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赵燕平专利>正文

一种可自动报警的冠状动脉造影术后桡动脉加压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014387 阅读:42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9-03 23:3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可自动报警的冠状动脉造影术后桡动脉加压器,包括护板,所述护板的两侧皆设置有固定带,且固定带远离护板的一端皆设置有魔术贴,所述护板一端的中间位置处设置有收纳仓,且收纳仓的顶部设置有第二通孔,所述收纳仓的底部设置有第一通孔,所述护板底部的中间位置处设置有透明压力囊,且透明压力囊一端的一侧设置有排气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安装有安装仓,并在安装仓内部设置有微控制器,通过微控制器与计时器、蜂鸣器、控制开关的配合使用,使得装置能够根据患者的使用时间进行自动报警,方便进行减压操作,防止因长时间高压力压迫下造成的皮下血肿或血管闭塞,提高了装置的实用性。

A Radial Artery Compressor with Automatic Alarm after Coronary Angiograph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自动报警的冠状动脉造影术后桡动脉加压器
本技术涉及医疗装置
,具体为一种可自动报警的冠状动脉造影术后桡动脉加压器。
技术介绍
冠状动脉造影简称冠脉造影,是使冠状动脉在X线下显影的方法,在完成冠状动脉造影或介入治疗后,需要拔除动脉鞘管,由于局部伤口很小,一般都无需缝合处理,采用压迫止血与包扎即可,经桡动脉造影或支架术后,可选择桡动脉加压器进行压迫止血,术后数小时即可解除使用,冠状动脉造影术后桡动脉加压器的使用过程中,需要根据患者自身的血管情况,使用抗凝剂等因素,但由于加压器的使用过程中,无法对使用者压迫时间进行自动报警提醒,会造成减压不当,导致减压不当引起的皮下血肿,以及严重的桡动脉血管闭塞,影响患者的康复,实用性较低,且传统的装置使用过程中,无法对冲气囊进行隐藏,导致患者活动不便,使用较为不便,另外传统的装置使用过程中,无法对压迫点的位置进行精确地定位,影响装置的使用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自动报警的冠状动脉造影术后桡动脉加压器,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可自动报警的冠状动脉造影术后桡动脉加压器,包括护板,所述护板的两侧皆设置有固定带,且固定带远离护板的一端皆设置有魔术贴,所述护板一端的中间位置处设置有收纳仓,且收纳仓的顶部设置有第二通孔,所述收纳仓的底部设置有第一通孔,所述护板底部的中间位置处设置有透明压力囊,且透明压力囊一端的一侧设置有排气孔,所述透明压力囊靠近排气孔一端的中间位置处设置有输气管,且输气管远离透明压力囊的一端设置有气吹,所述收纳仓内部靠近排气孔的一侧设置有安装仓,且安装仓内部的中间位置处设置有微控制器,且安装仓内部远离输气管的一端设置有电池槽,所述安装仓顶部的护板上设置有计时器,且计时器靠近排气孔一侧的护板上设置有控制开关,所述计时器远离控制开关一侧的护板上设置有蜂鸣器,所述计时器的输出端通过导线与微控制器电性连接,且微控制器的输出端通过导线与蜂鸣器电性连接,所述控制开关的输出端通过导线与微控制器、计时器、蜂鸣器电性连接。优选的,所述固定带上皆均匀设置有通气孔,且固定带的内侧皆设置有吸汗棉。优选的,所述蜂鸣器设置有三组,且相邻蜂鸣器之间的距离相同。优选的,所述护板为弧形,且护板的弧形角度为30°。优选的,所述安装仓的两端皆均匀设置有散热孔。优选的,所述透明压力囊的底部设置有平整面。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该可自动报警的冠状动脉造影术后桡动脉加压器安装有安装仓,并在安装仓内部设置有微控制器,通过微控制器与计时器、蜂鸣器、控制开关的配合使用,使得装置能够根据患者的使用时间进行自动报警,方便进行减压操作,防止因长时间高压力压迫下造成的皮下血肿或血管闭塞,提高了装置的实用性,护板顶部收纳仓的设置,能够对气吹进行收纳,防止患者活动时气吹受到挤压,使得装置的使用更加方便,安装仓顶部第二通孔与底部第一通孔的设置,能够对透明压力囊底部的压迫点位置进行观测,使得压迫点的位置更加精确,提高了压迫的效果。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主视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收纳状态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安装仓内部示意图。图中:1、气吹;2、输气管;3、固定带;4、收纳仓;5、透明压力囊;6、第一通孔;7、第二通孔;8、安装仓;9、控制开关;10、计时器;11、蜂鸣器;12、魔术贴;13、排气孔;14、通气孔;15、护板;16、微控制器;17、电池槽。