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功能自动切换起泡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027679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9-04 02:5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双功能自动切换起泡器,包括进水片和外壳,进水片固定安装于外壳的顶部,进水片的外圈设置有若干均匀分布的进水孔,进水片的中部设置有进水口,外壳内部的底端设置有空心柱,空心柱上套装有起泡器内芯,外壳的内侧壁上设置有若干与进水孔对应的水腔,外壳的侧面设置有空气进口,外壳的底部设置有若干均匀分布的花洒孔,起泡器内芯的内孔壁上设置有高低槽,空心柱内侧的底部安装有弹簧,弹簧的上端安装有推杆,推杆的顶部安装有转动棘轮,转动棘轮位于进水片中部的进水口内,且转动棘轮的外圈通过凹槽安装有V型橡胶圈,转动棘轮的内圈设置有与高低槽卡接的齿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通过水压变换,来自动调节切换产生气泡水或花洒水。

A dual-function automatic switching foam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双功能自动切换起泡器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起泡器,特别是涉及一种双功能自动切换起泡器。
技术介绍
起泡器是指一种水流有发泡的效果及节约用水的器具。起泡器可以让流经的水和空气充分混合,有了空气的加入,水的冲刷力提高不少,从而有效减少用水量,节约用水。但现有的起泡器功能单一,不能自由切换气泡水和花洒水。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双功能自动切换起泡器,能解决现有的起泡器功能单一,不能自由切换气泡水和花洒水的问题。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双功能自动切换起泡器,包括进水片和外壳,所述进水片固定安装于外壳的顶部,所述进水片的外圈设置有若干均匀分布的进水孔,所述进水片的中部设置有进水口,所述外壳内部的底端设置有空心柱,所述空心柱上套装有起泡器内芯,所述外壳的内侧壁上设置有若干与进水孔对应的水腔,所述外壳的侧面设置有空气进口,所述外壳的底部设置有若干均匀分布的花洒孔,所述起泡器内芯的内孔壁上设置有高低槽,所述空心柱内侧的底部安装有弹簧,所述弹簧的上端安装有推杆,所述推杆的顶部安装有转动棘轮,所述转动棘轮位于进水片中部的进水口内,且转动棘轮的外圈通过凹槽安装有V型橡胶圈,所述转动棘轮的内圈设置有与高低槽卡接的齿轮。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进水片的上方固定安装有滤网,所述滤网上设置有若干均匀分布的滤孔。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转动棘轮的中部设置有中心柱,所述中心柱插接于推杆的中孔内。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推杆的外侧设置有与转动棘轮上的齿轮对接的外齿轮。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起泡器内芯的外边沿设置有若干均匀分布的半圆形的过水口。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能达到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可通过水压变换,来自动调节切换产生气泡水或花洒水,从而满足用户的不同用水需求,且其自动切换,使用方便。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分解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的棘轮与内芯的齿轮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的棘轮、推杆与内芯的齿轮结构示意图;其中:1、滤网;2、进水片;3、外壳;4、转动棘轮;5、V型橡胶圈;6、推杆;7、起泡器内芯;8、弹簧;9、进水孔;10、花洒孔;11、空气进口;12、进水口;13、齿轮;14、高低槽。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专利技术。