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王欣然专利>正文

底浮钓鲢鳙钓组及钓鱼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012399 阅读:47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9-03 23:0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底浮钓鲢鳙钓组及钓鱼竿。底浮钓鲢鳙钓组包括用于悬浮在水体中的浮标组件,浮标组件的中部设有用于主线穿过的过线孔,浮标组件设有用于固定鱼饵以便鱼就饵的固定组件,浮标组件的外围设有多个用于刺鱼的鱼钩组件。浮标组件悬浮在水体中,使浮标组件不受风力影响,便于鱼稳定就饵。浮标组件的外围设有多个鱼钩组件,当鱼就饵时,鱼钩组件可以刺穿鱼唇,进而完成上鱼。鱼钩组件设置为多个且鱼钩组件分别设置于浮标组件的外围,鱼钩组件之间不易相互缠绕,能够有效提高上鱼率。浮标组件的中部设有过线孔,主线从过线孔穿过,通过将浮标组件与固定组件以及鱼钩组件整合成为一个整体,能够减少主线与其他组件缠绕。

Bottom Floating Fishing Group of Silver Carp and Bighead Carp and Fishing Ro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底浮钓鲢鳙钓组及钓鱼竿
本技术涉及钓具领域,特别地,涉及一种底浮钓鲢鳙钓组。此外,本技术还涉及一种包括上述底浮钓鲢鳙钓组的钓鱼竿。
技术介绍
如图1所示,现有的浮钓鲢鳙钓组由水怪(单、双钩)钓组、浮球、太空豆、铅坠组成。施钓时,铅坠沉在水底,浮球漂浮在水面,通过滑动太空豆调整水怪钓组的位置,使水怪钓组从水面往下找鱼层,适合晚春、夏季、早秋鲢鳙活动于水体的中上层时施钓。但浮钓鲢鳙钓组存在固有的缺点:1、当晚秋、冬季、早春气温较低,鲢鳙活动于水体的底层时,钓组难以准确调整到位。2、主线容易缠绕。3、浮球漂浮在水面,容易受风影响,给鱼就饵带来不便。4、水怪钩多易缠绕,单、双钩钓组有效钩不足,严重影响上鱼率。5、使用爆炸饵操作比较复杂。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底浮钓鲢鳙钓组及钓鱼竿,以解决现有的浮钓鲢鳙钓组施钓时主线容易缠绕的问题。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本技术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底浮钓鲢鳙钓组,包括用于悬浮在水体中的浮标组件,浮标组件的中部设有用于主线穿过的过线孔,浮标组件设有用于固定鱼饵以便鱼就饵的固定组件,浮标组件的外围设有多个用于刺鱼的鱼钩组件。进一步地,浮标组件包括用于进行结构支撑的支撑件、用于提供浮力以使浮标组件悬浮在水体中的浮标以及用于穿过过线孔将支撑件和浮标绑扎固定成一体的绑带。进一步地,固定组件采用设置于浮标组件上用于穿过鱼饵中部的通孔并通过弯折形成弯折部以支撑固定鱼饵的挂饵杆。进一步地,鱼钩组件包括设置于浮标组件上的子线以及设置于子线上并用于刺鱼的鱼钩。进一步地,鱼钩组件还包括设置于浮标组件上的弹性管,子线穿过弹性管以调整鱼钩伸出弹性管的长度。进一步地,多个鱼钩组件沿浮标组件的周向均匀间隔布设。进一步地,鱼饵采用便于诱鱼和上饵的红色方形饵或红色长方形饵。本技术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钓鱼竿,包括上述的底浮钓鲢鳙钓组,底浮钓鲢鳙钓组的浮标组件的过线孔穿设有主线,主线的一端设有钓竿,主线的另一端设有用于沉在水底的重物,主线上设有用于限制和调整底浮钓鲢鳙钓组的悬浮位置的第一限位件。进一步地,重物采用铅坠或铝坠。进一步地,第一限位件采用太空豆或挡针;主线上还设有用于防止重物从主线上脱出的第二限位件,第二限位件采用太空豆或挡针。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技术的底浮钓鲢鳙钓组,包括浮标组件。浮标组件设有固定组件,固定组件可以固定鱼饵以便鱼就饵。浮标组件悬浮在水体中,使浮标组件不受风力影响,便于鱼稳定就饵。浮标组件的外围设有多个鱼钩组件,当鱼就饵时,鱼钩组件可以刺穿鱼唇,进而完成上鱼。鱼钩组件设置为多个且鱼钩组件分别设置于浮标组件的外围,鱼钩组件之间不易相互缠绕,能够有效提高上鱼率。浮标组件的中部设有过线孔,主线从过线孔穿过,通过将浮标组件与固定组件以及鱼钩组件整合成为一个整体,能够减少主线与其他组件缠绕。本技术的底浮钓鲢鳙钓组制作简单、成本低,能广泛适应各种复杂的施钓环境,施钓操作简单,上鱼时间短,低温天气上鱼率明显高于浮钓鲢鳙钓组。除了上面所描述的目的、特征和优点之外,本技术还有其它的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将参照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附图说明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本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图1是现有的浮钓鲢鳙钓组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优选实施例的底浮钓鲢鳙钓组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优选实施例的钓鱼竿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浮标组件;11、过线孔;12、支撑件;13、浮标;14、绑带;2、主线;3、鱼饵;4、固定组件;5、鱼钩组件;51、子线;52、鱼钩;53、弹性管;6、钓竿;7、重物;8、第一限位件;9、第二限位件。具体实施方式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技术。