼镜夹。通过设置眼镜夹,使其还具有了放置眼镜的效果,从而进一步提高其使用功能。进一步地,所述主体的左右两端具有安装孔,所述眼镜夹可拆卸安装在其中一安装孔上。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设置两个安装位置,可分别适应左手和右手的使用习惯,以适应不同人的使用习惯。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较,其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技术的多用途手机架可任意切换成支撑模式和携带模式,进而具有可挂在腰上携带手机出门的功能,同时也具有放到桌子上起到支撑的功能,相较于传统的手机支架,使用和携带更加方便,并且其整体结构构思巧妙,便于操作,非常实用。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正面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背面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轴向与轴孔和轴孔座的孔连接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夹子与主体的局部安装示意图;图5是本实用新在携带模式下的其中一种使用状态图;图6是本实用新在支撑模式下的其中一种使用状态图;图7是本实用新在支撑模式下的其中一种使用状态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方式,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为,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如图1-图7所示的一种多用途手机架,包括主体1、夹子2和两组支撑脚3;所述支撑脚3连接在主体1的下侧,其中所述支撑脚3可向主体1后侧翻转,被配置为用作悬挂手机时托住手机和用作支撑脚使作为支撑部;所述夹子2设置在主体1的背部,被配置为用于悬挂手机时夹在腰带上;所述主体1的左右两端以及支撑脚3的底部均具有向主体1前侧弯曲的弯曲部101,相互之间形成一个用于放置手机的容纳空间102。支撑脚3正常状态下,其处于处于垂直转态,支撑脚3的前侧面与主体1的前侧面齐平,从而可将手机放入容纳空间102内,通过夹子2将手机夹在腰带上,从而作为携带模式使用。支撑脚3向后翻转状态下,可将支撑脚3作为该手机架的支撑部,从而作为支撑模式使用,进而使手机架具有手机腰包的效果,具有了携带功能,可方便地将手机架在任意的切换成携带模式和支撑模式。在上述基础上,所述夹子2是活动安装在主体1的背部,所述夹子2具有沿主体1上下移动和绕其与主体1连接处转动的两个运动自由度,通过夹子2与主体1采用活动的方式连接,可使其在携带模式下任意切换成横向和竖向两种转态,并且可使夹子2与主体1相对移动,以调节相对的位置,避免手机和手机架顶到人体的腰部。值得注意的是,所述主体1上垂直设置有条贯通主体1前后两侧的槽口11,所述槽口11包括长槽部位于其底端的圆槽部,并且在位于主体1前侧的槽口11端具有扩口槽13;所述夹子2通过从主体1前侧穿过槽口11的铆钉4活动安装在主体1上;所述铆钉4的头部嵌入扩口槽13内,采用铆钉4进行连接,可使夹子2与主体1的相对活动更加灵活,并且在扩口槽11的槽底面设置有若干凸条103,若干凸条103绕圆槽部轴向环形布设;所述铆钉4头部内端部环形布设可与若干凸条103匹配的若干凹槽104,以相互形成阻尼和卡位的效果,通过设计阻尼效果,在切换成横向的状态固定住位置。还需要注意的是,所述主体1背面的底部设置有一轴孔座14;所述支撑脚3的顶部设置有轴孔31;所述支撑脚3通过轴销5穿过轴孔31和轴孔座14枢接在主体1的下侧,并且所述轴销5与轴孔31和轴孔座14的孔之间设置有相互匹配形成转动阻尼和卡位效果的凹槽104和凸条103,进而可使支撑模式下方便的进行调节支撑脚3的翻转位置,从而实现支撑角度调节。为了提高支撑效果,所述两组支撑脚3呈八字形外扩结构。为了方便生产,以及降低成本和提高使用效果,本实施例中手机架的各个部件均采用塑料制成。其中,铆钉4穿过主体1槽口后与夹子通过胶水粘结,或者热熔连接,也可设置卡扣时的结构进行连接。在携带模式下使用时,两组支撑脚3呈垂直状态,使手机可以放置在容纳空间102内,为了可以使手机安放牢固,主体1两端的弯曲部101的间隙与手机紧配。当使用者处于站姿时,手机直立,夹子2沿槽口11滑至最高处,从而使手机的最高点与夹子2的顶部接近齐平的状态,从而弯腰时,手机不会顶到身体。当使用处于坐姿时,调整手机架使夹子2沿槽口11滑至最低处,然后旋转主体1使手机横在腰间。在支撑模式下使用时,将两组支撑脚3往后翻转,调整到一个适合的角度进行使用即可,在支撑模式下采用横向方式手机时,只需调整其中一个支撑脚3即可。在其他一些实施方式中,还包括设置在主体1背部的眼镜夹6,使其还具有了放置眼镜的效果,从而进一步提高其使用功能。为了适应不同人的使用习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多用途手机架,其特征在于,包括:主体;至少一个支撑脚,所述支撑脚连接在主体的下侧,其中所述支撑脚可向主体后侧翻转,被配置为用作悬挂手机时托住手机和用作支撑脚使作为支撑部;和夹子,所述夹子设置在主体的背部,被配置为用于悬挂手机时夹在腰带上;所述主体的左右两端以及支撑脚的底部均具有向主体前侧弯曲的弯曲部,相互之间形成一个用于放置手机的容纳空间。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用途手机架,其特征在于,包括:主体;至少一个支撑脚,所述支撑脚连接在主体的下侧,其中所述支撑脚可向主体后侧翻转,被配置为用作悬挂手机时托住手机和用作支撑脚使作为支撑部;和夹子,所述夹子设置在主体的背部,被配置为用于悬挂手机时夹在腰带上;所述主体的左右两端以及支撑脚的底部均具有向主体前侧弯曲的弯曲部,相互之间形成一个用于放置手机的容纳空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用途手机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夹子活动安装在主体的背部,所述夹子具有沿主体上下移动和绕其与主体连接处转动的两个运动自由度。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多用途手机架,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上垂直设置有条贯通主体前后两侧的槽口,所述槽口包括长槽部位于其底端的圆槽部,并且在位于主体前侧的槽口端具有扩口槽;所述夹子通过从主体前侧穿过槽口的铆钉活动安装在主体上;所述铆钉的头部嵌入扩口槽内。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多用途手机架,其特征在于:在扩口槽...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刘艺
申请(专利权)人:朱刘艺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