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焦化厂初冷器采暖水余热回收利用装置
本技术涉及初冷器
,具体为焦化厂初冷器采暖水余热回收利用装置。
技术介绍
一般在焦化厂需要使用初冷器对生产工作中产生的高温气体进行降温,而现有的初冷器对采暖水余热回收的效率低,无法有效利用高温气体中的热量,为此,我们提出焦化厂初冷器采暖水余热回收利用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焦化厂初冷器采暖水余热回收利用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焦化厂初冷器采暖水余热回收利用装置,包括初冷器本体,初冷器本体的内腔设置有连接杆,连接杆的外侧壁设置有螺旋装置,且螺旋装置的外侧壁与初冷器本体的内腔壁连接,螺旋装置的顶侧壁设置有内进水管,且内进水管的另一端贯穿初冷器本体的顶侧壁,螺旋装置的底侧壁设置有内出水管,且内出水管的另一端贯穿初冷器本体的右侧壁,螺旋装置与初冷器本体的内腔形成通风道,且通风道的内腔均匀设置有旋流装置,初冷器本体左侧壁的底部设置有进气口,且进气口的内腔活动插接有过滤网,初冷器本体的顶侧壁设置有出气口,初冷器本体上开设有外加热腔,外加热腔的内腔设置有螺旋叶片,初冷器本体 ...
【技术保护点】
1.焦化厂初冷器采暖水余热回收利用装置,包括初冷器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初冷器本体(1)的内腔设置有连接杆(2),所述连接杆(2)的外侧壁设置有螺旋装置(3),且螺旋装置(3)的外侧壁与初冷器本体(1)的内腔壁连接,所述螺旋装置(3)的顶侧壁设置有内进水管(10),且内进水管(10)的另一端贯穿初冷器本体(1)的顶侧壁,所述螺旋装置(3)的底侧壁设置有内出水管(11),且内出水管(11)的另一端贯穿初冷器本体(1)的右侧壁,所述螺旋装置(3)与初冷器本体(1)的内腔形成通风道(14),且通风道(14)的内腔均匀设置有旋流装置(13),所述初冷器本体(1)左侧壁的底部设 ...
【技术特征摘要】
1.焦化厂初冷器采暖水余热回收利用装置,包括初冷器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初冷器本体(1)的内腔设置有连接杆(2),所述连接杆(2)的外侧壁设置有螺旋装置(3),且螺旋装置(3)的外侧壁与初冷器本体(1)的内腔壁连接,所述螺旋装置(3)的顶侧壁设置有内进水管(10),且内进水管(10)的另一端贯穿初冷器本体(1)的顶侧壁,所述螺旋装置(3)的底侧壁设置有内出水管(11),且内出水管(11)的另一端贯穿初冷器本体(1)的右侧壁,所述螺旋装置(3)与初冷器本体(1)的内腔形成通风道(14),且通风道(14)的内腔均匀设置有旋流装置(13),所述初冷器本体(1)左侧壁的底部设置有进气口(4),且进气口(4)的内腔活动插接有过滤网(12),所述初冷器本体(1)的顶侧壁设置有出气口(5),所述初冷器本体(1)上开设有外加热腔(6),所述外加热腔(6)的内腔设置有螺旋叶片(7),所述初冷器本体(1)左侧壁的顶部设置有外进水管(8),所述初冷器本体(1)右侧壁的底部设置有外出水管(9)。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焦化厂初冷器采暖水余热回收利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旋装置(3)包括螺旋叶壳体(31),且螺旋叶壳体(31)的内腔开设有内加热腔(32),所述内加热腔(32)内腔壁远离连接杆(2)的一侧设置有第一导向板(33),所述内加热腔(32)内腔壁靠...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