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绝缘导线插针式电连接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032788 阅读:48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9-04 05:5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绝缘导线插针式电连接器,其包括金属针和支架,金属针固定在支架上,金属针两端伸出支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不需要用工具剥离外部绝缘层,操作简单方便,也不会产生废弃的外部绝缘层。

An Insulated Wire Plug-in Connecto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绝缘导线插针式电连接器
本技术涉及一种电连接器,尤其涉及一种将多根导线连接在一起的插针式电连接器。
技术介绍
导线连接方式有很多种,比如连接头的方式,连接头包括公头和母头,一根导线连接公头,一根导线连接母头,需要连接时将公头插入母头中即可,其原理和插座的原理相同,连接简单方便,但是却需要实现在导线的端头上连接公头和母头,造价成本高,如果导线上没有公头和母头就无法实现连接。又比如,用剥线钳等工具剥离并丢弃导线待连接部分的外部绝缘层,然后将裸露出来的导电金属丝铰接,最后将绝缘材料包覆在连接处以达到电连接的目的;或者用剥线钳等工具剥离并丢弃导线待连接部分的外部绝缘层,然后将裸露出来的导电金属丝固定在接线柱上,最后将绝缘材料包覆在连接处以达到电连接目的。这两种导线连接方式不需要公头和母头即可实现导线的连接,但是却需要用剥线钳等工具剥离并丢弃导线待连接部分的外部绝缘层,不仅依赖工具,而且会产生废弃的外部绝缘层,在铰接和固定金属丝时,导体均易于接触到人体,这在带电作业时有较大的安全风险。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第一目的就是解决现有导线连接方式需要剥线钳等工具剥离并丢弃导线待连接部分的外部绝缘层的问题,提出了一种绝缘导线插针式电连接器,通过该电连接器连接导线,不需要用工具剥离外部绝缘层,操作简单方便,也不会产生废弃的外部绝缘层。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绝缘导线插针式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包括金属针和支架,金属针固定在支架上,金属针两端伸出支架。所述金属针内嵌固定在支架内。所述支架背面设置有抱箍,金属针卡在抱箍内,金属针的周向面上设置有内凹槽,所述抱箍内侧面设置有凸起,金属针卡在抱箍内后,凸起嵌入到内凹槽中。所述金属针有多根,多根金属针相互平行设置,且支架上设置有绝缘凸起,绝缘凸起位于相邻两根金属针之间。所述金属针为“一”字形,“一”字形两端带尖刺。所述金属针两端为“L”形,“L”形端部带尖刺。所述金属针一端为“L”形,一端为“一”字形,“L”形端部和“一”字形端部带尖刺。本技术第二目的就是解决无法带电作业的技术问题,为了解决该技术问题,支架的材料选择为绝缘材料,这样操作者可以拿着支架进行导线连接,完全可以带电作业。为了方便操作者手拿支架,也为了避免操作者与导线接触,消除带电作业带来的安全隐患,我们在支架的表面上设置有手指凹槽,手指凹槽内设置有防滑纹。本技术第三目的是为了解决连接处美观性的问题,因此,支架我们设置为半圆柱结构。作业时,将金属针的两端分别从两根待接导线的端头横截面插入,使金属针与导线内的金属丝充分接触,实现电连接,然后将绝缘材料紧密包覆于两根导线的连接处即可。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本技术包括金属针和支架,金属针固定在支架上,金属针两端伸出支架。在进行导线连接时,操作者只需将金属针的两端分别插入到需要连接的两根导线内,然后用绝缘粘接材料包覆在连接处即可。这样操作者不需要用工具剥离并丢弃导线待连接部分的外部绝缘层,不仅提高了工作效率,而且不会造成外部绝缘层丢弃。支架的作用不仅起到固定金属针的作用,还起到给操作者提供作业的给力点,便于操作者将金属针压入到导线内,操作更加省力。本技术减少了操作步骤,连接时不需要去除导线外部绝缘层,不需要铰接或固定于接线柱,只需要插入导线内部和包覆连接部分两个步骤即可。减少对工具的依赖,不需要剥线工具和其它工具。减少作业废弃物,不会产生废弃的导线外部绝缘层,作业场地更清洁。作业中人体不接触导体,提高作业安全性。便于多对并列导线电连接后集束包覆(多根相互平行设置的金属针),减少了工作量并节省了包覆材料。2、本技术的金属针可以内嵌固定在支架内,也可以通过诸如抱箍等形式固定在支架内,只要金属针不会沿着其轴向上移动即可。通过内嵌的形式优势在于不需要抱箍等固定件,结构简单,操作也方便;使用抱箍等形式固定在支架内的优势在于使用者可以根据使用需求安装多根金属针。3、本技术金属针有多根,多根金属针相互平行设置,且支架上设置有绝缘凸起,绝缘凸起位于相邻两根金属针之间,这样的结构设置可以连接多组导线。绝缘凸起的作用是为了防止导线相接触造成短路。4、本技术金属针为“一”字形,“一”字形两端带尖刺;这样结构的金属针可以直接从导线的端部插入到导线内,实现电连接。5、本技术金属针两端为“L”形,“L”形端部带尖刺;这样结构的金属针可以直接将“L”形端部的尖刺破皮插入到导线内,而不从导线的端部插入。6、本技术金属针一端为“L”形,一端为“一”字形,“L”形端部和“一”字形端部带尖刺。这样结构的金属针可以实现两根导线呈夹角连接。