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婴儿注水碗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013396 阅读:181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9-03 23:2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婴儿注水碗,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婴儿注水碗注水不便,且塞子容易丢失的问题,提出了一种解决方案为:一种婴儿注水碗,包括塞子、塑料卡扣、蒸汽塞、碗盖、内碗和保温外壳;内碗固定在保温外壳内,与保温外壳之间形成注水空腔;塞子塞入注水口中,硅胶条尾部固定在保温外壳的内壁上;塑料卡扣塞入塞子中,塑料卡扣的两侧对称设置有弹性夹片,弹性夹片上设有卡于注水口的口沿的限位扣。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将一般注水辅食碗注水口处需要的盖子和塞子合并为一体,用户只需挤压、插拔塞子即可方便的打开、关闭注水口,使得注水、倒水更为便捷。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婴儿注水碗
本技术涉及一种注水碗,具体涉及一种婴儿注水碗。
技术介绍
目前市面上的婴儿注水碗在注水口处一般都设置一层硅胶塞和一层外盖,这样设计注水、倒水都需要打开两次,操作十分麻烦,并且盖在外面的外盖容易丢失。如公开日为2018年7月17日,公开号为CN207613665U的中国专利中公布了一种辅食注水保温保鲜碾磨吸盘碗,该技术注水和倒水时需要依次打开外盖和硅胶塞,操作较为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不足,而提供一种结构设计合理,注水方便且塞子不易丢失的婴儿注水碗。本技术解决上述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该婴儿注水碗,包括蒸汽塞、碗盖、内碗和保温外壳,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塞子和塑料卡扣;所述内碗固定在保温外壳内,该内碗的深度小于保温外壳的深度,该内碗与保温外壳之间形成注水空腔;所述碗盖盖在内碗上,该碗盖上还设有蒸汽孔,所述蒸汽塞塞入蒸汽孔中;所述保温外壳上设有与注水空腔相连通的注水口,所述塞子塞入注水口中,所述塞子的头部为中空球体,所述塞子的中部设有用于盖住注水口的硅胶盖,所述塞子的尾部为硅胶条,所述硅胶条固定在保温外壳的内壁上;所述塑料卡扣塞入塞子中。本技术在使用时,首先挤压塞子的头部,使得其中的弹性夹片变形,限位扣脱离注水口的口沿;然后将塞子取出,放置在一旁,由于硅胶条的存在塞子是一直连接在保温外壳上的,这样不易丢失;接着向注水口中注入适量的冷水或热水;注水完毕后,同样挤压塞子的头部,将其塞入注水口后松手;由于塞入状态时,弹性夹片也处于轻微形变的状态,故可与保温外壳形成紧配,且在限位扣的作用下,不会脱出。作为优选,本技术中所述塑料卡扣的中部为用于连接塞子的固定夹;所述塑料卡扣的两侧对称设置有弹性夹片,所述弹性夹片上设有卡于注水口的口沿的限位扣。作为优选,本技术中所述塑料卡扣上还设有用于支撑硅胶盖的支撑条,所述支撑条的中部设有卡槽,所述硅胶条的上部设有用于连接塑料卡扣的连接头,所述连接头固定在卡槽中。作为优选,本技术中所述碗盖和内碗之间还设有密封圈。这样设计使得保温效果更好。作为优选,本技术中所述硅胶条的长度大于保温外壳的深度。这样设计方便取出塞子来注水和倒水。作为优选,本技术中所述保温外壳上还设有便于抓握的弧形手柄。这样设计方便婴幼儿抓握注水辅食碗。作为优选,本技术中所述保温外壳的底部向内凹陷形成碗底;所述碗底上还设有一圈环状凸起。这样设计使得碗底与桌面接触时,二者之间留有空隙,碗底不容易被污染。作为优选,本技术中所述内碗为不锈钢材质;所述保温外壳为塑料材质。作为优选,本技术中所述塞子为硅胶材质,所述卡扣为塑料材质。作为优选,本技术中所述碗盖设置有密封槽,所述碗盖通过密封槽与密封圈连接。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和效果:本技术将一般注水辅食碗注水口处需要的硅胶塞和外盖合并为一体,用户只需挤压、插拔塞子即可方便的打开、关闭注水口,使得注水、倒水更为便捷,并且挤压拔出的操作婴幼儿不能完成,也保证了安全性;此外,塞子还通过硅胶条与保温外壳连接,避免塞子丢失的情况出现。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中婴儿注水碗的剖视图。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中婴儿注水碗的爆炸图。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中婴儿注水碗在注水口处的剖视图。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中塞子的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实施例中塑料卡扣的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塞子;2-塑料卡扣;3-蒸汽塞;4-碗盖;5-内碗;6-密封圈;7-保温外壳;11-硅胶盖;12-硅胶条;21-弹性夹片;22-限位扣;23-支撑条;24-卡槽;41-蒸汽孔;71-注水空腔;72-注水口;73-弧形手柄。