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内网设备间通信方法、系统、装置及计算机存储介质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2005547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8-31 06:55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内网设备间通信方法、系统、装置及计算机存储介质,应用于目标内网设备,在目标内网设备接入的分布式网络中,选取一个外网节点作为目标内网设备的目标代理节点;将目标代理节点的通信地址设为目标内网设备的通信地址;广播目标内网设备的通信地址至待通信的另一内网设备,以使另一内网设备通过目标内网设备的通信地址与目标内网设备进行通信。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内网设备间通信方法,另一内网设备便可以通过该目标代理节点与目标内网设备进行信息交互,与现有技术相比,不需借助服务器即可实现内网设备间的通信,过程简便,通信效率高。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内网设备间通信系统、装置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也解决了相应技术问题。

A Communication Method, System, Device and Computer Storage Medium between Intranet Equipmen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内网设备间通信方法、系统、装置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本申请涉及互联网通信
,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内网设备间通信方法、系统、装置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技术介绍
在互联网中,两个内网设备间进行通信时,需要进行打洞,本申请所涉及的内网设备指的是处于内网中的设备,以两个内网设备分别为内网设备A和内网设备B为例,现有的一种内网设备间打洞方法是:内网设备A和内网设备B分别通过自己的路由器长连接至公共且公开的服务器;内网设备A从服务器获取路由器B的通信地址,并向路由器B的通信地址发送请求,使得路由器B上保存内网设备A的外网地址的session(会话);内网设备A向服务器发送指令,服务器将该指令转发给内网设备B,使得内网设备B向内网设备A在路由器A上的映射地址发送请求,从而在路由器A上存有内网设备B的外网地址的session;之后,内网设备A和内网设备B便可以直接通过路由器A和路由器B进行信息交互。然而,现有的内网设备间通信方法需要内网设备借助服务器进行打洞,打洞过程繁琐,内网设备间的通信效率低下。综上所述,如何提高内网设备间的通信效率是目前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问题。专利
技术实现思路
本申请的目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内网设备间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目标内网设备,包括:在所述目标内网设备接入的分布式网络中,选取一个外网节点作为所述目标内网设备的目标代理节点;将所述目标代理节点的通信地址设为所述目标内网设备的通信地址;广播所述目标内网设备的通信地址至待通信的另一内网设备,以使所述另一内网设备通过所述目标内网设备的通信地址与所述目标内网设备进行通信。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内网设备间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目标内网设备,包括:在所述目标内网设备接入的分布式网络中,选取一个外网节点作为所述目标内网设备的目标代理节点;将所述目标代理节点的通信地址设为所述目标内网设备的通信地址;广播所述目标内网设备的通信地址至待通信的另一内网设备,以使所述另一内网设备通过所述目标内网设备的通信地址与所述目标内网设备进行通信。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选取一个外网节点作为所述目标内网设备的目标代理节点之后,还包括:重新选取一个外网节点作为所述目标内网设备的备用代理节点;保存所述备用代理节点的通信地址;判断是否将所述目标代理节点更换为所述备用代理节点,若是,则将所述备用代理节点的通信地址设为所述目标内网设备的通信地址,并广播所述目标内网设备的通信地址。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判断是否将所述目标代理节点更换为所述备用代理节点,包括:判断所述目标代理节点的性能是否满足预设性能,若否,则判定将所述目标代理节点更换为所述备用代理节点,若是,则判定无需将所述目标代理节点更换为所述备用代理节点。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分布式网络包括DHT分布式网络;所述选取一个外网节点作为所述目标内网设备的目标代理节点,包括:通过所述目标内网设备保存的外网节点信息,遍历对应的外网节点;在遍历的外网节点中,选取一个外网节点作为所述目标代理节点。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选取一个外网节点作为所述目标内网设备的目标代理节点,包括:在所述分布式网络中,...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杰绪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网心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