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无胶吸顶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029551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9-04 03:5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无胶吸顶灯,其包括:底盘,所述底盘上安装有照明组件;外壳,所述外壳为不透光的喇叭状结构并可拆卸地安装于所述底盘上,所述外壳末端的内壁设有第一凹槽;第一装饰环,所述第一装饰环采用透光材料制成,其外径与所述底盘的末端适配而卡接于所述第一凹槽内,所述第一装饰环背离所述底盘的一端设置有一圈肋板;第二装饰环,所述第二装饰环卡接于所述第一装饰环的内圈上;灯罩,所述灯罩卡接于所述第二装饰环的内圈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优化了传统工艺中胶水的设置,避免了采用胶粘而出现溢胶的问题发生,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了人力成本,实用性强。

A non-glue ceiling lamp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无胶吸顶灯
本技术属于灯具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吸顶灯。
技术介绍
目前,随着人类对环境以及资源的保护意识的不断提升,LED灯具被广泛应用于人们的日常照明和装饰上,目前照明灯具越来越多地被低功耗、长寿命的LED灯取代。LED灯根据用途分为吸顶灯、投射灯、平板灯、筒灯、路灯等。传统的吸顶灯,一般包括底盘、照明组件、外壳和灯罩,其中灯罩一般通过螺纹安装于外壳上或通过胶水粘接于外壳上,组装效率低。且在通过胶水粘接时,需要解决胶水外溢的问题,在胶水外溢时需要人工进行清理,人力成本高,生产效率低。另外,这一类吸顶灯的照明组件通过灯罩进行照明,灯光效果差,美观性不足。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无胶吸顶灯,同时对灯罩进行改进,而使其灯光效果更好。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无胶吸顶灯,其包括:底盘,所述底盘上安装有照明组件;外壳,所述外壳为不透光的喇叭状结构并可拆卸地安装于所述底盘上,所述外壳末端的内壁设有第一凹槽;第一装饰环,所述第一装饰环采用透光材料制成,其外径与所述底盘的末端适配而卡接于所述第一凹槽内,所述第一装饰环背离所述底盘的一端设置有一圈肋板;第二装饰环,所述第二装饰环卡接于所述第一装饰环的内圈上;灯罩,所述灯罩卡接于所述第二装饰环的内圈上。作为优选的,所述肋板的外侧对应所述第一凹槽设置有第一凸台、内侧设置有第二凸台并以此形成所述的第一装饰环,所述第二装饰环的外侧对应所述第二凸台设置有第二凹槽、内侧设置有第三凸台,所述灯罩的周侧对应所述第三凸台设置有第三凹槽。作为优选的,所述第一装饰环于靠近所述照明组件的一端设置有入光面,所述照明组件发出的光线经所述入光面进入所述第一装饰环内并显露于所述肋板的末端而形成一光环。作为优选的,所述第二装饰环上设置有涂层,所述涂层的颜色与所述灯罩的颜色不同。作为优选的,所述底盘的周侧设置有多个扣脚或旋转扣位,所述外壳对应所述底盘设置有多个旋转扣位或扣脚,所述外壳可通过所述扣脚旋转扣入所述旋转扣位内而安装于所述底盘上,所述旋转扣位的末端具有定位凸起,所述扣脚上对应所述定位凸起设置有定位凹位,所述扣脚在旋入所述旋转扣位内时,可通过所述定位凹位与所述定位凸起配合而实现防脱功能。作为优选的,所述肋板的内侧设置有反光层。作为优选的,所述肋板的内壁向外倾斜而形成扩口结构。作为优选的,所述照明组件包括基板和安装于基板上的LED灯珠,所述灯罩于水平面的投影为圆形,与之对应的,所述基板为渐开线形,两块所述的渐开线形的基板可相应互补拼组形成圆形的基板组合。又或者,所述灯罩于水平面的投影为矩形,所述底盘上设有两块所述的基板,两块所述的基板的靠近端延伸设有若干支路电路板,两块所述的基板的延伸端可插接互补形成一完整的基板组合。进一步的,两块所述的基板上的支路电路板对齐设置。进一步的,所述基板与其上的若干支路电路板形成一钉耙齿形。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灯罩、第一装饰环、第二装饰环和外壳之间均通过卡接实现装配,优化了传统工艺中胶水的设置,避免了采用胶粘而出现溢胶的问题发生,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了人力成本,实用性强。而通过第一装饰环上的肋板可在照明组件工作时于灯罩外侧形成一圈光环,同时通过第二装饰环及其上的涂层可形成一圈遮光环或彩光环,美观性好。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局部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技术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技术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技术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技术的选定实施例。