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浮动式鳗鱼投料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012364 阅读:43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9-03 23:0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浮动式鳗鱼投料框,包括框体、气囊和出料口,所述框体的上表面设置有框盖,且框体的前后两端下方均通过底部转轴与侧边杆相互连接,所述气囊固定在回型框内部,所述出料口对称安装在框体的两侧,所述框体的上表面预留有上部滑槽,且上部滑槽通过上部滑块与框盖相互连接,所述框体的内部侧面对称开设有侧边滑槽,且侧边滑槽通过侧边滑块与底板相互连接,所述框体的内部侧壁等间距开设有定位孔。该浮动式鳗鱼投料框,通过转动连接和伸缩结构设置的侧边杆,可以调节气囊的位置,使得气囊能够支撑该装置漂浮在水面上,同时抽拉结构设置的挡板和转动连接设置的底板,可以通过调节来控制出料的速度,便于使用。

A Floating Eel Feeding Fram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浮动式鳗鱼投料框
本技术涉及鳗鱼养殖
,具体为一种浮动式鳗鱼投料框。
技术介绍
鳗鱼是指属于鳗鲡目分类下的物种总称,又称鳝,是一种外观类似长条蛇形的鱼类,具有鱼的基本特征,鳗鱼喜欢在清洁、无污染的水域栖身,鳗鱼养殖业当今也是颇为广泛,鳗鱼是肉食性鱼类,贪食,投喂时要实行定质、定量、定时、定位、定质原则,保证饲料的质量,调制好的饲料要软硬适度,新鲜洁净,不能变质腐败,养殖的鳗鱼为了透视方便通常使用投料框来进行投料,但是现在大多数的鳗鱼投料框是放置在地面或者是船上,还是需要人工控制来投食,不便于使用,并且大多数的鳗鱼投料框不能控制投食的速度,对于喂养鳗鱼不便于控制。针对上述问题,在原有鳗鱼投料框的基础上进行创新设计。
技术实现思路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浮动式鳗鱼投料框,解决了现在大多数的鳗鱼投料框是放置在地面或者是船上,还是需要人工控制来投食,不便于使用,并且大多数的鳗鱼投料框不能控制投食的速度,对于喂养鳗鱼不便于控制的问题。(二)技术方案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浮动式鳗鱼投料框,包括框体、气囊和出料口,所述框体的上表面设置有框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浮动式鳗鱼投料框,包括框体(1)、气囊(7)和出料口(9),其特征在于:所述框体(1)的上表面设置有框盖(2),且框体(1)的前后两端下方均通过底部转轴(3)与侧边杆(4)相互连接,并且侧边杆(4)通过内置杆(5)与回型框(6)相互连接,所述气囊(7)固定在回型框(6)内部,且回型框(6)通过弹簧(8)与侧边杆(4)相互连接,所述出料口(9)对称安装在框体(1)的两侧,且出料口(9)通过滑轨(10)与挡板(11)相互连接,并且出料口(9)的内部两侧固定有轨道(12),所述框体(1)的上表面预留有上部滑槽(13),且上部滑槽(13)通过上部滑块(14)与框盖(2)相互连接,所述框体(1)...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浮动式鳗鱼投料框,包括框体(1)、气囊(7)和出料口(9),其特征在于:所述框体(1)的上表面设置有框盖(2),且框体(1)的前后两端下方均通过底部转轴(3)与侧边杆(4)相互连接,并且侧边杆(4)通过内置杆(5)与回型框(6)相互连接,所述气囊(7)固定在回型框(6)内部,且回型框(6)通过弹簧(8)与侧边杆(4)相互连接,所述出料口(9)对称安装在框体(1)的两侧,且出料口(9)通过滑轨(10)与挡板(11)相互连接,并且出料口(9)的内部两侧固定有轨道(12),所述框体(1)的上表面预留有上部滑槽(13),且上部滑槽(13)通过上部滑块(14)与框盖(2)相互连接,所述框体(1)的内部侧面对称开设有侧边滑槽(15),且侧边滑槽(15)通过侧边滑块(16)与底板(17)相互连接,并且底板(17)通过内部转轴(18)与连接杆(19)相互连接,所述框体(1)的内部侧壁等间距开设有定位孔(20)。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浮动式鳗鱼投料框,其特征在于:所述框体(1)通过底部转轴(3)与侧边杆(4)组成转动结构,且该转动结构的转动角度范围为0-9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学亮
申请(专利权)人:德兴市福泉山农业开发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西,3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