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相位差液压松紧夹具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2015695 阅读:37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9-03 23:47
一种相位差液压松紧夹具装置,属于疲劳测试装置技术领域。包括把手及与其配合连接的转轴,转轴上同轴设置凸轮一、凸轮二,凸轮一、凸轮二之间设置相位差,凸轮一、凸轮二上还同步设置口稳定保压区、口稳定保压区;还包括换向阀、夹紧工具。上述一种相位差液压松紧夹具装置的技术方案,换向到换向口A时,液压油进入活塞腔二中,推板向左移动,夹板松开;换向到换向口B时,液压油进入活塞腔一中,推板向右移动,夹板夹紧;使用简单、方便。

A Hydraulic Tightening Fixture with Phase Differen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相位差液压松紧夹具装置
本专利技术属于疲劳测试装置
,具体为一种相位差液压松紧夹具装置。
技术介绍
现有的液压松紧夹具装置,需要用手推动换向阀,手动很吃力。现有手动换向阀靠手动去拉,拉的频率很高,手动换向阀给夹装工具夹装使用,夹的时候弯住,松开的时候,阀打开,操作工可能需要两三分钟拉一次,操作累,工作效率低。现有手动换向阀的阀芯是往复运动,不能旋转运动。阀芯和阀套是有间隙的,如果静止不动,那么阀芯就会掉下来,阀芯、液压油有粘性,阀在里面就有粘性阻力,油脏,阻力更大,拉力需要增加,显著降低了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设计提供一种相位差液压松紧夹具装置的技术方案,推动把手,凸轮一在凸轮二外圈,同步转动时形成相位差,运行的时候,能够实现旋推小阀先开,主阀芯后开,旋推小阀首先向右移动,高压引口与高压腔连通,低压引口、压力补偿引口与压力补偿腔连通,与压力补偿腔连通的右H腔为高压油,也给主阀芯一个向左的推力,使得人工推动把手的时候也更为省力;其主阀芯不仅可以左右推动,还可以在旋转盘带动下一起做旋转运动,且旋推小阀也可以在旋喷口喷射液压油的作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相位差液压松紧夹具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把手(55)及与其配合连接的转轴(52),转轴(52)上同轴设置凸轮一(51)、凸轮二(53),凸轮一(51)、凸轮二(53)之间设置相位差,凸轮一(51)、凸轮二(53)上还同步设置A口稳定保压区(57)、B口稳定保压区(58);还包括换向阀,所述的换向阀由壳体一(1)、壳体二(8)、壳体三(23)配合连接构成的阀体,壳体一(1)内设置回油腔(2)及回流口三(49),壳体二(8)内设置主阀芯(11),主阀芯(11)中部配合设置换向阀套(16),主阀芯(11)、换向阀套(16)与壳体二(8)之间形成回油腔一(43)、换向腔A(13)、高压腔(37)...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相位差液压松紧夹具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把手(55)及与其配合连接的转轴(52),转轴(52)上同轴设置凸轮一(51)、凸轮二(53),凸轮一(51)、凸轮二(53)之间设置相位差,凸轮一(51)、凸轮二(53)上还同步设置A口稳定保压区(57)、B口稳定保压区(58);还包括换向阀,所述的换向阀由壳体一(1)、壳体二(8)、壳体三(23)配合连接构成的阀体,壳体一(1)内设置回油腔(2)及回流口三(49),壳体二(8)内设置主阀芯(11),主阀芯(11)中部配合设置换向阀套(16),主阀芯(11)、换向阀套(16)与壳体二(8)之间形成回油腔一(43)、换向腔A(13)、高压腔(37)、换向腔B(17)、回油腔二(19)、左H腔(32)、压力补偿腔(22)、右H腔(30),壳体二(8)上对应设置回流口一(9)、换向口A(12)、高压油进口(14)、换向口B(15)、回流口二(18);主阀芯(11)向右移动时,回油腔一(43)、换向腔A(13)连通;主阀芯(11)向左移动时,回油腔二(19)、换向腔B(17)连通;回油腔二(19)、左H腔(32)连通,压力补偿腔(22)、右H腔(30)连通,回油腔二(19)与压力补偿腔(22)通过压力补偿流道(21)连通,其特征在于主阀芯(11)左端紧配设置旋转盘(6),旋转盘(6)安装在回油腔(2)中,主阀芯(11)的主阀腔(46)与旋转盘(6)的旋转盘腔(47)连通,旋转盘(6)上设置与旋转盘腔(47)连通的旋喷口(601),主阀芯(11)与壳体一(1)、壳体二(8)之间配合设置阀套(7),主阀芯(11)右端通过万向联轴器一(26)与连杆一(25)配合连接,连杆一(25)右端与阀座一(24)配合连接,主阀芯(11)右端与阀座一(24)之间套接设置复位弹簧一(27);主阀芯(11)下方的壳体二(8)内配合设置旋推小阀(35),旋推小阀(35)内设置从左向右导通的止回阀(36),止回阀(36)左侧的旋推小阀(35)上设置高压引口(38)、流道堵口(39)、旋喷流道(35b)及旋喷堵口(35c)、小阀旋喷口(35d),旋推小阀(35)管壁上对应设置与旋喷流道(35b)连通的旋喷引口(35a)、小阀旋喷口(35d),止回阀(36)左侧的旋推小阀(35)上设置低压引口(34)、压力补偿引口(33),旋推小阀(35)左侧设置次阀腔(42),次阀腔(42)通过小阀旋喷口(35d)与旋喷流道(35b)连通;次阀腔(42)通过壳体二(8)上设置的堵口流道(45)与阀套(7)上设置的阀套通孔(701)连接,再与主阀腔(46...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许静杜加友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