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气道湿化给药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2015807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9-03 23:4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气道湿化给药装置,包括雾化瓶,所述雾化瓶上端通过上导管与呼吸面罩的进气口连通,所述雾化瓶下端通过下导管与呼吸机的出气口连通,所述雾化瓶侧壁上部设有正压接头,所述正压接头通过输液软管与储液器连通,所述输液软管上设有调节液体流速的输液调节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所述雾化瓶为全封闭一体设计,通过侧壁正压接头加液加药,操作方便,避免污染。

An Airway Humidification Drug Delivery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气道湿化给药装置
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气道湿化给药装置。
技术介绍
气管切开患者无法用鼻子呼吸,为了维持其生命体征,一般通过在患者喉部插入气管套管供病人呼吸,但人工气道没有天然呼吸系统对吸入空气进行加湿等功能。由于人工气道加湿功能不够,就会在患者上呼吸道形成痰痂,这样会阻塞支气管、引起呼吸困难甚至窒息,肺部感染率也会上升,因此采用人工气道时帮助病人进行气道湿化非常重要。有时,还可以通过呼吸系统给药达到无痛、迅速有效治疗的目的。但是,目前的技术通常需要护理人员手动进行水滴湿化或者给药,这要求护理人员加强巡视,增加了护理人员的劳动强度和护理难度。而且,经常开合加湿加药也容易污染雾化器,大大增加病人感染的风险。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一种气道湿化给药装置,解决了以上所述的技术问题。本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气道湿化给药装置,包括雾化瓶,所述雾化瓶上端通过上导管与呼吸面罩的进气口连通,所述雾化瓶下端通过下导管与呼吸机的出气口连通,所述雾化瓶侧壁上部设有正压接头,所述正压接头通过输液软管与储液器连通,所述输液软管上设有调节液体流速的输液调节器。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传统的雾化瓶分为瓶体和瓶盖,为可以开合的设计,此种通过开合瓶盖加水加药的操作非常麻烦,大大增加了护理人员的劳动强度,而且开合瓶盖的操作也增加了雾化瓶被污染的风险。本技术所述雾化瓶为全封闭一体设计,通过侧壁正压接头加液加药,操作方便,避免污染。所述正压接头在无任何连接件与之连接的情况下呈封闭状态,保持无菌状态,接头的阳性端可任意连接外周静脉、中心静脉、留置针、三通阀门等需肝素帽封头的端口,阴性端头可连接并锁住所述雾化瓶的侧壁,保持其全封闭无污染。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技术还可以做如下改进。进一步,所述上导管和下导管均为波纹管。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所述波纹管具有伸缩弹性,方便雾化瓶或病人移动时能够持续使用所述气道湿化给药装置。进一步,所述正压接头与所述输液软管为可拆卸连接。具体的,所述输液软管套接在所述正压接头上。或者,所述正压接头与所述输液软管螺纹连接。所述螺纹连接是一种广泛使用的可拆卸的固定连接,具有结构简单、连接可靠、装拆方便等优点。所述螺纹连接又可以分为螺栓连接、双头螺栓连接等。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当长时间无需进行加水加药操作时,可以断开所述正压接头与所述输液软管之间的连接,方便移动所述雾化瓶。或者,直接通过正压接头使用注射器直接向雾化瓶中加药。进一步,所述正压接头上可拆卸连接有防尘帽,所述防尘帽为一端开口另一端封闭的圆筒状,所述防尘帽内径与所述正压接头的外径匹配。进一步,所述防尘帽通过连接带连接在所述雾化瓶上。具体的,所述防尘帽由塑料或橡胶制成,优选橡胶。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断开所述正压接头与所述输液软管之间的连接时,将正压接头用防尘帽盖住,从而达到防尘的卫生要求。所述防尘帽通过连接带连接在所述雾化瓶上可以避免防尘帽在取下的时候丢失。上述说明仅是本技术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技术的技术手段,并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以下以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后。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由以下实施例及其附图详细给出。附图说明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图1为本技术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气道湿化给药装置的结构示意图。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1、雾化瓶;2、上导管;3、下导管;4、正压接头;5、输液软管;6、储液器;7、输液调节器;8、防尘帽;9、连接带。