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衢州学院专利>正文

一种古工程岩柱的加固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2028143 阅读:86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9-04 03:0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古工程岩柱的加固装置,包括套管、第一连接装置、第二连接装置和连接板,所述套管的横截面形状为“C”形,且套管的一侧圆周面上沿竖直方向开设有贯穿套管内外圆周面的连接口,所述连接口的一侧面上设置有第一连接装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在岩柱上套设透明的聚烯烃材质的套管,通过加热的方式是套管对岩柱产生紧箍力,提高了岩柱本身的承载能力和稳定性同时占用空间较小保护了景观特性,同时不影响观看,同时采用连接板将套管开口出连接起来保证了套管对岩柱的防护性和紧箍力,提高了岩柱的寿命和强度。

A Reinforcement Device for Ancient Engineering Rock Pillar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古工程岩柱的加固装置
本技术涉及古建筑工程保护与加固
,具体为一种古工程岩柱的加固装置。
技术介绍
岩柱式古地下工程在我国分布广泛,且许多岩柱式古地下工程已成为重要的旅游景点,岩柱作为岩柱式古地下工程的关键承载构件,其承载能力与稳定性对整个古地下洞室的安全有着重要影响,进行岩柱的保护与加固不仅对古地下工程这一特殊文物保护具有重要意义,同时可以有效的保证游客的人身安全,现有的保护与加固技术主要是增设钢支撑结构,将岩柱原来承受的荷载转移到钢支撑结构上,从而避免岩柱在荷载作用下发生失稳破坏,该加固技术虽然可以保证岩柱的稳定性,但是钢支撑需要占用较大的空间,且与古地下工程的风格相冲突,从而破坏了古地下工程的景观特性,此外,钢支撑加固技术不能阻止风化作用和游客的触摸甚至刻划对岩柱造成的破坏。因此需要一种古工程岩柱的加固装置,能够防止岩柱外部风化的同时对岩柱表面进行加固,同时不影响游客正常和破坏古地下工程的景观,提高岩柱的寿命和强度。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古工程岩柱的加固装置,旨在改善现有古工程岩柱保护和加固占用空间大容易破坏景观特性的问题。本技术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古工程岩柱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古工程岩柱的加固装置,包括套管(1)、第一连接装置(2)、第二连接装置(3)和连接板(4),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管(1)的横截面形状为“C”形,且套管(1)的一侧圆周面上沿竖直方向开设有贯穿套管(1)内外圆周面的连接口(12),所述连接口(12)的一侧面上设置有第一连接装置(2),且连接口(12)的另一侧端面上设置有第二连接装置(3),所述连接口(12)两侧面上的第一连接装置(2)和第二连接装置(3)均连接在连接板(4)上,所述连接板(4)的形状与连接口(12)的形状相同,且连接板(4)靠近套管(1)的一端面两侧分别与第一连接装置(2)和第二连接装置(3)之间互相匹配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古工程岩柱的加固装置,包括套管(1)、第一连接装置(2)、第二连接装置(3)和连接板(4),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管(1)的横截面形状为“C”形,且套管(1)的一侧圆周面上沿竖直方向开设有贯穿套管(1)内外圆周面的连接口(12),所述连接口(12)的一侧面上设置有第一连接装置(2),且连接口(12)的另一侧端面上设置有第二连接装置(3),所述连接口(12)两侧面上的第一连接装置(2)和第二连接装置(3)均连接在连接板(4)上,所述连接板(4)的形状与连接口(12)的形状相同,且连接板(4)靠近套管(1)的一端面两侧分别与第一连接装置(2)和第二连接装置(3)之间互相匹配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古工程岩柱的加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管(1)的材质为颜色透明的聚烯烃材质,且套管(1)的内壁上粘接有耐磨层(11)。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古工程岩柱的加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装置(2)包括固定板(21),所述固定板(21)的一侧端面固定在连接口(12)的一侧端面上,且固定板(21)设置为弧形,所述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俊杰翟友成赵昱钦林伽慧李璐瑶王太明
申请(专利权)人:衢州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