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防护屏障墙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028201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9-04 03:0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新型防护屏障墙,其包括两个由钢筋混凝土制成的墙体;两个所述墙体平行间隔设置,中间形成填充空间;所述填充空间内填土夯实;两个所述墙体之间通过连接梁固定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操作性强,更容易施工,在雨水较多的地区,不易被雨水冲毁,安全性高;相对于现有的土质防护屏障,耐久性更好,且施工周期短,能够在建筑物外围快速形成一个防护屏障,对填土的要求不高,没有填土粘聚力、含水量等性能要求,可以就地取材,成本更低。

A New Type of Protective Barrier Wall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防护屏障墙
本技术涉及土木工程
,尤其是涉及一种新型防护屏障墙。
技术介绍
目前,在建筑爆破拆除时,通常需要在被爆破点周围或者需要保护的建筑周围设立防护屏障墙体,防止冲击波破坏正常使用的建筑物。而传统土质防护屏障由土方堆体构成,碾压成型质量无法保证,不耐雨水冲刷,整体稳定性差,使用寿命较短,且在使用期内需要经常对土方堆体进行修缮,以确保防护屏障功能的完善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防护屏障墙,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至少一个上述技术问题。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的一种新型防护屏障墙,包括:两个由钢筋混凝土制成的墙体;两个所述墙体平行间隔设置,中间形成填充空间;所述填充空间内填土夯实;两个所述墙体之间通过连接梁固定连接。本技术可操作性强,更容易施工,在雨水较多的地区,不易被雨水冲毁,安全性高;相对于现有的土质防护屏障,耐久性更好,且施工周期短,能够在建筑物外围快速形成一个防护屏障,对填土的要求不高,没有填土粘聚力、含水量等性能要求,可以就地取材,成本更低。进一步地,所述墙体的横截面呈L型,包括竖板部,以及竖板部的底部垂直设置的支脚部。其中优选地,所述支脚部背离所述填充空间设置。进一步地,所述连接梁的两端分别与两个所述墙体的内侧面固定连接;在平行于所述墙体的投影平面上,多个所述连接梁呈矩阵式布设。即,所述墙体的长度方向,多个所述连接梁平行间隔设置;在所述墙体的高度方向,多个所述连接梁平行间隔设置。进一步地,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墙体的底部,用于承托所述墙体的基底层;所述基底层为由混凝土制成的垫层。其中优选地,基底层的厚度为80-500mm。进一步地,所述竖板部的厚度为300-1000mm;所述支脚部自所述竖板部向外的伸出距离为800-1500mm。进一步地,所述墙体在所述填充空间一侧间隔设置有用于加强固定的柱体,所述柱体与所述墙体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梁的两端分别与两侧的柱体连接。进一步地,所述柱体内配箍筋,所述竖板部内设置有墙体水平筋,柱体与墙体通过墙体水平筋固定连接,从而实现墙体的加固,箍筋与墙体水平筋固定连接。进一步地,所述墙体的长度方向,相邻两个所述连接梁的间隔距离为5-8m。进一步地,在水平投影平面内,所述墙体呈环形设置,墙体上设置有连通环形内外的人行通道和车行通道。进一步地,在水平投影平面内,所述人行通道曲折设置,用于阻止或减少爆炸冲击波通过人行通道穿过所述墙体。进一步地,所述车行通道的两端设置有防护门。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技术提供的一种新型防护屏障墙,可操作性强,更容易施工,在雨水较多的地区,不易被雨水冲毁,安全性高;相对于现有的土质防护屏障,耐久性更好,且施工周期短,能够在建筑物外围快速形成一个防护屏障,对填土的要求不高,没有填土粘聚力、含水量等性能要求,可以就地取材,成本更低。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新型防护屏障墙的俯视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中防护屏障墙的基础局部俯视图;图3本技术实施例中防护屏障墙的横向剖面视图;图4本技术实施例中墙体的横向剖面视图;图5为图1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图6为图1中B处的局部放大图。附图标记:10-墙体;10a-竖板部;10b-支脚部;10c-墙体水平筋;11-填充空间;12-车行通道;13-人行通道;20-连接梁;30-基底层;40-柱体。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下面结合具体的实施方式对本技术做进一步的解释说明。如图1-3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新型防护屏障墙,其包括:两个由钢筋混凝土制成的墙体10。两个所述墙体10平行间隔设置,中间形成填充空间11;所述填充空间11内填土夯实。其中填土可以就近取材,不受性能限制。而两个所述墙体10之间通过连接梁20固定连接。连接梁20主要承受拉力,可以抵抗填土对墙体的压力。本技术可操作性强,更容易施工,在雨水较多的地区,不易被雨水冲毁,安全性高;相对于现有的土质防护屏障,耐久性更好,且施工周期短,能够在建筑物外围快速形成一个防护屏障,对填土的要求不高,没有填土粘聚力、含水量等性能要求,可以就地取材,成本更低。如图3和4所示,所述墙体10的横截面呈L型,包括竖板部10a,以及竖板部10a的底部垂直设置的支脚部10b。在本实施例汇总,所述支脚部10b背离所述填充空间11设置,即设置墙体的外侧。所述连接梁20的两端分别与两个所述墙体10的内侧面固定连接;在平行于所述墙体10的投影平面上,多个所述连接梁20呈矩阵式布设。即,所述墙体10的长度方向,多个所述连接梁20平行间隔设置;在所述墙体10的高度方向,多个所述连接梁20平行间隔设置。连接梁20横截面为矩形结构,尺寸规格根据实际需要设定,在本实施例中连接梁横截面为200mm*200mm的矩形结构。本实施例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墙体10的底部,用于承托所述墙体10的基底层30;所述基底层30为由混凝土制成的垫层。其中基底层的厚度为100mm。竖板部10a的厚度为400mm;支脚部10b自所述竖板部10a向外的伸出距离为1000mm。所述墙体的竖板部10a内设置有间隔设置有多个墙体水平筋10c,墙体水平筋10c之间通过横向连接筋固定连接,从而实现墙体的加固。所述墙体的竖板部10a内侧间隔设置多个柱体40,柱体40内配箍筋,竖板部10a内设置有墙体水平筋10c,柱体40与墙体10通过墙体水平筋10c固定连接,从而实现墙体的加固。所述墙体10在所述填充空间11一侧间隔设置有用于加强固定的柱体40,柱体40与所述墙体10的竖板部10a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梁20的两端通过两侧的柱体与墙体的竖板部10a连接。柱体40与墙体10可以是一体浇筑而成,也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防护屏障墙,其特征在于,包括:两个由钢筋混凝土制成的墙体;两个所述墙体平行间隔设置,中间形成填充空间;所述填充空间内填土夯实;两个所述墙体之间通过连接梁固定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防护屏障墙,其特征在于,包括:两个由钢筋混凝土制成的墙体;两个所述墙体平行间隔设置,中间形成填充空间;所述填充空间内填土夯实;两个所述墙体之间通过连接梁固定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防护屏障墙,其特征在于,所述墙体的横截面呈L型,包括竖板部,以及竖板部的底部垂直设置的支脚部。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防护屏障墙,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梁的两端分别与两个所述墙体的内侧面固定连接;在平行于所述墙体的投影平面上,多个所述连接梁呈矩阵式布设。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防护屏障墙,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墙体的底部,用于承托所述墙体的基底层;所述基底层为由混凝土制成的垫层。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新型防护屏障墙,其特征在于,所述竖板部的厚度为300-1000mm;所述支脚部自所述竖板部向外的伸出距离为800-1500mm。...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磊陈岚田瑞俊陈钢
申请(专利权)人:航天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