参照图1和图2,本技术公开一种无胶吸顶灯,其包括:底盘1,所述底盘1上安装有照明组件;外壳2,所述外壳2为不透光的喇叭状结构并可拆卸地安装于所述底盘1上,所述外壳2末端的内壁设有第一凹槽201;第一装饰环3,所述第一装饰环3采用透光材料制成,其外径与所述底盘1的末端适配而卡接于所述第一凹槽201内,所述第一装饰环3背离所述底盘1的一端设置有一圈肋板301;第二装饰环4,所述第二装饰环4卡接于所述第一装饰环3的内圈上;灯罩5,所述灯罩5卡接于所述第二装饰环4的内圈上。如图所示,为了实现外壳2、第一装饰环3、第二装饰环4和灯罩5之间的卡接,所述肋板301的外侧对应所述第一凹槽201设置有第一凸台302、内侧设置有第二凸台303并以此形成所述的第一装饰环3,所述第二装饰环4的外侧对应所述第二凸台303设置有第二凹槽401、内侧设置有第三凸台,所述灯罩5的周侧对应所述第三凸台设置有第三凹槽。装配时,第一凸台302卡入第一凹槽201内、第二凸台303卡入第二凹槽401内、第三凸台卡入第三凹槽内。上述结构的第一装饰环3以肋板301为主体,于肋板301的内外侧分别凸起设置第二凸台303、第一凸台302而形成第一装饰环3,使得第一装饰环3的长度为肋板301的高度、宽度为肋板301的厚度,从而便于将第一装饰环3从外壳2的外侧压入外壳2的末端,第一装饰环3不易变形。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装饰环3于靠近所述照明组件的一端设置有入光面,所述照明组件发出的光线经所述入光面进入所述第一装饰环3内并显露于所述肋板301的末端而形成一光环。优选的,所述肋板301的内壁向外倾斜而形成扩口结构,并使肋板301的横截面成倒锥形,进而减小肋板301末端形成的圆环的面积,加强照明组件通过该肋板301形成的光环的亮度,使其更为美观。同时,所述肋板301的内侧设置有反光层,在照明组件通过灯罩5照明时,可通过该反光层聚光,并且可以通过设置不同颜色的反光层来显现不同的效果。为了突出肋板301上的光环效果,本实施例于所述第二装饰环4上设置有涂层,所述涂层的颜色与所述灯罩5的颜色不同。该涂层可以是透光材料制成,也可以是不透光材料制成,从而形成一圈彩光环或一圈遮光环,并使光环和灯罩5形成分层效果,观赏性好,市场竞争力强。考虑到市面上传统的吸顶灯,外壳2和底盘1的可拆卸安装一般是通过可旋转的卡扣进行安装,安装时,使用者无法知晓卡扣的实际位置以及是否扣合妥当,存在安装稳定性、牢靠性问题。并且应用在地壳活跃的地区时,其卡扣容易自动脱出,使灯罩5和底盘1分离而坠下损坏,存在安全风险。本实施例中,所述底盘1的周侧设置有多个扣脚或旋转扣位,所述外壳2对应所述底盘1设置有多个旋转扣位或扣脚,所述外壳2可通过所述扣脚旋转扣入所述旋转扣位内而安装于所述底盘1上,所述旋转扣位的末端具有定位凸起,所述扣脚上对应所述定位凸起设置有定位凹位,所述扣脚在旋入所述旋转扣位内时,可通过所述定位凹位与所述定位凸起配合而实现防脱功能。并且在定位凸起卡入定位凹位内时会造成清晰的波动感,使用者拿持外壳2安装时可以通过感受此波动而知晓是否安装到位,安装稳定性强。本实施例中的照明组件包括基板和安装于基板上的LED灯珠。考虑到传统的吸顶灯中,电路板一般制作成面积较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无胶吸顶灯,其特征在于,包括:底盘,所述底盘上安装有照明组件;外壳,所述外壳为不透光的喇叭状结构并可拆卸地安装于所述底盘上,所述外壳末端的内壁设有第一凹槽;第一装饰环,所述第一装饰环的外径与所述底盘的末端适配而卡接于所述第一凹槽内;第二装饰环,所述第二装饰环卡接于所述第一装饰环的内圈上;灯罩,所述灯罩设置于所述第二装饰环的内圈上。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无胶吸顶灯,其特征在于,包括:底盘,所述底盘上安装有照明组件;外壳,所述外壳为不透光的喇叭状结构并可拆卸地安装于所述底盘上,所述外壳末端的内壁设有第一凹槽;第一装饰环,所述第一装饰环的外径与所述底盘的末端适配而卡接于所述第一凹槽内;第二装饰环,所述第二装饰环卡接于所述第一装饰环的内圈上;灯罩,所述灯罩设置于所述第二装饰环的内圈上。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胶吸顶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装饰环背离所述底盘的一端设置有一圈肋板,所述肋板的外侧对应所述第一凹槽设置有第一凸台、内侧设置有第二凸台并以此形成所述的第一装饰环,所述第二装饰环的外侧对应所述第二凸台设置有第二凹槽、内侧设置有第三凸台,所述灯罩的周侧对应所述第三凸台设置有第三凹槽。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无胶吸顶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装饰环于靠近所述照明组件的一端设...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董建辉
申请(专利权)人:江门市加洲风照明电器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