图1是现有的浮钓鲢鳙钓组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优选实施例的底浮钓鲢鳙钓组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优选实施例的钓鱼竿的示意图。如图2和图3所示,本实施例的底浮钓鲢鳙钓组,包括用于悬浮在水体中的浮标组件1,浮标组件1的中部设有用于主线2穿过的过线孔11,浮标组件1设有用于固定鱼饵3以便鱼就饵的固定组件4,浮标组件1的外围设有多个用于刺鱼的鱼钩组件5。本技术的底浮钓鲢鳙钓组,包括浮标组件1。浮标组件1设有固定组件4,固定组件4可以固定鱼饵3以便鱼就饵。浮标组件1悬浮在水体中,使浮标组件1不受风力影响,便于鱼稳定就饵。浮标组件1的外围设有多个鱼钩组件5,当鱼就饵时,鱼钩组件5可以刺穿鱼唇,进而完成上鱼。鱼钩组件5设置为多个且鱼钩组件5分别设置于浮标组件1的外围,鱼钩组件5之间不易相互缠绕,能够有效提高上鱼率。浮标组件1的中部设有过线孔11,主线2从过线孔11穿过,通过将浮标组件1与固定组件4以及鱼钩组件5整合成为一个整体,能够减少主线2与其他组件缠绕。本技术的底浮钓鲢鳙钓组制作简单、成本低,能广泛适应各种复杂的施钓环境,施钓操作简单,上鱼时间短,低温天气上鱼率明显高于浮钓鲢鳙钓组。可选地,固定组件4采用网兜,鱼饵3装在网兜内并向上穿过过线孔11固定。可选地,固定组件4采用带有网孔的托盘,通过托盘承载鱼饵3并固定在浮标组件1上。如图2和图3所示,本实施例中,浮标组件1包括用于进行结构支撑的支撑件12、用于提供浮力以使浮标组件1悬浮在水体中的浮标13以及用于穿过过线孔11将支撑件12和浮标13绑扎固定成一体的绑带14。支撑件12的结构强度高,可以对浮标组件1进行结构支撑,保证整个浮标组件1的结构强度,避免刺鱼后鱼挣扎导致浮标组件1变形损坏进而导致跑鱼。浮标13可以提供足够的浮力,使浮标组件1悬浮在水体中。绑带14可以将支撑件12和浮标13绑扎固定成一体,进一步提高浮标组件1的结构强度。可选地,支撑件12和浮标13之间采用卡接连接或插接连接。可选地,浮标13采用泡沫浮标。如图2和图3所示,本实施例中,固定组件4采用设置于浮标组件1上用于穿过鱼饵3中部的通孔并通过弯折形成弯折部以支撑固定鱼饵3的挂饵杆。挂饵杆设置于浮标组件1上,将带有通孔的鱼饵3套在挂饵杆上,然后弯折挂饵杆,使挂饵杆的端部形成弯折部并支撑固定住鱼饵3。可选地,挂饵杆采用金属杆,如铁杆、铜杆、铝杆等,既具有一定的结构强度又便于弯折成型。如图2和图3所示,本实施例中,鱼钩组件5包括设置于浮标组件1上的子线51以及设置于子线51上并用于刺鱼的鱼钩52。在鱼钩52挂底或者钓到大鱼时,子线51由于承受过大的拉力会断掉,从而保证浮标组件1和主线2的完好。如图2和图3所示,本实施例中,鱼钩组件5还包括设置于浮标组件1上的弹性管53,子线51穿过弹性管53以调整鱼钩52伸出弹性管53的长度。弹性管53设置于浮标组件1上,将子线51穿过弹性管53的管壁,然后在伸出弹性管53的子线51上绑上鱼钩52,即得到鱼钩组件5。施钓前,调整子线51伸出弹性管53的长度,使鱼钩52伸出弹性管53的长度适合于刺鱼。刺鱼后,子线51受拉力移动直至全部伸出弹性管53,弹性管53受管壁和子线51之间的摩擦力作用也随之伸长,子线51移动和弹性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底浮钓鲢鳙钓组,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悬浮在水体中的浮标组件(1),所述浮标组件(1)的中部设有用于主线(2)穿过的过线孔(11),所述浮标组件(1)设有用于固定鱼饵(3)以便鱼就饵的固定组件(4),所述浮标组件(1)的外围设有多个用于刺鱼的鱼钩组件(5)。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底浮钓鲢鳙钓组,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悬浮在水体中的浮标组件(1),所述浮标组件(1)的中部设有用于主线(2)穿过的过线孔(11),所述浮标组件(1)设有用于固定鱼饵(3)以便鱼就饵的固定组件(4),所述浮标组件(1)的外围设有多个用于刺鱼的鱼钩组件(5)。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底浮钓鲢鳙钓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浮标组件(1)包括用于进行结构支撑的支撑件(12)、用于提供浮力以使所述浮标组件(1)悬浮在水体中的浮标(13)以及用于穿过所述过线孔(11)将所述支撑件(12)和所述浮标(13)绑扎固定成一体的绑带(14)。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底浮钓鲢鳙钓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组件(4)采用设置于所述浮标组件(1)上用于穿过所述鱼饵(3)中部的通孔并通过弯折形成弯折部以支撑固定所述鱼饵(3)的挂饵杆。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底浮钓鲢鳙钓组,其特征在于,所述鱼钩组件(5)包括设置于所述浮标组件(1)上的子线(51)以及设置于所述子线(51)上并用于刺鱼的鱼钩(52)。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底浮钓鲢鳙钓组,其特征在于,所述鱼钩组件(5)还...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欣然
申请(专利权)人:王欣然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南,4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