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动便携式挤面机
本专利技术电动便携式挤面机,属于食品加工
技术介绍
家用挤面条机也叫河捞机,河捞机使用历史悠久,尤其在山西地区河捞机广为使用。现在河捞机从动力输入而言一般分为手动与电动两种,从结构而言一般分为套筒活塞式与麻花螺旋式两种;手动河捞机多数为套筒活塞式,活塞的推进方式又分为螺杆旋转推进与杠杆压进式;手动螺杆旋转推进式需要人一手抓住河捞机套筒,另一手旋转螺杆。手动螺杆旋转推进式河捞机形体小,操作方便,但是出面慢,费人力,而且煮面锅内的蒸汽烫手;杠杆压进式河捞机解决了蒸汽烫手问题,但体积大,需要大的灶台方可,操作烦锁;麻花螺旋式河捞机均为电动的,体积大,家庭不适合使用。目前家庭急需一种体积小,出面快,省人力的河捞机。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克服了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了电动便携式挤面机,在传统的手动套筒活塞式河捞机上增加电动设施代替人力,利用传动部分来传递动力,并通过限位离合器来控制推盘的行程,活塞到位精确。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电动便携式挤面机,包括驱动部分、传动部分、限位离合器和挤面机构,所述传动部分包括外支撑套、 ...
【技术保护点】
1.电动便携式挤面机,其特征在于:包括驱动部分(1)、传动部分(2)、限位离合器(3)和挤面机构(4),所述传动部分(2)包括外支撑套(21)、传动套(22)和推杆(23),所述外支撑套(21)为中空结构,所述外支撑套(21)的一端与驱动部分((1))的外壳连接,另一端与限位离合器(3)的上端连接,所述限位离合器(3)的下端与挤面机构(4)相连,所述传动套(22)位于外支撑套(21)内部,所述传动套(22)与驱动部分(1)的输出轴相连并通过驱动部分(1)的驱动而旋转;所述推杆(23)包括滑动头(231)、螺纹杆(232)和推盘(233),所述滑动头(231)固定于螺纹杆(2 ...
【技术特征摘要】
1.电动便携式挤面机,其特征在于:包括驱动部分(1)、传动部分(2)、限位离合器(3)和挤面机构(4),所述传动部分(2)包括外支撑套(21)、传动套(22)和推杆(23),所述外支撑套(21)为中空结构,所述外支撑套(21)的一端与驱动部分((1))的外壳连接,另一端与限位离合器(3)的上端连接,所述限位离合器(3)的下端与挤面机构(4)相连,所述传动套(22)位于外支撑套(21)内部,所述传动套(22)与驱动部分(1)的输出轴相连并通过驱动部分(1)的驱动而旋转;所述推杆(23)包括滑动头(231)、螺纹杆(232)和推盘(233),所述滑动头(231)固定于螺纹杆(232)的一端,所述推盘(233)活动连接于螺纹杆(232)的另一端,所述滑动头(231)位于传动套(22)内部,所述传动套(22)内开有与滑动头(231)配合的滑道(221),所述滑动头(231)可沿滑道(221)上下移动,所述螺纹杆(232)穿过限位离合器(3)延伸至挤面机构(4)内,所述螺纹杆(232)通过传动套(22)的旋转而旋转;所述限位离合器(3)包括外壳体(31)、上位离合器盘(32)和下位离合器盘(33),所述外壳体(31)为一端开口的中空结构,所述下位离合器盘(33)位于外壳体(31)内,所述下位离合器盘(33)的中部开有与螺纹杆(232)配合的螺纹孔(34),所述推杆(23)通过螺纹杆(232)与螺纹孔(34)的配合实现上下移动,所述推盘(233)通过螺纹杆(232)的上下移动而在挤面机构(4)内上下移动,所述上位离合器盘(32)与外壳体(31)的开口处啮合并形成端盖,所述下位离合器盘(33)与上位离合器盘(32)啮合,所述推盘(233)下移至极限位置时,所述下位离合器盘(33)与上位离合器盘(32)脱离,所述推盘(233)上移至极限位置时,所述上位离合器盘(32)与外壳体(31)脱离。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便携式挤面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下位离合器盘(33)通过上弹簧(5)按压于上位离合器盘(32)上,所述上位离合器盘(32)通过下弹簧(6)按压于外壳体(31)的开口处。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动便携式挤面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上位离合器盘(32)包括弹簧腔体(321)和限位卡盘(322),所述下弹簧(6)的一端位于弹簧腔体(321)内,另一端固定于挤面机构(4)的上表面,所述限位卡盘(32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