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强度超薄绝缘胶带电线电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032282 阅读:58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9-04 05:3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高强度超薄绝缘胶带电线电缆,包括导体层、高强度绝缘护层、粘合层和安全模块;所述导体层包括编织压延导体和光纤维;所述编织压延导体是以直径小于0.2mm的金属线编织后,经压延形成的编织带,压扁后的编织压延导体厚度不超过0.6mm;所述光纤维平行均匀密布围绕分布于编织压延导体四周;特别适用于临时展柜、摊位、办公等场所的供电。其结构分为编织压延导体、高强度绝缘护层、粘合层构成。该电线具有高强度可有效防止重物碾压等机械损伤;结合超薄粘合结构设计有效防止人员与运动物体的绊脚与拉扯;编织压延形导体有效防止电缆弯曲造成导体疲劳而断芯。

A High Strength Ultra-thin Insulated Tape Cabl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强度超薄绝缘胶带电线电缆
本技术涉及电线电缆领域,具体为一种高强度超薄绝缘胶带电线电缆。
技术介绍
目前,人们对用电需求不断的变化。商场、办公室、室内原有设计的插座远远无法满足要求。常用的解决方案有:一、整体重新设计装修;二:对墙面、地面进行部分破坏接线再修复;三、采临时线路;四、传统胶带电线。显然第一种方案造价高、工程量大。仅因用电问题破坏原有的设计、装修,正常情况是不可取。第二种方案花费较高,同时很难收到满意的效果,所修复的部与原有装修基本做不到一致。第三种方案是目前最常用的一种方法,该方法简单、成本低等优点。然该方法存在安全隐患,经常发生绊脚与拉扯;同时也影响美观。第四种方案利用胶带电线是较科学的方法,但是实际应用的很少,主要是传统的胶带电缆仅是在BV、BVVB电线加一胶层。因此存在:(1)厚度厚不能彻低解决绊脚问题,同时影响美观;(2)护层强度有限不能经受长期的踩踏、碾压;(3)弯曲易折断;(4)电缆破损后会造成漏电的危险等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高强度超薄绝缘胶带电线电缆,包括导体层、高强度绝缘护层、粘合层和安全模块;所述导体层包括编织压延导体和光纤维;所述编织压延导体是以直径小于0.2mm的金属线编织经压延形成的编织带,压扁后的编织压延导体厚度不超过0.6mm;所述光纤维平行均匀密布围绕分布于编织压延导体四周;所述编织压延导体的绞合节距为金属线直径的5~7倍,且下层绞合节距小于上层绞合节距;所述安全模块安装在高强度超薄绝缘胶带电线电缆接连口两端。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安全模块包括电压安全监测模块、电流安全监测模块、光监测模块和开关模块;所述电压安全监测模块、电流安全监测模块和光监测模块分别作为开关模块的控制信号源控制开关的断开与闭合,所述光监测模块与每根光纤维构成光监测回路。所述光监测模块设置在高强度超薄绝缘胶带电线电缆接连口两端,接入口端设置光发生装置,出口端设置光敏感应装置,所述光纤维一端连接光发生装置,另一端连接光敏感应装置。所述光纤维具有稳定的折射率。所述光纤维抗压强度大于20MPa;所述光纤维的直径不大于200μm。所述高强度绝缘护层厚度不大于0.5mm;所述高强度绝缘护层拉伸强度高于30N/mm2。所述高强度绝缘护层边角为30度倒角,所述高强度绝缘护层上边缘圆倒角半径R为1mm,下边缘圆倒角半径R为0.1mm。所述高强度绝缘护层上表面进行粗糙度处理,Ra为0.1~0.2。所述粘合层包括粘合剂层和保护膜层;所述高强度绝缘护层下表面附有粘合剂层;中间导线电缆部分厚度不超过2mm。有益效果:1、本技术采用编织压扁导体加超薄绝缘层结构使整体厚度不大于2mm。与目前常用的2.5平方BVVB线或等规胶带电缆标准厚度为5.3mm比小了一半以上,达到超薄效果。2、边角采用30度倒角,外加上面采用半径R为1mm的圆倒角,下面采用R为0.1mm的圆倒角。形成有效的缓冲面,在使用时能有效的解决绊脚问题,同时不影响美观。保护膜可以作出不同的图案或颜色,可以用作装饰作用、提示作用或与接近原环境达到一定的隐形作用。3、本技术采用的拉伸强度高于30N/mm2聚醚型TPU或相当的高分子材料挤包做为绝缘,与BVVB绝缘和护套强度12.5N/mm2增加一倍以上,有效的解决长期的踩踏、碾压问题。4、本技术采用导体为编织软结构,并且绝缘层为TPU弹性体使整体结构柔软,最小弯曲半径可达6D。同时,因弯曲方向为扁面,如设计所述D不大于2mm。因此,电线的最小弯曲半径可达12mm。有效的提高弯曲性能,解决弯曲易断问题。5、本技术导体采用编织结构,在反复弯曲及移动中可以有效减小导体应力。保证电缆寿命,及重复利用。导体采用分层次的绞合节距,提升了电缆的可弯曲度,以及弯曲后的稳定性。6、导体最上层的绞合节距是变化的,且不是直线关系,更加符合电缆绞合节距与电缆弯曲半径的数学关系,具有多角度任一节点弯曲的耐用性及稳定性。7、特别适用于临时展柜、摊位、办公等场所的供电。