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笔式查线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009169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8-31 08:4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笔式查线器,包括,振荡电路、照明电路、蜂鸣器、蜂鸣器驱动电路、电源电路和检测探针,所述检测探针与振荡电路连接,用于与待检测的线缆连接,并在线缆导通时使电源电路为振荡电路供电,并产生振荡信号;所述蜂鸣器驱动电路与振荡电路连接,并配置为在接收到振荡信号时,驱动蜂鸣器产生蜂鸣;所述照明电路通过一照明开关与电源电路连接,并在照明开关闭合时,所述照明电路通电。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电路设计简单,制造成本低,并具有照明电路,可以单独控制照明功能,方便在昏暗光线环境中使用,十分方便。

A Pen Line Find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笔式查线器
本技术涉及电气检测工具,尤其是一种具有照明功能的笔式查线器。
技术介绍
查线器,泛指可以用于检测线路对应关系是否连通的设备。现有市面上的查线器在进行导通校线时,有时候需要检测的柜体内部光线比较暗,检测时需要进行照明,操作很不方便,另一方面,有时候待检测的点位距离比较远,查线器受检测探针线缆长度的限制,难以满足使用需求,并且现有查线器的电路设计较为复杂,生产制造成本也比较高。鉴于此提出本技术。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笔式查线器,具有电路设计简单、可靠性好,并且能够提供照明功能,一满足在昏暗光线环境下的使用。为了实现该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笔式查线器,包括,振荡电路、照明电路、蜂鸣器、蜂鸣器驱动电路、电源电路和检测探针,所述检测探针与振荡电路连接,用于与待检测的线缆连接,并在线缆导通时使电源电路为振荡电路供电,并产生振荡信号;所述蜂鸣器驱动电路与振荡电路连接,并配置为在接收到振荡信号时,驱动蜂鸣器产生蜂鸣;所述照明电路通过一照明开关与电源电路连接,并在照明开关闭合时,所述照明电路通电。进一步,还包括第一电容,所述振荡电路通过第一电容与电源电路连接,所述检测探针为一对,并分别连接在第一电容的两端,当两检测探针连通时使第一电容短路,电源电路与振荡电路相连通。进一步,所述振荡电路为三极管振荡电路。进一步,所述三极管振荡电路包括,第二、第三电容构成的闭合环路,第四三极管的集电极通过第二电容接在第五三极管的基极,第五三极管的集电极通过第三电容接在第四三极管的基极,第四三极管和第五三极管的发射极接地;所述第二电容通过第七电阻与电源电路连接,第三电容通过第六电阻和第一电容与电源电路连接。进一步,所述照明电路包括,与照明开关串联的LED灯和第九电阻。进一步,所述蜂鸣器驱动电路包括,第二三极管,第二三极管的集电极与振荡电路连接,发射极与第一三极管的基极连接,所述第一三极管的集电极与分别与蜂鸣器和第二三极管基极连接,第一三极管的发射极接地,所述蜂鸣器的另一端连接电源电路。进一步,所述蜂鸣器还与一续流二极管并联。进一步,所述电源电路包括电源开关和供电电源,所述供电电源通过电源开关分别与振荡电路、照明电路、蜂鸣器连接。进一步,所述供电电源为充电电池。进一步,所述检测探针通过可插拔的插头与振荡电路连接。采用本技术所述的技术方案后,带来以下有益效果:本技术通过振荡电路产生振荡信号,并传递至蜂鸣器驱动电路,进而驱动蜂鸣器发出声响,电路设计简单,可靠性好,制造成本低,并且本技术具有照明电路,可以单独控制照明功能,方便在昏暗光线环境中使用,检测探针采用插拔式结构,在检测点位相聚较远时,可以更换检测探针的连接线,以满足使用要求,适用范围广。附图说明图1:本技术的原理图;图2:本技术的电路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笔式查线器,包括,振荡电路、照明电路、蜂鸣器BEEP、蜂鸣器驱动电路、电源电路和检测探针,还包括第一电容C1,所述振荡电路通过第一电容C1与电源电路连接,所述检测探针与振荡电路连接,用于与待检测的线缆连接,并在线缆导通时使电源电路为振荡电路供电,并产生振荡信号。所述检测探针为一对,并分别连接在第一电容C1的两端,当两检测探针连通时使第一电容C1短路,电源电路与振荡电路相连通。所述检测探针通过可插拔的插头X4与振荡电路连接,检测探针的连接线具有多种长度不同的型号,以满足使用需求。所述蜂鸣器驱动电路与振荡电路连接,并配置为在接收到振荡信号时,驱动蜂鸣器BEEP产生蜂鸣;所述照明电路通过一照明开关与电源电路连接,并在照明开关闭合时,所述照明电路通电。所述照明电路包括,与照明开关串联的LED灯和第九电阻R9,所述照明开关为第一开关X1,第一开关X1与第九电阻R9、LED灯依次串联连接。所述电源电路包括电源开关和供电电源,所述供电电源通过电源开关分别与振荡电路、照明电路、蜂鸣器BEEP连接。具体地,所述电源开关为第二开关X2,其VCC端接+5V电源,VCC1端与振荡电路的输入端连接,在第二开关X2闭合时,VCC端与VCC1端导通。