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生产电线电缆的绝缘层自动包覆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2032323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9-04 05: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布了一种用于生产电线电缆的绝缘层自动包覆装置,包括用于挤入熔融塑胶材料的胶料接头,胶料接头上具有一入胶管,入胶管外设置有与包胶机座可拆卸连接的保温机构;保温机构包括:具有外螺纹的的保温外壳,保温外壳内部设置有一滑动座和开设有一过线孔,滑动座上端与弹簧连接,下端安装加热管固定座,加热管固定座上螺旋设置有加热管,导线穿过过线孔与加热管连接;包胶机座上设置有与保温外壳连接的固定接头,中部设置有一用于电线电缆通过的过线通道,过线通道的出口设置有一刮胶头;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生产电线电缆的绝缘层自动包覆装置,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加热机构维修不便、安装不便的问题。

An Automatic Insulation Coating Device for Wire and Cable Produc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生产电线电缆的绝缘层自动包覆装置
本技术涉及电缆
,具体为一种用于生产电线电缆的绝缘层自动包覆装置。
技术介绍
电线电缆广泛应用与各行各业,比如说家用电器设备都需要应用电线对其供电。通常情况下,电线都有两部分组成,塑料绝缘的线皮将铜芯或铝芯包裹在里面,外面的线皮是为了避免里面的芯心受到机械损伤。电线电缆是通过拉制、绞制、包覆三种工艺来制作完成的,型号规格越复杂,重复性越高。其中包覆是为了在线芯上包裹一层绝缘材料。现有技术中的绝缘层自动包覆装置,由于熔融状态下的塑胶材料在流动状态下热量容易散发,导致最后包裹效果不良,一般会在入胶管外设置加热机构,以免除温度对包覆效果的影响,但现有技术中的加热机构维修不便、安装不便,一旦加热管烧坏,将极大的影响电线电缆的加工效率。因此,现有技术还有待于改进和发展。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提供了一种用于生产电线电缆的绝缘层自动包覆装置,本技术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加热机构维修不便、安装不便的问题。为实现以上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包括:用于挤入熔融塑胶材料的胶料接头,所述胶料接头上具有一入胶管,所述入胶管外设置有与包胶机座可拆卸连接的保温机构;所述保温机构包括:具有外螺纹的的保温外壳,所述保温外壳内部设置有一滑动座和开设有一过线孔,所述滑动座上端与弹簧连接,下端安装加热管固定座,所述的加热管固定座上螺旋设置有加热管,导线穿过过线孔与加热管连接;所述包胶机座上设置有与保温外壳连接的固定接头,中部设置有一用于电线电缆通过的过线通道,所述过线通道的出口设置有一刮胶头。进一步的,所述包胶机座由外壳和内壳组成,所述外壳和内壳形成一腔体,外壳上一体成型有与入胶管配合、并将入胶管内的熔融塑胶材料引入腔体的引入口,所述腔体端部连通有多个进行包覆的流胶腔。进一步的,所述外壳和内壳还形成一冷却腔,所述冷却腔上设置有入水管和出水管。进一步的,所述腔体内设置有支撑柱。进一步的,所述滑动座上设置有O型圈。进一步的,所述固定接头上设置有内螺纹,保温外壳上具有与内螺纹相配合的外螺纹。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1、保温外壳与固定接头螺纹连接,可通过快速将其拆卸,在拆卸完毕后,弹簧将加热管撑出,以便快速的对加热管进行维修或更换。2、刮胶头能够将多余的胶体刮去,使得生产出的电线电缆外径均匀,表面光洁,有效解决了绝缘层厚度不均匀的问题。3、在包覆完毕后,通过在冷却腔内注入冷水进行一定程度的降温处理,保证包覆质量,防止软胶包覆位置发生强拉变形。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图2为保温机构和胶料接头的连接结构示意图。图中所述文字标注表示为:1、包胶机座;2、胶料接头;3、保温外壳;4、过线通道;5、刮胶头;6、引入口;7、流胶腔;8、腔体;9、支撑柱;10、固定接头;11、内螺纹;12、入胶管;13、滑动座;14、弹簧;15、加热管固定座;16、加热管;17、过线孔;18、导线;19、O型圈;20、冷却腔;21、入水管;22、外螺纹;101、外壳;102、内壳。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领域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进行详细描述,本部分的描述仅是示范性和解释性,不应对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有任何的限制作用。