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通用智能配电自动化测控终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010993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8-31 10:0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通用智能配电自动化测控终端,包括箱体,所述箱体正表面上、下部分别设置有显示屏和散热孔,所述显示屏下方等距离安装有按钮,所述箱体正表面中央位置镶嵌有PLC控制器,所述箱体内底端中段焊接有铰接轴,所述铰接轴顶部前、后端分别固定连接有防尘网和安装板,所述安装板表面固定连接有电路板,所述箱体内顶端两侧分别设置有温度传感器和晶闸管调压器,所述箱体内顶端中央位置焊接有镂空壳体,所述镂空壳体底端固定连接有风管,所述镂空壳体内底端两侧通过伸缩杆活动连接有横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置散热孔、散热风扇、温度传感器、晶闸管调压器、铰接轴和屏蔽绞线结构,具有便于散热和使用的优点。

A General Intelligent Measurement and Control Terminal for Distribution Automa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通用智能配电自动化测控终端
本技术涉及配电自动化终端
,具体为一种通用智能配电自动化测控终端。
技术介绍
配电自动化(DA)是一项集计算机技术、数据传输、控制技术、现代化设备及管理于一体的综合信息管理系统,其目的是提高供电可靠性,改进电能质量,向用户提供优质服务,降低运行费用,减轻运行人员的劳动强度。在工业发达国家中,配电系统自动化受到了广泛的重视,美国、日本、德国、法国等国家的配电系统自动化,已经形成了集变电站自动化、馈线分段开关测控、电容器组调节控制、用户负荷控制和远方抄表等系统于一体的配电网管理系统(DMS)。但是现有技术存在以下的不足:1、配电终端在使用过程中,箱体内部散热效果不理想;2、对配电终端的防护不足,且对箱体内部进行检测维修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通用智能配电自动化测控终端,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箱体内部散热效果不理想、对配电终端的防护不足,且对箱体内部进行检测维修不便的问题。(二)技术方案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通用智能配电自动化测控终端,包括箱体,所述箱体正表面上、下部分别设置有显示屏和散热孔,所述显示屏下方等距离安装有按钮,所述箱体正表面中央位置镶嵌有PLC控制器,所述箱体内底端中段焊接有铰接轴,所述铰接轴顶部前、后端分别固定连接有防尘网和安装板,且安装板正表面上部焊接有把手,所述箱体内部前端上、下部粘结有海绵层,所述安装板表面固定连接有电路板,所述箱体内顶端两侧分别设置有温度传感器和晶闸管调压器,且温度传感器设置于箱体内顶端左侧,所述箱体内顶端中央位置焊接有镂空壳体,所述镂空壳体底端固定连接有风管,所述镂空壳体内底端两侧通过伸缩杆活动连接有横板,且横板底端安装有散热风扇,所述箱体后端下部通过紧固螺栓螺纹连接有盖板。优选的,所述箱体底端两侧安装有一组行走轮,且行走轮内侧之间固定连接有伸缩支座。优选的,所述PLC控制器的输出端打通过导线分别与散热风扇、温度传感器、晶闸管调压器和伸缩杆的输入端并联电性连接。优选的,所述箱体内后端上部设置有线孔,且线孔内部套接有屏蔽绞线。优选的,所述电路板表面电性连接有终端零部件。(三)有益效果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通用智能配电自动化测控终端,具备以下有益效果:(1)本技术通过设置伸缩杆、散热风扇、散热孔、温度传感器和晶闸管调压器,具有提高箱体内部散热性的效果,解决了配电终端在使用过程中,箱体内部散热效果不理想的问题,配电终端在使用的过程中,在箱体正表面下部开设有散热孔,利用散热孔使得箱体内部具有一定的透气性,以达到初步的散热功能,且在箱体顶端通过伸缩杆连接有散热风扇,散热风扇利用风管对箱体内部进行风吹作用,实现箱体内部进一步的散热功能,同时,在箱体顶端两侧安装有温度传感器和晶闸管调压器,通过温度传感器对箱体内部环境的温度进行检测,当箱体内部温度过高时,晶闸管调压器对电压进行降低作用,使得散热风扇进行低速转动,当箱体内部温度过低时,晶闸管调压器对电压进行增高作用,使得散热风扇进行高速转动,实现箱体内部温度的合适性。(2)本技术通过设置铰接轴、屏蔽绞线、防尘网和盖板,具有便于对箱体内部进行检测维修、防尘防电磁的效果,解决了对配电终端的防护不足,且对箱体内部进行检测维修不便的问题,箱体内部终端零部件之间均采用屏蔽绞线连接,绞线是系统中导致电磁兼容问题的最主要因素,事实上,绞线就是一根高效的接收和发射天线,若连接不当会直接将外壳中的电磁泄漏发射信号发射出去,而采用的屏蔽绞线对箱体内部进行防电磁处理,且在箱体内部前端设置有防尘网,避免灰体由散热孔进入箱体内部,同时,安装板和防尘网连接于铰接轴上端,对防尘网进行更换和对终端零部件进行检测时,打开盖板,利用把手对安装板施加向外的力,在铰接轴的作用下,使得防尘网和安装板移动出箱体内部,方便了维修作业的进行。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外观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内部正视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内部侧视示意图。