请参照图1-4所示,一种双功能自动切换起泡器,包括进水片2和外壳3,进水片2固定安装于外壳3的顶部,进水片2的外圈设置有若干均匀分布的进水孔9,进水片2的中部设置有进水口12,外壳3内部的底端设置有空心柱,空心柱上套装有起泡器内芯7,外壳3的内侧壁上设置有若干与进水孔9对应的水腔,外壳3的侧面设置有空气进口11,外壳3的底部设置有若干均匀分布的花洒孔10,起泡器内芯7的内孔壁上设置有高低槽14,空心柱内侧的底部安装有弹簧8,弹簧8的上端安装有推杆6,推杆6的顶部安装有转动棘轮4,转动棘轮4位于进水片2中部的进水口12内,且转动棘轮4的外圈通过凹槽安装有V型橡胶圈5,转动棘轮4的内圈设置有与高低槽14卡接的齿轮13。进水片2的上方固定安装有滤网1,滤网1上设置有若干均匀分布的滤孔,通过滤网将将即将进入起泡器内的水进行过滤,降低水中的杂质,防止起泡器堵塞,提高了起泡器的使用寿命,同时提高了水质,增加了用水安全性。转动棘轮4的中部设置有中心柱,中心柱插接于推杆6的中孔内,方便转动棘轮受推力时旋转。推杆6的外侧设置有与转动棘轮4上的齿轮13对接的外齿轮。起泡器内芯7的外边沿设置有若干均匀分布的半圆形的过水口。具体的,该装置使用时,当水龙头内水压产生变化,转动棘轮4在水压变换的作用下下行或上行,弹簧8提供弹性回复力,转动棘轮4在下行或上行的过程中旋转,当转动棘轮4在旋转过程中其内部的齿轮13卡接于起泡器内芯7中高低槽13的高槽上时,其带动V型密封圈5上行并抵住密封进水口12,当V型密封圈5与起泡器进水端中部的进水口12密封时,起泡器水只从进水片2外圈的进水孔9内流入到外壳3的水腔内,同时空气从空气进口11进入水腔,待水与空气在水腔充分混合后,并形成气泡水从起泡器外壳2底部周边花洒孔10流出。当水压变换,转动棘轮4内部的齿轮13卡接于起泡器内芯7中高低槽13的低槽上时,其带动V型密封圈5下行不再密封进水口12,当V型密封圈5与起泡器进水端中部的进水口12没有密封时,起泡器水从进水口12进入外壳2内部,经过起泡器内芯7后与空气混合,待水与空气充分混合后,并形成气泡水从起泡器外壳流出;同时起泡器水也从进水片2外圈的进水孔8内流入到外壳2的水腔内,空气从空气进口11进入水腔,待水与空气在水腔充分混合后,并形成气泡水从起泡器外壳2底部周边花洒孔10流出,从而使起泡器出花洒水、气泡水混合水。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不限于此,按照本专利技术的上述实施例内容,利用本领域的常规技术知识和惯用手段,在不脱离本专利技术上述基本技术思想前提下,以上优选实施例还可以做出其它多种形式的修改、替换或组合,所获得的其它实施例均落在本专利技术权利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双功能自动切换起泡器,包括进水片(2)和外壳(3),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水片(2)固定安装于外壳(3)的顶部,所述进水片(2)的外圈设置有若干均匀分布的进水孔(9),所述进水片(2)的中部设置有进水口(12),所述外壳(3)内部的底端设置有空心柱,所述空心柱上套装有起泡器内芯(7),所述外壳(3)的内侧壁上设置有若干与进水孔(9)对应的水腔,所述外壳(3)的侧面设置有空气进口(11),所述外壳(3)的底部设置有若干均匀分布的花洒孔(10),所述起泡器内芯(7)的内孔壁上设置有高低槽(14),所述空心柱内侧的底部安装有弹簧(8),所述弹簧(8)的上端安装有推杆(6),所述推杆(6)的顶部安装有转动棘轮(4),所述转动棘轮(4)位于进水片(2)中部的进水口(12)内,且转动棘轮(4)的外圈通过凹槽安装有V型橡胶圈(5),所述转动棘轮(4)的内圈设置有与高低槽(14)卡接的齿轮(13)。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功能自动切换起泡器,包括进水片(2)和外壳(3),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水片(2)固定安装于外壳(3)的顶部,所述进水片(2)的外圈设置有若干均匀分布的进水孔(9),所述进水片(2)的中部设置有进水口(12),所述外壳(3)内部的底端设置有空心柱,所述空心柱上套装有起泡器内芯(7),所述外壳(3)的内侧壁上设置有若干与进水孔(9)对应的水腔,所述外壳(3)的侧面设置有空气进口(11),所述外壳(3)的底部设置有若干均匀分布的花洒孔(10),所述起泡器内芯(7)的内孔壁上设置有高低槽(14),所述空心柱内侧的底部安装有弹簧(8),所述弹簧(8)的上端安装有推杆(6),所述推杆(6)的顶部安装有转动棘轮(4),所述转动棘轮(4)位于进水片(2)中部的进水口(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荣文
申请(专利权)人:厦门睿晨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