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链式冷床注油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2006917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8-31 07:2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链式冷床注油装置,包括多个容量可调且竖直设置的油壶,所述油壶用以垂直向下润滑其所对应的链条;全部所述油壶的底部均设有用以向链条注油的出油口,且全部所述出油口均设有用以控制其通断的电磁阀。在上述装置中,根据每一链条的实际需求调节油壶的容量,当链条对润滑油的需求较大时,增大油液容量,提高其内部的润滑油总量,使通过电磁阀的流量随之增大;反之减少油液容量,使通过电磁阀的流量随之减小。通过控制每一出油口处的电磁阀的状态,实现对每一组链条的实时控制,从而根据需求实现定时、定量润滑。

A Chain Type Oil Injection Device for Cold Be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链式冷床注油装置
本技术涉及轧钢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链式冷床注油装置。
技术介绍
在热连轧生产线中,需要由链式冷床完成轧件的自然冷却和运输。一台链式冷床通常包括多条链条,每条链条构成一个封闭的链条圈,依靠主传动装置实现链条周期性回转。由于热连轧生产线属于无间歇连续生产,意味着链条始终承载着高温轧件无间歇回转,容易导致链条得不到有效润滑,造成链条磨损,降低其使用寿命。目前采取的一种开式链床自动润滑系统,如图1所示,通过多条油路管01将主油箱03中的润滑油分别运输到各个油刷02处,当附着有润滑油的油刷02与其下方的链条接触时,实现链条的润滑;其中,球阀04和电磁阀05用于控制经过油管路01的流量。由于油箱的容积固定,无法对每一链条的润滑的具体需求量进行针对性调节和监控,且依靠球阀04调节分支流量,势必增大人工操作的难度,而球阀在长期使用中反复调节开度,容易造成磨损,严重影响调节的精度和可靠性。综上所述,如何提供一种油量可控、操作简单的链式冷床的润滑装置,成为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链式冷床注油装置,其操作简单可靠、经久耐用,能够实现油量可控的在线润滑。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一种链式冷床注油装置,包括多个容量可调且竖直设置的油壶;任一所述油壶用以垂直向下润滑其所对应的链条;全部所述油壶的底部均设有用以向链条注油的出油口;全部所述出油口均设有用以控制其通断的电磁阀。优选地,所述油壶包括:用以容纳润滑油的圆柱腔;竖直穿过所述圆柱腔的顶端、用以上下移动的芯杆组件;所述芯杆组件限制所述圆柱腔中润滑油的高度,以调节所述油壶的容量。优选地,所述芯杆组件包括:竖直穿过所述圆柱腔的上端面且与之旋合、用以上下移动的螺杆;所述螺杆位于所述圆柱腔外的一端设有用以控制所述螺杆旋转的手轮;所述螺杆位于所述圆柱腔内的另一端固定有用以限制油液高度的板塞。优选地,全部所述油壶的侧壁均设有进油口;还包括多组油管路,全部所述油管路的第二端与全部所述进油口一一对应连接,且全部所述油管路的第一端均高于所述油壶的高度。优选地,还包括设于所述圆柱腔内且位于所述进油口上方、用以漂浮于油液表面的膜片;所述板塞设有用以平衡气压的透气孔;当所述膜片贴合于所述板塞的下端面时,所述膜片将所述透气孔封堵,以实现位于所述板塞下方的所述圆柱腔的密封。优选地,还包括固定于所述圆柱腔内的挡环,所述挡环的位置高于所述进油口。优选地,全部所述油管路的第一端均连接于同一根水平设置的主油管,所述主油管的高度不低于所述油管路的第一端的高度;还包括设于所述主油管前端且与所述主油管连通的主油箱,所述主油箱的高度不低于所述主油管的高度。优选地,还包括设于所述主油管、用以控制所述主油管和主油箱连通和截止的第一阀门。优选地,还包括设于所述主油管且位于所述第一阀门后端的过滤部。优选地,所述电磁阀为二位二通低流量电磁阀。相对于上述
技术介绍
,本技术所提供的链式冷床注油装置包括多个容量可调的油壶,所述油壶均竖直设置、用以垂直向下润滑其所对应的链条;在任一所述油壶的底部还设有用以向链条注油的出油口,和用以控制出油口通断的电磁阀。上述链式冷床注油装置中,对于不同链条的不同需求量,相应地调节其上方的油壶的容量,既可以准确计量某一链条的润滑总量,还可通过润滑油自身的重力实现出油口处的油量控制,对阀门的要求大大降低,操作简单、使用方便。电磁阀用于控制出油口的通断,其开度是否可调或者开度调节是否受环境干扰,均不影响本申请所述的链式冷床注油装置的实际应用效果,因而整个装置对工作环境具有良好的适应性,经久耐用。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现有技术中一种开式链床自动润滑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所提供的链式冷床注油装置的连接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所提供的链式冷床注油装置局部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所提供的油壶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为了使本
