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串联输入并联输出的软开关交错直流变换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011427 阅读:51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8-31 10:2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串联输入并联输出的软开关交错直流变换器,通过六个开关管与一个异或门组成切换电路,同时完成信号及电源切换,简化硬件电路的设计,并且使得两个主板之间切换不需要通过协商判断,仅在液晶屏上简单按下切换按键,就可以成功切换到另一主板上,实现了人机交互,提高了用户的体验度。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切换速度快,电磁干扰低,成本低等优点。

A Soft Switch Interleaved DC Converter with Series Input and Parallel Outpu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串联输入并联输出的软开关交错直流变换器
本技术涉及变换器电路
,尤其是涉及一种串联输入并联输出的软开关交错直流变换器。
技术介绍
电路中,电源的断开、切换可以采用继电器,光电耦合器。电磁继电器一般由铁芯、线圈、衔铁、触点簧片等组成的。只要在线圈两端加上一定的电压,线圈中就会流过一定的电流,从而产生电磁效应,衔铁就会在电磁力吸引的作用下克服返回弹簧的拉力吸向铁芯,从而带动衔铁的动触点与静触点(常开触点)吸合。当线圈断电后,电磁的吸力也随之消失,衔铁就会在弹簧的反作用力返回原来的位置,使动触点与原来的静触点(常闭触点)释放。这样吸合、释放,从而达到了在电路中的导通、切断的目的。继电器一般有两种电路,为低压控制电路和高压工作电路,由低电压控制高电压工作电路。继电器的缺点也很明显,主要有:体积大,成本高,功耗大容易发热,用于高电压、交流电的电源切换。另一种开关切换器件光电耦合器以光为媒介传输电信号。它对输入、输出电信号有良好的隔离作用。光耦合器一般由三部分组成光的发射、光的接收及信号放大。输入的电信号驱动发光二极管(LED),使之发出一定波长的光,被光探测器接收而产生光电流,再经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串联输入并联输出的软开关交错直流变换器,其特征在于,该变换器的组成电路中包括异或门(U1),所述异或门(U1)的输入端A和输入端B与主板控制信号连接并分别通过各自的接地电阻接地,其输出端Y与第一开关管(Q1)和第四开关管(Q4)的栅极相连接,所述第一开关管(Q1)的漏极分别与第二开关管(Q2)、第三开关管(Q3)的栅极相连接,所述第三开关管(Q3)的漏极与第五开关管(Q5)的栅极相连接,所述第五开关管(Q5)的漏极与第六开关管(Q6)的漏极相连接,所述第六开关管(Q6)的栅极与所述第四开关管(Q4)的漏极相连接,所述第一开关管(Q1)、所述第二开关管(Q2)和所述第三开关管(Q3)的漏...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串联输入并联输出的软开关交错直流变换器,其特征在于,该变换器的组成电路中包括异或门(U1),所述异或门(U1)的输入端A和输入端B与主板控制信号连接并分别通过各自的接地电阻接地,其输出端Y与第一开关管(Q1)和第四开关管(Q4)的栅极相连接,所述第一开关管(Q1)的漏极分别与第二开关管(Q2)、第三开关管(Q3)的栅极相连接,所述第三开关管(Q3)的漏极与第五开关管(Q5)的栅极相连接,所述第五开关管(Q5)的漏极与第六开关管(Q6)的漏极相连接,所述第六开关管(Q6)的栅极与所述第四开关管(Q4)的漏极相连接,所述第一开关管(Q1)、所述第二开关管(Q2)和所述第三开关管(Q3)的漏极以及所述第五开关管(Q5)的源极均与第一主板输出电源相连接,所述第六开关管(Q6)的源极和所述第四开关管(Q4)漏极还与第二主板输出电源相连接,所述第一开关管(Q1)、第二开关管(Q2)、第三开关管(Q3)和第四开关管(Q4)的栅极均还经过各自对应的分压电阻与各自的源极相连接并接地。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串联输入并联输出的软开关交错直流变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研董卫东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波鸿医疗器械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