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1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1插入到导线内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2的金属针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2抱箍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实施例3整体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技术实施例4整体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1、金属针,2、支架,3、抱箍,4、内凹槽,5、凸起,6、绝缘凸起,7、手指凹槽,8、防滑纹,9、导线。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描述,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并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其他所用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实施例1本实施例提供的电连接器包括金属针1和支架2,金属针1内嵌固定在支架2上,金属针1两端伸出支架。本实施例的金属针1至少为一根,为了方便说明,本实施例以两根金属针1为例。两根金属针1并排内嵌固定在支架2上,金属针1为“一”字形,“一”字形两端带尖刺。为了防止多根金属针在连接时出现短路的问题,多根金属针1相互平行设置,且支架2上设置有绝缘凸起6,绝缘凸起6位于相邻两根金属针1之间。实施例2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基本相同,不同的是,将金属针1固定在支架2上的方式进行了改变,改成可拆卸式的方式连接。具体为:在支架2背面设置抱箍3,金属针1卡在抱箍3内,金属针1的周向面上设置有内凹槽4,抱箍3内侧面设置有凸起5,金属针1卡在抱箍3内后,凸起5嵌入到内凹槽4中。本实施例仅仅列出了其中一种金属针卡在支架2上的一种形式,其他形式如,螺纹连接等,这些形式都是现有的,只要能够防止金属针沿着其轴向方向运动即可,再次不再赘述。抱箍3最好采用绝缘材料制成,避免带电作业时触电。实施例3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基本相同,不同的是,金属针1两端为“L”形,“L”形端部带尖刺。该实施例提供的结构可以直接将金属针1破皮插入到导线9内,而不像实施例1那样从导线9端部插入。实施例4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基本相同,不同的是,金属针1一端为“L”形,一端为“一”字形,“L”形端部和“一”字形端部带尖刺。该实施例用于实现两根导线9呈夹角连接,从导线端部插入实施例5本实施例在实施例1的基础将,支架2用绝缘材料制成,其目的是为了实现操作者带电作用。为了避免操作者与导线9接触,消除带电作业带来的安全隐患,我们在支架2的表面上设置有手指凹槽10,手指凹槽10内设置有防滑纹11。实施例6本实施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绝缘导线插针式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包括金属针和支架,金属针固定在支架上,金属针两端伸出支架。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绝缘导线插针式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包括金属针和支架,金属针固定在支架上,金属针两端伸出支架。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绝缘导线插针式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针内嵌固定在支架内。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绝缘导线插针式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背面设置有抱箍,金属针卡在抱箍内,金属针的周向面上设置有内凹槽,所述抱箍内侧面设置有凸起,金属针卡在抱箍内后,凸起嵌入到内凹槽中。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绝缘导线插针式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针有多根,多根金属针相互平行设置,且支架上设置有绝缘凸起,绝缘凸起位于相邻两根金属针之间。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绝缘导线插针式电连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政勇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洛磁物电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