图中附图标记为:1、显示屏;2、PLC控制器;3、散热孔;4、箱体;5、行走轮;6、按钮;7、伸缩支座;8、温度传感器;9、风管;10、屏蔽绞线;11、电路板;12、铰接轴;13、伸缩杆;14、散热风扇;15、横板;16、镂空壳体;17、线孔;18、安装板;19、终端零部件;20、海绵层;21、防尘网;22、晶闸管调压器;23、把手;24、盖板;25、紧固螺栓。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如图1-3所示,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通用智能配电自动化测控终端,包括箱体4,箱体4正表面上、下部分别设置有显示屏1和散热孔3,箱体4底端两侧安装有一组行走轮5,且行走轮5内侧之间固定连接有伸缩支座7,显示屏1下方等距离安装有按钮6,箱体4正表面中央位置镶嵌有PLC控制器2,PLC控制器2型号为S7400,箱体4内底端中段焊接有铰接轴12,铰接轴12顶部前、后端分别固定连接有防尘网21和安装板18,且安装板18正表面上部焊接有把手23,箱体4内部前端上、下部粘结有海绵层20,安装板18表面固定连接有电路板11,电路板11表面电性连接有终端零部件19,箱体4内顶端两侧分别设置有温度传感器8和晶闸管调压器22,且温度传感器8设置于箱体4内顶端左侧,温度传感器8型号为PT100,晶闸管调压器22型号为TSCRB,箱体4内后端上部设置有线孔17,且线孔17内部套接有屏蔽绞线10,箱体4内顶端中央位置焊接有镂空壳体16,镂空壳体16底端固定连接有风管9,镂空壳体16内底端两侧通过伸缩杆13活动连接有横板15,且横板15底端安装有散热风扇14,散热风扇14型号为GBF6028B,配电终端在使用的过程中,在箱体4正表面下部开设有散热孔3,利用散热孔3使得箱体4内部具有一定的透气性,以达到初步的散热功能,且在箱体4顶端通过伸缩杆13连接有散热风扇14,散热风扇14利用风管9对箱体4内部进行风吹作用,实现箱体4内部进一步的散热功能,同时,在箱体4顶端两侧安装有温度传感器8和晶闸管调压器22,通过温度传感器8对箱体4内部环境的温度进行检测,当箱体4内部温度过高时,晶闸管调压器22对电压进行降低作用,使得散热风扇14进行低速转动,当箱体4内部温度过低时,晶闸管调压器22对电压进行增高作用,使得散热风扇14进行高速转动,实现箱体4内部温度的合适性,PLC控制器2的输出端打通过导线分别与散热风扇14、温度传感器8、晶闸管调压器22和伸缩杆13的输入端并联电性连接,箱体4后端下部通过紧固螺栓25螺纹连接有盖板24,箱体4内部终端零部件19之间均采用屏蔽绞线10连接,绞线是系统中导致电磁兼容问题的最主要因素,事实上,绞线就是一根高效的接收和发射天线,若连接不当会直接将外壳中的电磁泄漏发射信号发射出去,而采用的屏蔽绞线10对箱体4内部进行防电磁处理,且在箱体4内部前端设置有防尘网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通用智能配电自动化测控终端,包括箱体(4),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4)正表面上、下部分别设置有显示屏(1)和散热孔(3),所述显示屏(1)下方等距离安装有按钮(6),所述箱体(4)正表面中央位置镶嵌有PLC控制器(2),所述箱体(4)内底端中段焊接有铰接轴(12),所述铰接轴(12)顶部前、后端分别固定连接有防尘网(21)和安装板(18),且安装板(18)正表面上部焊接有把手(23),所述箱体(4)内部前端上、下部粘结有海绵层(20),所述安装板(18)表面固定连接有电路板(11),所述箱体(4)内顶端两侧分别设置有温度传感器(8)和晶闸管调压器(22),且温度传感器(8)设置于箱体(4)内顶端左侧,所述箱体(4)内顶端中央位置焊接有镂空壳体(16),所述镂空壳体(16)底端固定连接有风管(9),所述镂空壳体(16)内底端两侧通过伸缩杆(13)活动连接有横板(15),且横板(15)底端安装有散热风扇(14),所述箱体(4)后端下部通过紧固螺栓(25)螺纹连接有盖板(24)。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通用智能配电自动化测控终端,包括箱体(4),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4)正表面上、下部分别设置有显示屏(1)和散热孔(3),所述显示屏(1)下方等距离安装有按钮(6),所述箱体(4)正表面中央位置镶嵌有PLC控制器(2),所述箱体(4)内底端中段焊接有铰接轴(12),所述铰接轴(12)顶部前、后端分别固定连接有防尘网(21)和安装板(18),且安装板(18)正表面上部焊接有把手(23),所述箱体(4)内部前端上、下部粘结有海绵层(20),所述安装板(18)表面固定连接有电路板(11),所述箱体(4)内顶端两侧分别设置有温度传感器(8)和晶闸管调压器(22),且温度传感器(8)设置于箱体(4)内顶端左侧,所述箱体(4)内顶端中央位置焊接有镂空壳体(16),所述镂空壳体(16)底端固定连接有风管(9),所述镂空壳体(16)内底端两侧通过伸缩杆(13)活动连...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查祺胡杨魏道宇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中祺智能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