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地果树节水保墒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2012924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9-03 23:1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山地果树节水保墒的方法,在邻近果树树盘附近的山地坡面侧设置节水保墒装置,所述节水保墒装置包括蓄水机构、集水机构、储水机构和渗灌机构,所述蓄水机构设置在所述集水机构的上方且所述蓄水机构出水端与所述集水机构进水端流体导通连接,所述集水机构出水端与所述储水机构进水端流体导通连接,所述储水机构出水端与所述渗灌机构进水端流体导通连接;所述渗灌机构出水端位于果树树盘内且邻近果树侧根埋设。本发明专利技术利用节水保墒装置对果树根部进行供水,减少地面蒸发带来的水消耗,同时直接对果树根部直接供水避免了因根部墒情不足导致的果树不能成活的情况出现。

Water-saving and Moisture-conserving Methods of Mountain Fruit Tree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山地果树节水保墒的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土壤保墒
具体地说是一种山地果树节水保墒的方法。
技术介绍
我国干旱和半干旱区土地面积约500万km2,占国土面积一半以上。严重缺水的地方集中在我国北方地区,有的地方年降水量不足300mm。由水分供应不足而引起受旱面积扩大,农作物产量锐减甚至绝收时有发生。在河北省西部太行山区,因受地形和西北黄土高原的干旱气候的影响,夏季的降雨量占全年降雨量的80%左右,其他季节尤其是作物极端需要水的春季,雨量则极度缺乏,尚不到年降雨量的2%。在丘陵地带或山地等地表不平整地带区域种植果树,在果树定植到成活这一段时间,为了提高果树成活率,需要不定期地浇水,以免因土壤墒情不足导致果树死亡。在浇水后,人们通常会采用在浇水后的树坑里覆盖上一层土,用以保墒。然而此种方法保墒效果较差且耗水量较大。
技术实现思路
为此,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耗水量小且保墒效果好的山地果树节水保墒的方法,利用节水保墒装置对果树根部进行供水,减少地面蒸发带来的水消耗,同时直接对果树根部直接供水避免了因根部墒情不足导致的果树不能成活的情况出现。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山地果树节水保墒的方法,其为在邻近果树树盘附近的山地坡面侧设置节水保墒装置,所述节水保墒装置包括蓄水机构、集水机构、储水机构和渗灌机构,所述蓄水机构设置在所述集水机构的上方且所述蓄水机构出水端与所述集水机构进水端流体导通连接,所述集水机构出水端与所述储水机构进水端流体导通连接,所述储水机构出水端与所述渗灌机构进水端流体导通连接;所述渗灌机构出水端位于果树树盘内且邻近果树侧根埋设。本专利技术中所言山地泛指适合果树种植的向阳山坡地带,不限定坡度和高度的具体数值。上述方法,所述集水机构包括安装框、底板、安装板、集水漏斗、空心橡胶球、出水管和管壁为滤网且上端封端的过滤管,所述过滤管下端设置在所述安装板上,所述安装板设置在所述安装框内且位于所述底板的上方,所述底板安装在所述安装框内且位于所述安装框底部,所述安装框的下端与所述集水漏斗上端连接,所述集水漏斗的下端与所述出水管固定连接;所述空心橡胶球设置在所述集水漏斗内且所述空心橡胶球顶部与所述底板下板面之间的距离H为3~10cm,所述空心橡胶球外径D为3~8H,当所述集水漏斗内无水时,所述空心橡胶球封堵所述出水管进水端管口;所述过滤管出水端经所述底板上的导流孔与所述集水漏斗流体导通连接,所述集水漏斗通过所述出水管与所述储水机构进水端流体导通连接。上述方法,所述安装板与所述底板之间设有丝瓜络状垫层;所述导流孔为锥度为60~120°且孔径由上至下逐渐减小的锥形孔。上述方法,所述蓄水机构包括滞水材料层、滤水层、渗水层和蓄水材料层,所述滞水材料层铺设在所述滤水层正上方,所述滤水层铺设在所述渗水层正上方;所述渗水层铺设在所述蓄水材料层正上方,所述蓄水材料层铺设在所述安装框正上方;所述蓄水材料层下板面设有凹槽。