的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请参考图2-图4,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所提供的链式冷床注油装置的连接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所提供的链式冷床注油装置局部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所提供的油壶的结构示意图。本技术所提供的链式冷床注油装置包括分别设于每一链条上方的、用以竖直向下润滑该链条的油壶51,油壶51底部的出油口514处还设有电磁阀52;其中,油壶51的容量可根据需求进行调整,从而使油壶51的容量与其所对应的链条的需求量匹配。出油口514一般与链条保持150~250mm的高度,既能够保证润滑效果,又可避免出油口514被链条上携带的渣质污染,干扰出油口514的流速。当某一链条对润滑油的需求较大时,增大该链条上方的油壶51的容量,提高该油壶51内油液的高度,一方面增大油液总量,另一方面使出油口514处的流量增大,此时,单位时间内对这一链条的润滑量增加;当某一链条对润滑油的需求较小时,减少该链条上方的油壶51的容量,降低该油壶51内油液的高度,减小油液总量,使出油口514处的流量减小,此时,单位时间内对这一链条的润滑量减少。当某一链条无需润滑时,关闭该链条所对应的油壶51的出油口514处的电磁阀52即可。上述电磁阀52仅需要具有常开和常闭两种状态即可,依靠线圈驱动,在通电和断电时完成状态切换,对于介质的特性和使用场合的要求较低,成本低且安装简单、操作方便。本技术所提供的链式冷床注油装置依靠改变油壶51的容积,实现多组链条的个性化设置,精准计量每一链条的总润滑量,且油壶51内的油液总量还可实现对出油口514的流速的调节,操作简单、使用方便。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技术所提供的链式冷床注油装置做更进一步的说明。请参考图4,在第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油壶51调节其容量的方式为改变其容腔的大小。具体来说,油壶51包括用于容纳润滑油的圆柱腔510,和能够改变其在圆柱腔510内的高度的芯杆组件。芯杆组件将圆柱腔510分为两部分,只有无杆腔用于容纳润滑油,通过改变芯杆组件可改变无杆腔与有杆腔所占的比例,从而调节油壶51的容量。当然,还可在圆柱腔510上方的腔体壁上设置排气孔512,以便将润滑油中混杂的空气及时排除。需要说明的是,芯杆组件用以隔绝无杆腔和有杆腔的内芯需要与圆柱腔510的内壁保持密封。例如,内芯与内壁接触的部分设有橡胶,通过橡胶的挤压变形实现密封。考虑到油壶51的尺寸较大,如果芯杆组件单纯作直线运动,其操作强度和难度增大,为此,芯杆组件由螺杆518、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链式冷床注油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多个容量可调且竖直设置的油壶(51);任一所述油壶(51)用以垂直向下润滑其所对应的链条;全部所述油壶(51)的底部均设有用以向链条注油的出油口(514);全部所述出油口(514)均设有用以控制其通断的电磁阀(52)。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链式冷床注油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多个容量可调且竖直设置的油壶(51);任一所述油壶(51)用以垂直向下润滑其所对应的链条;全部所述油壶(51)的底部均设有用以向链条注油的出油口(514);全部所述出油口(514)均设有用以控制其通断的电磁阀(5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链式冷床注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油壶(51)包括:用以容纳润滑油的圆柱腔(510);竖直穿过所述圆柱腔(510)的顶端、用以上下移动的芯杆组件;所述芯杆组件限制所述圆柱腔(510)中润滑油的高度,以调节所述油壶(51)的容量。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链式冷床注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芯杆组件包括:竖直穿过所述顶端且与之旋合、用以上下移动的螺杆(518);所述螺杆(518)位于所述圆柱腔(510)外的一端设有用以控制所述螺杆(518)旋转的手轮(511);所述螺杆(518)位于所述圆柱腔(510)内的另一端固定有用以限制油液高度的板塞(517)。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链式冷床注油装置,其特征在于,全部所述油壶(51)的侧壁均设有进油口(513);还包括多组油管路(21),全部所述油管路(21)的第二端与全部所述进油口(513)一一对应连接,且全部所述油管路(21)的第一端均高于所述油壶(51)的高度。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链式冷床注油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继虎郑国防杨栋田保张帅王建军王宝玲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