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模拟地下工程抗浮的试验箱体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030832 阅读:44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9-04 04:4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用于模拟地下工程抗浮的试验箱体,包括箱体本体、第一弱渗透性含水层、第一弱透水层、第一强渗透性含水层和第一建筑模块,所述第一弱渗透性含水层、所述第一弱透水层和所述第一强渗透性含水层设置在箱体本体内自上至下依次接触设置;所述箱体本体具有相对设置的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所述第一弱渗透性含水层、第一弱透水层、第一强渗透性含水层位于所述第一侧壁和所述第二侧壁之间;所述第一侧壁间隔设有多个并排设置的侧向导水管,所述第二侧壁设有多个并排设置的侧向排水管。能够模拟具有地下建筑结构的土层的不同含水工况,进行地下水对地下建筑结构浮力的影响研究试验、地下建筑结构对地下水产生的反作用研究试验。

A Test Box for Simulating Floating Resistance of Underground Engineering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模拟地下工程抗浮的试验箱体
本技术涉及岩土工程
,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模拟地下工程抗浮的试验箱体。
技术介绍
随着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发展,地下工程向着大深度的方向发展。地下工程的建设,往往涉及地下水浮力问题,为满足地下工程的施工和运营安全,需要勘察单位提供抗浮设防水位值,以便设计单位进行抗浮验算,进而确定是否要采取抗浮措施,以及采取怎样的抗浮措施。目前学者在对于地下结构浮力问题的研究和探讨重点集中在地下不同赋存状态的地下水对结构浮力的影响研究,以及粘性土层中孔隙水压力传递机理问题。现有技术一般是在勘察期间开展现场孔隙水压力监测试验,通过现场不同土层孔隙水压力计的埋设,监监测垂向上水压力的变化,分析不同赋存状态的地下水对地下建筑结构浮力的贡献,以及粘性土层中孔隙水压力传导机理问题,或者建造小型室内试验模型,人工构建地下水赋存条件,通过控制含水层与弱透水层(粘性土层)地下水位(头)的方式,来开展抗浮模拟试验。在实现本技术过程中,专利技术人发现现有技术中至少存在如下问题:现场孔隙水压力监测试验对于抗浮设防水位取值具有一定实际指导意义,是抗浮设防水位研究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但是由于不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模拟地下工程抗浮的试验箱体,其特征在于,包括箱体本体(1)、第一弱渗透性含水层(2)、第一弱透水层(3)、第一强渗透性含水层(4)和第一建筑模块(5),所述第一弱渗透性含水层(2)、所述第一弱透水层(3)和所述第一强渗透性含水层(4)均设置在箱体本体(1)内部,并且自上至下依次接触设置,所述第一建筑模块(5)设置在第一弱渗透性含水层(2)和第一弱透水层(3)内;所述箱体本体(1)具有第一侧壁(11)和第二侧壁(12),所述第一侧壁(11)和所述第二侧壁(12)相对设置,所述第一弱渗透性含水层(2)、第一弱透水层(3)、第一强渗透性含水层(4)位于所述第一侧壁(11)和所述第二侧壁(...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模拟地下工程抗浮的试验箱体,其特征在于,包括箱体本体(1)、第一弱渗透性含水层(2)、第一弱透水层(3)、第一强渗透性含水层(4)和第一建筑模块(5),所述第一弱渗透性含水层(2)、所述第一弱透水层(3)和所述第一强渗透性含水层(4)均设置在箱体本体(1)内部,并且自上至下依次接触设置,所述第一建筑模块(5)设置在第一弱渗透性含水层(2)和第一弱透水层(3)内;所述箱体本体(1)具有第一侧壁(11)和第二侧壁(12),所述第一侧壁(11)和所述第二侧壁(12)相对设置,所述第一弱渗透性含水层(2)、第一弱透水层(3)、第一强渗透性含水层(4)位于所述第一侧壁(11)和所述第二侧壁(12)之间;所述第一侧壁(11)间隔设有多个并排设置的侧向导水管(110),第一弱渗透性含水层(2)、第一弱透水层(3)、第一强渗透性含水层(4)均至少连接一个侧向导水管(110),所述第二侧壁(12)设有多个并排设置的侧向排水管(120)。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试验箱体,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二弱渗透性含水层(6)、第二强渗透性含水层(7)和第二建筑模块(8),所述第二弱渗透性含水层(6)设置在第二强渗透性含水层(7)上方且为接触设置,所述第二弱渗透性含水层(6)设置在所述第一强渗透性含水层(4)下方且为接触设置,所述第二建筑模块(8)设置在所述第一强渗透性含水层(4)、所述第二弱渗透性含水层(6)和所述第二强渗透性含水层(7)内部。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试验箱体,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多个供水装置,所述供水装置与所述侧向导水管(110)管道连接,所述第一弱渗透性含水层(2)、所述第一弱透水层(3)、所述第一强渗透性含水层(4)、所述第二弱渗透性含水层(6)和所述第二强渗透性含水层(7)分别对应连接一个所述供水装置。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试验箱体,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多个孔隙水压力传感器(190),所述孔隙水压力传感器(190)间隔埋设在所述第一弱渗透性含水层(2)、所述第一弱透水层(3)、所述第一强渗透性含水层(4)、所述第二弱渗透性含水层(6)和所述第二强渗透性含水层(7)内。5.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永亮高文新张海涛周玉凤王宇博董岩岩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城建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