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热作模具钢的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热作模具钢
,尤其涉及一种热作模具钢的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热作模具钢(H13)属于合金工具钢,是在碳工钢的基础上加入合金元素而形成的钢种。具有高的淬透性和抗热裂能力,该钢含有较高含量的碳和钒,耐磨性好,韧性相对有所减弱,具有良好的耐热性,在较高温度时具有较好的强度和硬度,高的耐磨性和韧性,优良的综合力学性能和较高的抗回火稳定性。广泛应用于制造冲击载荷大的锻模,热挤压模,精锻模;铝、铜及其合金压铸模。随着经济转型升级,对工业品的质量也有了较高的要求。目前国内的铝型材挤压模的质量与国外产品相比还有较大差距,大大限制了我国铝型材挤压成型产品的质量提升。综上可知,现有技术在实际使用上显然存在不便与缺陷,所以有必要加以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的缺陷,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热作模具钢的制备方法,通过二次精练、压力加工及热处理得到热作模具钢,其各元素的重量百分比为C:0.32-0.45%、Si:0.30-0.60%、Mn:0.40-0.70%、S≤0.01%、P≤0.02%、Cr:2.8-4.5%、Mo:1.2-1.4%、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热作模具钢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A.将原料加入电弧炉内熔炼,随后通过钢包精炼炉和真空脱气炉进行二次精炼;再经过电渣重熔,之后浇注得钢锭;所述A步骤中还对氧化物的形成及混入进行控制;B.对钢锭进行三墩三拔压力加工;在钢锭墩拔前进行高温扩散处理;C.将压力加工后的钢锭进行热处理的所述热作模具钢;所述模具钢中各元素的重量百分比为,C:0.32‑0.45%、Si:0.30‑0.60%、Mn:0.20‑0.50%、S≤0.004%、P≤0.015%、Cr:2.8‑4.5%、Mo:1.2‑1.4%、W:1.2‑1.4%、V:0.5‑0.8%及性能优化剂,其余为Fe和杂质。
【技术特征摘要】
2018.11.08 CN 20181132183321.一种热作模具钢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A.将原料加入电弧炉内熔炼,随后通过钢包精炼炉和真空脱气炉进行二次精炼;再经过电渣重熔,之后浇注得钢锭;所述A步骤中还对氧化物的形成及混入进行控制;B.对钢锭进行三墩三拔压力加工;在钢锭墩拔前进行高温扩散处理;C.将压力加工后的钢锭进行热处理的所述热作模具钢;所述模具钢中各元素的重量百分比为,C:0.32-0.45%、Si:0.30-0.60%、Mn:0.20-0.50%、S≤0.004%、P≤0.015%、Cr:2.8-4.5%、Mo:1.2-1.4%、W:1.2-1.4%、V:0.5-0.8%及性能优化剂,其余为Fe和杂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作模具钢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氧化物的控制方法包括,所述原材料进行抛丸处理及封闭式转运;原材料进炉前先进行烘干;所述A步骤的熔炼过程中对铁水进行净化处理;浇注时,采用底注的方式充型;原料加入及浇注过程吹保护气保护。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热作模具钢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铁水进行净化处理的方法为:铁水完全熔化并达到目标温度后,停止加热20~30分钟,使铁水中的氧化物充分上浮至液面。4.根据权利要求1~3任意一项所述的热作模具钢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性能优化剂为,Nb:0.005-0.20%、Ni:0.003-0....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