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应加热烹调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027798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9-04 02:53
本发明专利技术所涉及的感应加热烹调器具备主体和受电装置,该主体具有:顶板,被载置被加热物;加热线圈,配置于所述顶板的下方,对所述被加热物进行感应加热;驱动电路,对所述加热线圈供给电力;送电线圈,通过磁共振发送电力;以及送电电路,对所述送电线圈供给电力,该受电装置具有:受电线圈,从所述送电线圈通过磁共振接受电力;以及负载电路,通过所述受电线圈接受的电力动作。

Induction heating cook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感应加热烹调器
本专利技术涉及进行磁共振方式的非接触电力传送的感应加热烹调器。
技术介绍
在以往的感应加热烹调器中,提出了具备配置于顶板上的温度检测单元的例子。该感应加热烹调器具备配置于顶板的下表面侧的第1线圈和设置于温度检测单元的第2线圈。在第2线圈与第1线圈相向配置时,第1线圈和第2线圈通过电磁感应耦合而耦合。由此,从第1线圈向第2线圈供给电力。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0-49959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在以往的感应加热烹调器中,通过电磁感应耦合进行电力供给。因此,需要以使电力供给用的送电线圈(第1线圈)和设置于受电装置(温度检测单元)的受电线圈(第2线圈)相向的方式设置,存在受电装置的设置位置被制约这样的课题。本专利技术是为了解决如上述的课题而完成的,得到一种在从主体向受电装置传送电力的感应加热烹调器中,能够减轻受电装置的设置位置的制约的感应加热烹调器。本专利技术所涉及的感应加热烹调器具备主体和受电装置,该主体具有:顶板,被载置被加热物;加热线圈,配置于所述顶板的下方,对所述被加热物进行感应加热;驱动电路,对所述加热线圈供给电力;送电线圈,通过磁共振发送电力;以及送电电路,对所述送电线圈供给电力,该受电装置具有:受电线圈,从所述送电线圈通过磁共振接受电力;以及负载电路,通过所述受电线圈接受的电力动作。本专利技术所涉及的感应加热烹调器具备:主体,具有通过磁共振发送电力的送电线圈;以及受电装置,具有从送电线圈通过磁共振接受电力的受电线圈。因此,能够减轻受电装置的设置位置的制约。附图说明图1是示出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感应加热烹调器的主体的分解立体图。图2是示出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感应加热烹调器的主体和受电装置的立体图。图3是示出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感应加热烹调器的主体以及受电装置的结构的框图。图4是示出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感应加热烹调器的驱动电路的图。图5是示出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感应加热烹调器的主体以及受电装置的结构的图。图6是图5的结构的具体的电路图。图7是示出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感应加热烹调器的受电装置的变形例1的立体图。图8是示出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感应加热烹调器的受电装置的变形例2的示意图。图9是示出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感应加热烹调器的受电装置的变形例3的示意图。图10是示出实施方式2所涉及的感应加热烹调器的主体的分解立体图。图11是示出实施方式2所涉及的感应加热烹调器的主体和受电装置的立体图。图12是示出实施方式2所涉及的感应加热烹调器的主体以及受电装置的结构的框图。图13是示出实施方式2所涉及的感应加热烹调器的受电装置的变形例的立体图。图14是示出实施方式3所涉及的感应加热烹调器的结构的示意图。图15是示出实施方式4所涉及的感应加热烹调器的结构的示意图。图16是示出实施方式5所涉及的感应加热烹调器的顶板和送电线圈的图。(符号说明)1:第1加热口;2:第2加热口;3:第3加热口;4:顶板;5:被加热物;5b:被烹调物;11:第1加热单元;11a:加热线圈;12:第2加热单元;13:第3加热单元;21:交流电源;22:直流电源电路;22a:二极管桥;22b:电抗器;22c:平滑电容器;23:逆变器电路;23a:IGBT;23b:IGBT;23c:二极管;23d:二极管;24:谐振电容器;25:输入电流检测单元;26:线圈电流检测单元;40:操作部;40a:操作部;40b:操作部;40c:操作部;41:显示部;41a:显示部;41b:显示部;41c:显示部;43:操作显示部;45:控制部;47:主体侧通信装置;50:驱动电路;60:送电电路;60a:谐振型电源;60b:匹配电路;65:送电线圈;80:受电线圈;81:受电电路;81a:整流电路;81b:变换电路;83:受电侧控制部;85:受电侧通信装置;90:温度传感器;90b:振动传感器;91:上面加热器;92:搅拌装置;92a:马达;92b:杆轴;92c:叶片部;100:主体;101:主体;200:受电装置;201:受电装置;202:受电装置;203:受电装置;210:保持单元;220:支撑单元;300:厨房家具;301:作业台。具体实施方式实施方式1.(结构)图1是示出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感应加热烹调器的主体的分解立体图。