其结构分为编织压延导体、高强度绝缘护层、粘合层构成。该电线具有高强度可有效防止重物碾压等机械损伤;结合超薄粘合结构设计有效防止人员与运动物体的绊脚与拉扯;编织压延形导体有效防止电缆弯曲造成导体疲劳而断芯。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是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安全工作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1、导体层;2、高强度绝缘护层;3、保护膜层;4、粘合剂层;5、开关模块;6、电压安全监测模块;7、电流安全监测模块;8、光发生装置;9、光敏感应装置。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得到的所有其它实施方式,都属于本技术所保护的范围。如图1-2所示,本实施例的高强度超薄绝缘胶带电线电缆,包括导体层1、高强度绝缘护层2、粘合层和安全模块;导体层1包括编织压延导体和光纤维;编织压延导体是以直径小于0.2mm的金属线编织后,经压延形成的编织带,压扁后的编织压延导体厚度不超过0.6mm;金属线编织后,构成编织金属导体,再经延压形成外形规则的编织延压导体,由于其内特殊的编织结构,编织压延导体具有很强的弹性和可弯曲性。光纤维平行均匀密布围绕分布于编织压延导体四周;光纤维起固定和保护作用,对编织压延导体的稳定性起巩固作用。导体为编织软结构,并且绝缘层为TPU弹性体使整体结构柔软,最小弯曲半径可达6D。同时,因弯曲方向为扁面,如图1所示D不大于2mm。因此,电线的最小弯曲半径可达12mm。有效的提高弯曲性能,解决弯曲易断问题。编织结构,在反复弯曲及移动中可以有效减小导体应力。保证电缆寿命,及重复利用。本技术中,编织压延导体的金属线绞合节距为金属线直径的5-7倍,根据绞合节距与电缆弯曲半径的数学关系,直径小于0.2mm的金属线编织后,经压延形成的编织带,压扁后的编织压延导体厚度不超过0.6mm,编织压延导体可以等同于是3层延压,因此,本技术人将编织压延导体的金属线绞合节距设置为下层绞合节距为金属线直径的5倍,中层绞合节距为金属线直径的6倍,上层绞合节距为金属线直径的6-7倍规则性的变化。导体采用分层次的绞合节距,提升了电缆的可弯曲度,以及弯曲后的稳定性。导体最上层的绞合节距是变化的,且不是直线关系,更加符合电缆绞合节距与电缆弯曲半径的数学关系,具有多角度任一节点弯曲的耐用性及稳定性。如图2所示,安全模块包括电压安全监测模块6、电流安全监测模块7、光监测模块和开关模块5;电压安全监测模块6、电流安全监测模块7和光监测模块分别作为开关模块5的控制信号源控制开关的断开与闭合,光监测模块与每根光纤维构成光监测回路。电压安全监测模块6对线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高强度超薄绝缘胶带电线电缆,其特征在于:包括导体层、高强度绝缘护层、粘合层和安全模块;所述导体层包括编织压延导体和光纤维;所述编织压延导体是以直径小于0.2mm的金属线编织经压延形成的编织带,压扁后的编织压延导体厚度不超过0.6mm;所述光纤维平行均匀密布围绕分布于编织压延导体四周;所述编织压延导体的绞合节距为金属线直径的5~7倍,且下层绞合节距小于上层绞合节距;所述安全模块安装在高强度超薄绝缘胶带电线电缆接连口两端。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强度超薄绝缘胶带电线电缆,其特征在于:包括导体层、高强度绝缘护层、粘合层和安全模块;所述导体层包括编织压延导体和光纤维;所述编织压延导体是以直径小于0.2mm的金属线编织经压延形成的编织带,压扁后的编织压延导体厚度不超过0.6mm;所述光纤维平行均匀密布围绕分布于编织压延导体四周;所述编织压延导体的绞合节距为金属线直径的5~7倍,且下层绞合节距小于上层绞合节距;所述安全模块安装在高强度超薄绝缘胶带电线电缆接连口两端。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强度超薄绝缘胶带电线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安全模块包括电压安全监测模块、电流安全监测模块、光监测模块和开关模块;所述电压安全监测模块、电流安全监测模块和光监测模块分别作为开关模块的控制信号源控制开关的断开与闭合,所述光监测模块与每根光纤维构成光监测回路。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高强度超薄绝缘胶带电线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光监测模块设置在高强度超薄绝缘胶带电线电缆接连口两端,接入口端设置光发生装置,出口端设置光敏感应装置,所述光纤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振金张信张文钢
申请(专利权)人:湖南华菱线缆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南,4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