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3,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实施例:一种可自动报警的冠状动脉造影术后桡动脉加压器,包括护板15,护板15的两侧皆设置有固定带3,且固定带3远离护板15的一端皆设置有魔术贴12,护板15一端的中间位置处设置有收纳仓4,且收纳仓4的顶部设置有第二通孔7,收纳仓4的底部设置有第一通孔6,护板15底部的中间位置处设置有透明压力囊5,且透明压力囊5一端的一侧设置有排气孔13,透明压力囊5靠近排气孔13一端的中间位置处设置有输气管2,且输气管2远离透明压力囊5的一端设置有气吹1,收纳仓4内部靠近排气孔13的一侧设置有安装仓8,且安装仓8内部的中间位置处设置有微控制器16,此处微控制器16的型号为C8051F,且安装仓8内部远离输气管2的一端设置有电池槽17,安装仓8顶部的护板15上设置有计时器10,此处计时器10的型号为GCK1-H57.55,且计时器10靠近排气孔13一侧的护板15上设置有控制开关9,计时器10远离控制开关9一侧的护板15上设置有蜂鸣器11,此处蜂鸣器11的型号为JHR-3500,计时器10的输出端通过导线与微控制器16电性连接,且微控制器16的输出端通过导线与蜂鸣器11电性连接,控制开关9的输出端通过导线与微控制器16、计时器10、蜂鸣器11电性连接。在本实施中:固定带3上皆均匀设置有通气孔14,且固定带3的内侧皆设置有吸汗棉,有效地避免包裹处出汗,蜂鸣器11设置有三组,且相邻蜂鸣器11之间的距离相同,提高了装置的提示效果,护板15为弧形,且护板15的弧形角度为30°,提高了装置的稳定性,安装仓8的两端皆均匀设置有散热孔,提高了微控制器16的散热效果,透明压力囊5的底部设置有平整面,提高了装置的压迫面积,预防水泡的发生。工作原理:使用前,将电池放入到电池槽17的内部,对装置进行通电,使用时,将护板15放置在伤口顶部,并通过第一通孔6与第二通孔7观测,透明压力囊5放置的位置,然后,利用固定带3上的魔术贴12对护板15的位置进行固定,装置固定完成之后,挤压气吹1对透明压力囊5的内部进行吹气,透明压力囊5对伤口进行压迫,透明压力囊5内部压力调整完成之后,将气吹1放入到收纳仓4的内部,并打开控制开关9,计时器10开始计时,计时器10计时达到设定时间之后,将信号传递到微控制器16的内部,微控制器16对信号做出处理,并控制蜂鸣器11响起,进行自动报警,操作者打开排气孔13,排出透明压力囊5内部少量的气体,降低压迫的力度,计时器10持续计时,并在达到设定时间之后持续进行报警,循环多次对透明压力囊5内部的气体进行释放,止血完成之后,取下装置。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自动报警的冠状动脉造影术后桡动脉加压器,包括护板(15),其特征在于:所述护板(15)的两侧皆设置有固定带(3),且固定带(3)远离护板(15)的一端皆设置有魔术贴(12),所述护板(15)一端的中间位置处设置有收纳仓(4),且收纳仓(4)的顶部设置有第二通孔(7),所述收纳仓(4)的底部设置有第一通孔(6),所述护板(15)底部的中间位置处设置有透明压力囊(5),且透明压力囊(5)一端的一侧设置有排气孔(13),所述透明压力囊(5)靠近排气孔(13)一端的中间位置处设置有输气管(2),且输气管(2)远离透明压力囊(5)的一端设置有气吹(1),所述收纳仓(4)内部靠近排气孔(13)的一侧设置有安装仓(8),且安装仓(8)内部的中间位置处设置有微控制器(16),且安装仓(8)内部远离输气管(2)的一端设置有电池槽(17),所述安装仓(8)顶部的护板(15)上设置有计时器(10),且计时器(10)靠近排气孔(13)一侧的护板(15)上设置有控制开关(9),所述计时器(10)远离控制开关(9)一侧的护板(15)上设置有蜂鸣器(11),所述计时器(10)的输出端通过导线与微控制器(16)电性连接,且微控制器(16)的输出端通过导线与蜂鸣器(11)电性连接,所述控制开关(9)的输出端通过导线与微控制器(16)、计时器(10)、蜂鸣器(11)电性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自动报警的冠状动脉造影术后桡动脉加压器,包括护板(15),其特征在于:所述护板(15)的两侧皆设置有固定带(3),且固定带(3)远离护板(15)的一端皆设置有魔术贴(12),所述护板(15)一端的中间位置处设置有收纳仓(4),且收纳仓(4)的顶部设置有第二通孔(7),所述收纳仓(4)的底部设置有第一通孔(6),所述护板(15)底部的中间位置处设置有透明压力囊(5),且透明压力囊(5)一端的一侧设置有排气孔(13),所述透明压力囊(5)靠近排气孔(13)一端的中间位置处设置有输气管(2),且输气管(2)远离透明压力囊(5)的一端设置有气吹(1),所述收纳仓(4)内部靠近排气孔(13)的一侧设置有安装仓(8),且安装仓(8)内部的中间位置处设置有微控制器(16),且安装仓(8)内部远离输气管(2)的一端设置有电池槽(17),所述安装仓(8)顶部的护板(15)上设置有计时器(10),且计时器(10)靠近排气孔(13)一侧的护板(15)上设置有控制开关(9),所述计时器(10)远离控制开关(9)一侧的护板(15)上设...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燕平吴红艳甘怀娟
申请(专利权)人:赵燕平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