图2是示出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感应加热烹调器的主体和受电装置的立体图。如图1以及图2所示,在感应加热烹调器的主体100的上部,具有载置锅等被加热物5的顶板4。另外,在顶板4上,可装卸地载置从主体100被传送电力的受电装置200。在本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感应加热烹调器中,受电装置200具备探测被加热物5的温度的温度传感器。详情后述。在主体100的顶板4,作为用于对被加热物5进行感应加热的加热口,具备第1加热口1、第2加热口2、第3加热口3,与各加热口对应地具备第1加热单元11、第2加热单元12、第3加热单元13。主体100是能够针对各个加热口载置被加热物5而进行感应加热的结构。在本实施方式1中,在主体100的跟前侧左右排列而设置有第1加热单元11和第2加热单元12,在主体100的里侧大致中央设置有第3加热单元13。此外,各加热口的配置不限于此。例如,也可以大致直线状地横向排列配置3个加热口。另外,也可以配置成第1加热单元11的中心和第2加热单元12的中心的进深方向的位置不同。另外,加热口的个数也不限于此,也可以是1个、2个的情况、或者还可以具有4个以上的加热口。顶板4整体由耐热强化玻璃、晶化玻璃、硼硅酸盐玻璃等透射红外线的材料构成,在与主体100的上表面开口外周之间隔着橡胶制填料、密封材料而水密状态地固定。在顶板4,与第1加热单元11、第2加热单元12以及第3加热单元13的加热范围(加热口)对应地,通过涂料的涂敷、印刷等,形成有表示锅的大致的载置位置的圆形的锅位置显示。在顶板4的跟前侧,作为用于设定用第1加热单元11、第2加热单元12以及第3加热单元13对被加热物5进行加热时的投入火力(投入电力)、烹调菜单(烧水模式、油炸模式等)的输入装置,设置有操作部40a、操作部40b以及操作部40c(以下有时总称为操作部40)。另外,在操作部40的附近,设置有显示主体100的动作状态、来自操作部40的输入/操作内容等的显示部41a、显示部41b以及显示部41c(以下有时总称为显示部41)。此外,针对每个加热口设置操作部40a~40c和显示部41a~41c的情况、或者针对加热口一并设置操作部40和显示部41的情况等,没有特别限定。此外,操作部40a~40c由例如按压开关、触动开关等机械性的开关、通过电极的静电电容的变化探测输入操作的触摸开关等构成。另外,显示部41a~41c由例如LCD(LiquidCrystalDevice,液晶器件)、LED等构成。此外,在以下的说明中,说明设置一体地构成操作部40和显示部41的操作显示部43的情况。操作显示部43例如由在LCD的上表面配置有触摸开关的触摸面板等构成。在顶板4的下方且主体100的内部,具备第1加热单元11、第2加热单元12以及第3加热单元13,各个加热单元由加热线圈构成。此外,也可以用例如通过辐射加热的类型的电加热器(例如镍铬耐热合金线、卤素加热器、辐射加热器),构成第1加热单元11、第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感应加热烹调器,具备主体和受电装置,该主体具有:顶板,被载置被加热物;加热线圈,配置于所述顶板的下方,对所述被加热物进行感应加热;驱动电路,对所述加热线圈供给电力;送电线圈,通过磁共振发送电力;以及送电电路,对所述送电线圈供给电力,该受电装置具有:受电线圈,从所述送电线圈通过磁共振接受电力;以及负载电路,通过所述受电线圈接受的电力动作。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一种感应加热烹调器,具备主体和受电装置,该主体具有:顶板,被载置被加热物;加热线圈,配置于所述顶板的下方,对所述被加热物进行感应加热;驱动电路,对所述加热线圈供给电力;送电线圈,通过磁共振发送电力;以及送电电路,对所述送电线圈供给电力,该受电装置具有:受电线圈,从所述送电线圈通过磁共振接受电力;以及负载电路,通过所述受电线圈接受的电力动作。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感应加热烹调器,其中,具备多个所述受电装置,多个所述受电装置分别从1个所述送电线圈接受电力。3.根据权利要求1或者2所述的感应加热烹调器,其中,所述送电线圈被设置成在俯视时包围所述加热线圈。4.根据权利要求1或者2所述的感应加热烹调器,其中,具备多个所述加热线圈,所述送电线圈被设置成在俯视时包围多个所述加热线圈。5.根据权利要求1~4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感应加热烹调器,其中,所述送电线圈被配置成在所述顶板的下方且沿着所述顶板的缘。6.根据权利要求1~5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感应加热烹调器,其中,所述磁共振的谐振频率是MHz频带的频率。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感应加热烹调器,其中,所述驱动电路的驱动频率是20kHz以上且小于100kHz,所述磁共振的谐振频率是6.78MHz或者6.78MHz的整数倍。8.根据权利要求1~7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感应加热烹调器,其中,所述负载电路是探测所述被加热物的温度的温度传感器,所述受电装置具备发送所述温度传感器探测到的温度的信息的第1通信装置,所述主体具备:第2通信装置,接收从所述第1通信装置发送的所述温度的信息;以及控制装置,根据所述温度的信息,控制所述驱动电路的驱动。9.根据权利要求1~7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感应加热烹调器,其中,所述负载电路是探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吉野勇人菅郁朗文屋润伊藤雄一郎饭田岳秋
申请(专利权)人:三菱电机株式会社三菱电机家用电器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