具体地,所述振荡电路为三极管振荡电路。所述三极管振荡电路包括,第二、第三电容C2、C3构成的闭合环路,第四三极管Q4的集电极通过第二电容C2接在第五三极管Q5的基极,第五三极管Q5的集电极通过第三电容C3接在第四三极管Q4的基极,第四三极管Q4和第五三极管Q5的发射极接地;所述第二电容C2通过第七电阻R7与VCC1端连接,第三电容C3通过第六电阻R6与第一电容C1连接,第一电容C1与VCC1端连接,第四三极管Q4的基极通过第四电阻R4与VCC1端连接。本技术的振荡电路的工作原理为:在VCC端与VCC1端接通时,通过第七、第四电阻R7、R4同时向两个三极管Q5,Q4提供基极偏置电流。使两个三极管进入放大状态。虽然两个三极管型号一样对称。但电路参数总会存在微小的差异,也包括两个三极管本身,也就是说Q5,Q4的导通程度不可能完全相同,假设Q4导通快些,则C2点的电压就会降的快些。这个微小的差异将被Q5放大并反馈到Q4的基极,再经过Q4的放大,形成连锁反应,迅速使Q4饱和,Q5截止。Q4饱和后相当于一个接通的开关,C2通过它放电,C3通过它充电。随着C2的放电,由于有正电源VCC1的作用,Q5的基极电压逐渐升高,当C2与R7点电压达到0.7V后,Q5开始导通进入放大区,电路中又会立刻出现连锁反应,使Q5迅速饱和,Q4截止。这个时候电容C3放电,C2充电。这一充放电过程又会使Q4重新饱和,Q5截止,如此周而复始,形成振荡。所述蜂鸣器驱动电路包括,第二三极管Q2,第二三极管Q2的集电极与振荡电路连接,发射极与第一三极管Q1的基极连接,所述第一三极管Q1的集电极与分别与蜂鸣器BEEP和第二三极管Q2基极连接,第一三极管(Q1的发射极接地,所述蜂鸣器BEEP的另一端连接电源电路。所述蜂鸣器BEEP还与一续流二极管并联。蜂鸣器BEEP本质上是一个感性元件,其电流不能瞬变,因此必须有一个续流二极管提供续流,否则,在蜂鸣器BEEP两端会产生几十伏的尖峰电压,可能损坏三极管,并干扰整个电路系统的其他部分。在振荡电路工作时,第二三极管Q2集电极的输入电流会发生变化,并向第一三极管Q1提供基极偏置电流,使第一三极管不断在截止和饱和两种状态下切换,进而使蜂鸣器BEEP发生蜂鸣。优选地,所述供电电源为充电电池。本是技术的其他电路部分,可以从说明书附图中明确看出,在此不再详细描述。以上所述为本技术的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在不脱离本技术原理前提下,还可以做出多种变形和改进,这也应该视为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笔式查线器,包括,振荡电路、照明电路、蜂鸣器、蜂鸣器驱动电路、电源电路和检测探针,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探针与振荡电路连接,用于与待检测的线缆连接,并在线缆导通时使电源电路为振荡电路供电,并产生振荡信号;所述蜂鸣器驱动电路与振荡电路连接,并配置为在接收到振荡信号时,驱动蜂鸣器产生蜂鸣;所述照明电路通过一照明开关与电源电路连接,并在照明开关闭合时,所述照明电路通电。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笔式查线器,包括,振荡电路、照明电路、蜂鸣器、蜂鸣器驱动电路、电源电路和检测探针,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探针与振荡电路连接,用于与待检测的线缆连接,并在线缆导通时使电源电路为振荡电路供电,并产生振荡信号;所述蜂鸣器驱动电路与振荡电路连接,并配置为在接收到振荡信号时,驱动蜂鸣器产生蜂鸣;所述照明电路通过一照明开关与电源电路连接,并在照明开关闭合时,所述照明电路通电。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笔式查线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电容(C1),所述振荡电路通过第一电容(C1)与电源电路连接,所述检测探针为一对,并分别连接在第一电容(C1)的两端,当两检测探针连通时使第一电容(C1)短路,电源电路与振荡电路相连通。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笔式查线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振荡电路为三极管振荡电路。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笔式查线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三极管振荡电路包括,第二、第三电容(C2、C3)构成的闭合环路,第四三极管(Q4)的集电极通过第二电容(C2)接在第五三极管(Q5)的基极,第五三极管(Q5)的集电极通过第三电容(C3)接在第四三极管(Q4)的基极,第四三极管(Q4)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燕宝坪徐显赫孙子建金翔王超杜留军张学志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中车电气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