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以下实施例是对本技术的解释而本技术并不局限于以下实施例。实施例。参见图1至图5,本实施例中的婴儿注水碗,包括蒸汽塞3、碗盖4、内碗5和保温外壳7,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塞子1和塑料卡扣2;内碗5固定在保温外壳7内,该内碗5的深度小于保温外壳7的深度,该内碗5与保温外壳7之间形成注水空腔71;碗盖4盖在内碗5上,该碗盖4上还设有蒸汽孔41,蒸汽塞3塞入蒸汽孔41中;碗盖4和内碗5之间还设有密封圈6;保温外壳7上设有与注水空腔71相连通的注水口72,塞子1塞入注水口72中,塞子1的头部为中空球体,塞子1的中部设有用于盖住注水口71的硅胶盖11,塞子1的尾部为硅胶条12,硅胶条12固定在保温外壳7的内壁上,硅胶条12的长度大于保温外壳7的深度;塑料卡扣2塞入塞子1中。本实施例中的塑料卡扣2的两侧对称设置有弹性夹片21,弹性夹片21上设有卡于注水口72的口沿的限位扣22;塑料卡扣2的中部为用于连接塞子的固定夹25;塑料卡扣2上还设有用于支撑硅胶盖11的支撑条23,支撑条23的中部设有卡槽24,所述硅胶条(12)的上部设有用于连接塑料卡扣2的连接头121,所述连接头121固定在卡槽24中。本实施例中的保温外壳7的底部向内凹陷形成碗底;碗底上还设有一圈环状凸起74;保温外壳7上还设有便于抓握的弧形手柄73;内碗5为不锈钢材质;保温外壳7为塑料材质。本实施例在使用时,首先挤压塞子1的头部,使得其中的弹性夹片21变形,限位扣22脱离注水口72的口沿;然后将塞子1取出,放置在一旁,由于硅胶条12的存在塞子1是一直连接在保温外壳7上的,这样不易丢失;接着向注水口72中注入适量的冷水或热水,使食物降温或保温;注水完毕后,同样挤压塞子1的头部,将其塞入注水口72后松手;由于塞入状态时,弹性夹片21也处于轻微形变的状态,故可与保温外壳7形成紧配,且在限位扣22的作用下,不会脱出。本实施例在需要降温时,也可打开碗盖4或者拔出蒸汽塞3,方便散热;需要保温时,可以合上碗盖4或者塞入蒸汽塞3,更利于保温。此外,需要说明的是,本说明书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其零、部件的形状、所取名称等可以不同,本说明书中所描述的以上内容仅仅是对本技术结构所作的举例说明。凡依据本技术专利构思所述的构造、特征及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或者简单变化,均包括于本技术专利的保护范围内。本技术所属
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只要不偏离本技术的结构或者超越本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均应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婴儿注水碗,包括蒸汽塞(3)、碗盖(4)、内碗(5)和保温外壳(7),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塞子(1)和塑料卡扣(2);所述内碗(5)固定在保温外壳(7)内,该内碗(5)的深度小于保温外壳(7)的深度,该内碗(5)与保温外壳(7)之间形成注水空腔(71);所述碗盖(4)盖在内碗(5)上,该碗盖(4)上还设有蒸汽孔(41),所述蒸汽塞(3)塞入蒸汽孔(41)中;所述保温外壳(7)上设有与注水空腔(71)相连通的注水口(72),所述塞子(1)塞入注水口(72)中,所述塞子(1)的头部为中空球状结构,所述塞子(1)的中部设有用于盖住注水口(72)的硅胶盖(11),所述塞子(1)的尾部为硅胶条(12),所述硅胶条(12)固定在保温外壳(7)的内壁上;所述塑料卡扣(2)塞入塞子(1)中。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婴儿注水碗,包括蒸汽塞(3)、碗盖(4)、内碗(5)和保温外壳(7),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塞子(1)和塑料卡扣(2);所述内碗(5)固定在保温外壳(7)内,该内碗(5)的深度小于保温外壳(7)的深度,该内碗(5)与保温外壳(7)之间形成注水空腔(71);所述碗盖(4)盖在内碗(5)上,该碗盖(4)上还设有蒸汽孔(41),所述蒸汽塞(3)塞入蒸汽孔(41)中;所述保温外壳(7)上设有与注水空腔(71)相连通的注水口(72),所述塞子(1)塞入注水口(72)中,所述塞子(1)的头部为中空球状结构,所述塞子(1)的中部设有用于盖住注水口(72)的硅胶盖(11),所述塞子(1)的尾部为硅胶条(12),所述硅胶条(12)固定在保温外壳(7)的内壁上;所述塑料卡扣(2)塞入塞子(1)中。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婴儿注水碗,其特征在于,所述塑料卡扣(2)的中部为用于连接塞子(1)的固定夹(25);所述塑料卡扣(2)的两侧对称设置有弹性夹片(21),所述弹性夹片(21)上设有卡于注水口(72)的口沿的限位扣(22)。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婴儿注水碗,其特征在于,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余飚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飞鱼工业设计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