上述方法,所述渗水层与所述蓄水材料层之间设有隔热材料层;所述渗水层上设有第一透水孔,所述隔热材料层上设有第二透水孔,所述第一透水孔和所述第二透水孔同轴;所述第一透水孔和所述第二透水孔内均设置有透水孔支撑构件;所述透气防渗水材料层下端套在所述蓄水材料层上且所述蓄水材料层正下方不设有所述透气防渗水材料层;所述渗水层上方的水可以经所述第一透水孔和所述第二透水孔流向所述蓄水材料层。上述方法,所述隔热材料层与所述蓄水材料层之间设有透气防渗水材料层,所述透气防渗水材料层上设有与所述第二透水孔同轴的第三透水孔,所述第三透水孔内设有所述透水孔支撑构件;所述渗水层上方的水可以经所述第一透水孔、所述第二透水孔和所述第三透水孔流向所述蓄水材料层;所述第一透水孔、所述第二透水孔和所述第三透水孔组合成一个孔径由上至下逐渐增大的锥形透水孔;设置在所述第一透水孔、所述第二透水孔和所述第三透水孔内的所述透水孔支撑构件拼接成一个锥形透水孔支撑构件。上述方法,所述滞水材料层为草毡层;所述滤水层为稻草编织席层;所述渗水层为粒径为1~3mm构成的煤渣层;所述隔热材料层为厚度为2~4mm的黑色棉麻材料层;所述蓄水材料层为不含油脂的锯末层;所述透水孔支撑构件为用不含油脂锯末制成的多孔支撑构件;所述透气防渗水材料层为含油脂锯末刨花层。上述方法,所述集水机构与所述储水机构之间设有沉降机构,所述沉降机构包括沉降箱和大于或等于2个沉降管路,所述沉降管路设置在所述沉降箱内,所述沉降箱进水端与所述出水管出水端流体导通连接;所述沉降管路包括引流管、沉降管、导流管和集流管,所述引流管的出水端与所述沉降管进水端流体导通连接,所述沉降管出水端与所述导流管进水端流体导通连接,所述导流管出水端与所述集流管进水端流体导通连接,所述集流管出水端通过输水管与所述储水机构进水端流体导通连接;所述沉降管为水平横管;水由所述沉降管出水端流向所述导流管进水端流动时在竖直方向上的流动为由下向上流动。上述方法,所述渗灌机构包括网状包裹层和多孔填充体;所述网状包裹层包裹在所述多孔填充体上,所述多孔填充体为废旧脱脂棉或废旧麻袋粉碎物;与所述渗灌机构连接的输水管的渗灌出水点设置在所述多孔填充体内。上述方法,在果树树盘所在山地坡面上,在沿坡面由下至上的方向上,在果树根部的两侧至少分别设置两个相距0.8~1.6m的所述渗灌机构,在沿坡面由左至右的方向上,在果树根部的两侧至少分别设置一个所述渗灌机构。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取得了如下有益的技术效果:1.采用本专利技术在山地丘陵地带种植果树,不仅可以保证果树成活率,而且可以节约60%~75%的用水量,同时还可以减少从果树定植到果树成活这段时间内工作人员为果树浇水的劳动量。2.采用本专利技术对山地现有果树进行浇灌保墒,不仅可以避免因为墒情不足导致的成花少座果率低的情况出现,还可以在保证果树能够在足够的墒情下生长的情况下降低耗水量,大约可以节省50%~60%,而且可以减少工作人员为果树浇水的劳动量。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中节水保墒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中节水保墒装置的集水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中节水保墒装置的蓄水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中节水保墒装置的沉降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中节水保墒装置的渗灌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中附图标记表示为:100-蓄水机构,101-滞水材料层,102-滤水层,103-渗水层,104-隔热材料层,105-透水孔支撑构件,106-透气防渗水构件,107-蓄水材料层;200-集水机构,201-安装框,202-底板,203-集水漏斗,204-空心橡胶球,205-出水管,206-丝瓜络状垫层,207-安装板,208-过滤管;300-储水机构;400-渗灌机构,401-网状包裹层,402-多孔填充体,403-渗灌出水点;500-沉降机构,501-箱体,502-引流管,503-沉降管;504-导流管,505-集流管,506-输水管。具体实施方式将本专利技术用于山地果树节水保墒时,可以分两种应用情况:果树种植时的节水保墒和山地已有果树的节水保墒。