如图1-图2所示,本技术的具体结构为:包括:用于挤入熔融塑胶材料的胶料接头2,所述胶料接头2上具有一入胶管12,所述入胶管12外设置有与包胶机座1可拆卸连接的保温机构;所述保温机构包括:具有外螺纹的22的保温外壳3,所述保温外壳3内部设置有一滑动座13和开设有一过线孔17,所述滑动座13上端与弹簧14连接,下端安装加热管固定座15,所述的加热管固定座15上螺旋设置有加热管16,导线18穿过过线孔17与加热管16连接;所述包胶机座1上设置有与保温外壳3连接的固定接头10,中部设置有一用于电线电缆通过的过线通道4,所述过线通道4的出口设置有一刮胶头5。优选的,所述包胶机座1由外壳101和内壳102组成,所述外壳101和内壳102形成一腔体8,外壳101上一体成型有与入胶管12配合、并将入胶管12内的熔融塑胶材料引入腔体8的引入口6,所述腔体8端部连通有多个进行包覆的流胶腔7。优选的,所述外壳101和内壳102还形成一冷却腔20,所述冷却腔20上设置有入水管21和出水管。优选的,所述腔体8内设置有支撑柱9。优选的,所述滑动座13上设置有O型圈19,有效防止热量从过线孔17中溢出。优选的,所述固定接头10上设置有内螺纹11,保温外壳3上具有与内螺纹11相配合的外螺纹22。本技术所提供的用于生产电线电缆的绝缘层自动包覆装置的工作原理是:线芯引入到包胶机座1内的过线通道4,然后通过压泵将胶料接头2内的熔融塑胶材料挤入入胶管12,流经腔体8,最后通过腔体8流入到多个流胶腔7内,对过线通道4内的线芯进行包覆,然后通过刮胶头5将多余的胶体刮除;在对保温机构进行安装时,引入口6将加热管固定座15压入,然后旋转保温外壳3,将保温机构固定在包胶机座1上,此时的入胶管12与引入口6紧密配合,实现快速安装。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装置不仅包括哪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装置所固有的要素。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技术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技术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以上所述仅是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由于文字表达的有限性,而客观上存在无限的具体结构,对于本
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润饰或变化,也可以将上述技术特征以适当的方式进行组合;这些改进润饰、变化或组合,或未经改进将技术的构思和技术方案直接应用于其它场合的,均应视为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生产电线电缆的绝缘层自动包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挤入熔融塑胶材料的胶料接头(2),所述胶料接头(2)上具有一入胶管(12),所述入胶管(12)外设置有与包胶机座(1)可拆卸连接的保温机构;所述保温机构包括:具有外螺纹的(22)的保温外壳(3),所述保温外壳(3)内部设置有一滑动座(13)和开设有一过线孔(17),所述滑动座(13)上端与弹簧(14)连接,下端安装加热管固定座(15),所述的加热管固定座(15)上螺旋设置有加热管(16),导线(18)穿过过线孔(17)与加热管(16)连接;所述包胶机座(1)上设置有与保温外壳(3)连接的固定接头(10),中部设置有一用于电线电缆通过的过线通道(4),所述过线通道(4)的出口设置有一刮胶头(5)。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生产电线电缆的绝缘层自动包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挤入熔融塑胶材料的胶料接头(2),所述胶料接头(2)上具有一入胶管(12),所述入胶管(12)外设置有与包胶机座(1)可拆卸连接的保温机构;所述保温机构包括:具有外螺纹的(22)的保温外壳(3),所述保温外壳(3)内部设置有一滑动座(13)和开设有一过线孔(17),所述滑动座(13)上端与弹簧(14)连接,下端安装加热管固定座(15),所述的加热管固定座(15)上螺旋设置有加热管(16),导线(18)穿过过线孔(17)与加热管(16)连接;所述包胶机座(1)上设置有与保温外壳(3)连接的固定接头(10),中部设置有一用于电线电缆通过的过线通道(4),所述过线通道(4)的出口设置有一刮胶头(5)。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生产电线电缆的绝缘层自动包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包胶机座(1)由外壳(101)和内壳(102)组成,所述外...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东来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来事达电线电缆实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