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1对本技术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例只用于解释本技术,并非用于限定本技术的范围。如图1所示,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气道湿化给药装置,包括雾化瓶1,所述雾化瓶1上端通过上导管2与呼吸面罩的进气口连通,所述雾化瓶下端通过下导管3与呼吸机的出气口连通,所述雾化瓶1侧壁上部设有正压接头4,所述正压接头4通过输液软管5与储液器6连通,所述输液软管5上设有调节液体流速的输液调节器7。在使用呼吸机和人工气管为气管切开的病人维持呼吸时,呼吸机中提供的氧气通过雾化瓶会携带其中的水蒸汽一起进入呼吸道,完成对呼吸道提供氧气的同时湿化呼吸道的作用。传统的雾化瓶1分为瓶体和瓶盖,为可以开合的设计,此种通过开合瓶盖加水加药的操作非常麻烦,大大增加了护理人员的劳动强度,而且开合瓶盖的操作也增加了雾化瓶被污染的风险。本技术所述雾化瓶1为全封闭一体设计,通过侧壁正压接头4加液加药,操作方便,避免污染。该装置代替了人工用注射器间接向人工气道或者雾化器中加水的操作,同时通过使用可以调节液体流速的输液调节器7调节水滴速度,从而控制湿化程度,避免过度湿化或者湿化不够,大大降低了人工护理的难度和误差。本使用新型有效克服了现有技术中种种缺点而具有高度的产业利用价值。优选的,所述上导管2和下导管3均为波纹管。所述波纹管具有伸缩弹性,方便雾化瓶或病人移动时能够持续使用所述气道湿化给药装置。优选的,所述正压接头4与所述输液软管5为可拆卸连接。具体的,所述输液软管5套接在所述正压接头4上。或者,所述正压接头4与所述输液软管5螺纹连接。所述螺纹连接是一种广泛使用的可拆卸的固定连接,具有结构简单、连接可靠、装拆方便等优点。所述螺纹连接又可以分为螺栓连接、双头螺栓连接等。当长时间无需进行加水加药操作时,可以断开所述正压接头4与所述输液软管5之间的连接,方便移动所述雾化瓶1。或者,直接通过正压接头4使用注射器直接向雾化瓶1中加药。优选的,所述正压接头上4可拆卸连接有防尘帽8,所述防尘帽8为一端开口另一端封闭的圆筒状,所述防尘帽8内径与所述正压接头4的外径匹配。进一步,所述防尘帽8通过连接带9连接在所述雾化瓶1上。具体的,所述防尘帽8由橡胶制成。当断开所述正压接头4与所述输液软管5之间的连接时,将正压接头4用防尘帽8盖住,从而达到防尘的卫生要求。所述防尘帽8通过连接带9连接在所述雾化瓶1上可以避免防尘帽8在取下的时候丢失。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技术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凡本行业的普通技术人员均可按说明书附图所示和以上所述而顺畅地实施本技术;但是,凡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技术技术方案范围内,利用以上所揭示的
技术实现思路
而做出的些许更动、修饰与演变的等同变化,均为本技术的等效实施例;同时,凡依据本技术的实质技术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等同变化的更动、修饰与演变等,均仍属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气道湿化给药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雾化瓶(1),所述雾化瓶(1)上端通过上导管(2)与呼吸面罩的进气口连通,所述雾化瓶下端通过下导管(3)与呼吸机的出气口连通,所述雾化瓶(1)侧壁上部设有正压接头(4),所述正压接头(4)通过输液软管(5)与储液器(6)连通,所述输液软管(5)上设有调节液体流速的输液调节器(7)。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气道湿化给药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雾化瓶(1),所述雾化瓶(1)上端通过上导管(2)与呼吸面罩的进气口连通,所述雾化瓶下端通过下导管(3)与呼吸机的出气口连通,所述雾化瓶(1)侧壁上部设有正压接头(4),所述正压接头(4)通过输液软管(5)与储液器(6)连通,所述输液软管(5)上设有调节液体流速的输液调节器(7)。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气道湿化给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导管(2)和下导管(3)均为波纹管。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气道湿化给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正压接头(4)与所述输液软管(5)为可拆卸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一种气道湿化给药装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芬
申请(专利权)人:中南大学湘雅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南,4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