如图1~5所示,本专利技术中采用的节水保墒装置包括蓄水机构100、集水机构200、储水机构300和渗灌机构400,所述蓄水机构100设置在所述集水机构200的上方且所述蓄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山地果树节水保墒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邻近果树树盘附近的山地坡面侧设置节水保墒装置,所述节水保墒装置包括蓄水机构(100)、集水机构(200)、储水机构(300)和渗灌机构(400),所述蓄水机构(100)设置在所述集水机构(200)的上方且所述蓄水机构(100)出水端与所述集水机构(200)进水端流体导通连接,所述集水机构(200)出水端与所述储水机构(300)进水端流体导通连接,所述储水机构(300)出水端与所述渗灌机构(400)进水端流体导通连接;所述渗灌机构(400)出水端位于果树树盘内且邻近果树侧根埋设。

【技术特征摘要】
1.山地果树节水保墒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邻近果树树盘附近的山地坡面侧设置节水保墒装置,所述节水保墒装置包括蓄水机构(100)、集水机构(200)、储水机构(300)和渗灌机构(400),所述蓄水机构(100)设置在所述集水机构(200)的上方且所述蓄水机构(100)出水端与所述集水机构(200)进水端流体导通连接,所述集水机构(200)出水端与所述储水机构(300)进水端流体导通连接,所述储水机构(300)出水端与所述渗灌机构(400)进水端流体导通连接;所述渗灌机构(400)出水端位于果树树盘内且邻近果树侧根埋设。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水机构(200)包括安装框(201)、底板(202)、安装板(207)、集水漏斗(203)、空心橡胶球(204)、出水管(205)和管壁为滤网且上端封端的过滤管(208),所述过滤管(208)下端设置在所述安装板(207)上,所述安装板(207)设置在所述安装框(201)内且位于所述底板(202)的上方,所述底板(202)安装在所述安装框(201)内且位于所述安装框(201)底部,所述安装框(201)的下端与所述集水漏斗(203)上端连接,所述集水漏斗(203)的下端与所述出水管(205)固定连接;所述空心橡胶球(204)设置在所述集水漏斗(203)内且所述空心橡胶球(204)顶部与所述底板(202)下板面之间的距离H为3~10cm,所述空心橡胶球(204)外径D为3~8H,当所述集水漏斗(203)内无水时,所述空心橡胶球(204)封堵所述出水管(205)进水端管口;所述过滤管(208)出水端经所述底板(202)上的导流孔与所述集水漏斗(203)流体导通连接,所述集水漏斗(203)通过所述出水管(205)与所述储水机构(300)进水端流体导通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板(207)与所述底板(202)之间设有丝瓜络状垫层(206);所述导流孔为锥度为60~120°且孔径由上至下逐渐减小的锥形孔。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蓄水机构(100)包括滞水材料层(101)、滤水层(102)、渗水层(103)和蓄水材料层(107),所述滞水材料层(101)铺设在所述滤水层(102)正上方,所述滤水层(102)铺设在所述渗水层(103)正上方;所述渗水层(103)铺设在所述蓄水材料层(107)正上方,所述蓄水材料层(107)铺设在所述安装框(201)正上方;所述蓄水材料层(107)下板面设有凹槽。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渗水层(103)与所述蓄水材料层(107)之间设有隔热材料层(104);所述渗水层(103)上设有第一透水孔,所述隔热材料层(104)上设有第二透水孔,所述第一透水孔和所述第二透水孔同轴;所述第一透水孔和所述第二透水孔内均设置有透水孔支撑构件(105);所述渗水层(103)上方的水可以经所述第一透水孔和所述第二透水孔流向所述蓄水材料层(107...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朝红李扬赵同生陈东玫杨凤秋贾林光赵永波
申请(专利权)人:河北省农林科学院昌黎果树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河北,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