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改进型中冷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005158 阅读:47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8-31 06:4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改进型中冷器。该改进型中冷器,中冷器包括中冷器壳体,壳体包括顺次相连进气管、进气室、芯体段、出气室、出气管;芯体段包括连接进气室与出气室上下两端的固定板,两固定板之间设置有多个连接连接进气室与出气室的散热管,相邻散热管之间焊接有散热带,多个散热管背面设置有用于冷却水进出的导管,进气室及出气室的端面设有用于安装散热管的通孔,散热管的两端分别焊接在进气室端面通孔和出气室端面通孔内。在散热管的背面设置有冷却水导管,通过水冷方式对热空气进行散热,结合风冷散热方式,使得散热管经过两次散热,对于较短的散热管而言,进行两次散热极大提高了散热器的散热效率。

An improved intercool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改进型中冷器
本技术涉及汽车零配件
,特别涉及一种改进型中冷器。
技术介绍
目前,现有的汽车中的发动机大多是机械增压发动机或蜗轮增压发动机,当无论哪种发动机都需要在增压器与进气歧管之间安装中冷器以降低发动机的热负荷,提高进气量,进而增加发动机的功率。现有技术中的中冷器大多为风冷式或水冷式,但由于散热管较短,冷却时间较短,从而使得冷却效果不佳。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具有优良散热效果的改进型中冷器。为了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技术一种改进型中冷器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改进型中冷器,所述中冷器包括中冷器壳体,所述壳体包括顺次相连进气管、进气室、芯体段、出气室、出气管;所述芯体段包括连接进气室上端与出气室上端的固定板和连接进气室下端与出气室下端的固定板,所述两固定板之间设置有多个连接连接进气室与出气室的散热管,相邻散热管之间焊接有散热带,所述多个散热管背面设置有用于冷却水进出的导管,所述进气室及出气室的端面设有用于安装散热管的通孔,所述散热管的两端分别焊接在进气室端面通孔和出气室端面通孔内。所述导管为S型导管,所述导管垂直于散热管,所述导管紧贴散热管外壁,所述导管靠近出气室的一端为冷却水进水端,所述导管靠近进气室的一端为冷却水出水端。用于冷却水进出的导管设置为一条且该导管能冷却所有散热管,结构设置合理且节约了材料;冷却水流方向与热空气方向相反,延长了换热时间,增加了换热效率。所述导管远离散热管的一侧设置有用于固定导管的固定带。所述固定带细长长方体形固定带,所述长方体形固定带开有多个适于导管穿过的通槽,所述固定带为不锈钢固定带。固定带将导管固定在散热管和散热带的一侧,使得在汽车行驶过程中导管不易出现位移滑动而影响散热效果。所述进气管与进气室一体成型,所述进气管与进气室连接处圆滑过渡;所述出气室与出气管一体成型,所述出气室与出气管连接处圆滑过渡。保证气流的顺畅性而不发生压损现象。所述进气室内设置有用于将气流分散进各个散热管的导流片。使得热空气能均匀分散入多个散热管内,使得散热均匀。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在散热管的背面设置有冷却水导管,通过水冷方式对热空气进行散热,结合风冷散热方式,使得散热管经过两次散热,对于较短的散热管而言,进行两次散热极大提高了散热器的散热效率。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中冷器背面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固定带的结构示意图。其中,1进气管,2进气室,3芯体段,4出气室,5出气管,6固定板,7散热管,8散热带,9导管,10导流片,11固定带,12通槽。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明本技术,应理解这些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本技术而不用于限制本技术的范围,在阅读了本技术之后,本领域技术人员对本技术的各种等价形式的修改均落于本申请所附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如图1至图3所示,一种改进型中冷器,所述中冷器包括中冷器壳体,所述壳体包括顺次相连进气管1、进气室2、芯体段3、出气室4、出气管5;所述芯体段3包括连接进气室2上端与出气室4上端的固定板6和连接进气室下端与出气室下端的固定板,所述两固定板6之间设置有多个连接连接进气室2与出气室4的散热管7,相邻散热管7之间焊接有散热带8,所述多个散热管7背面设置有用于冷却水进出的导管9,所述进气室2及出气室4的端面设有用于安装散热管7的通孔,所述散热管7的两端分别焊接在进气室2端面通孔和出气室4端面通孔内。导管9为S型导管紧贴散热管7和散热带8,导管9相对于散热管7有倾斜角度,最优的导管9与散热管7呈90°。所述导管9的两端与微型水泵相连,导管9靠近出气室4的一端与微型水泵的出水端相连,导管9靠近进气室2的一端与微型水泵的进水端相连。所述导管9远离散热管的一侧设置有用于固定导管9的固定带11。所述固定带11细长长方体形固定带,所述长方体形固定带开有多个适于导管9穿过的通槽12,所述固定带11为不锈钢固定带。优选的,所述固定带11设置有两个,焊接在其中两个散热管7上。所述进气管1与进气室2一体成型,所述进气管1与进气室2连接处圆滑过渡;所述出气室4与出气管5一体成型,所述出气室4与出气管5连接处圆滑过渡。所述进气室2内设置有用于将气流分散进各个散热管7的导流片10。本技术的具体工作过程与原理:高温空气由进气管1进入进气室2,在进气室2内经导流片10导流分散入各个散热管7内,高温空气的热量由散热管7的管壁传到散热带8,汽车行驶过程中的迎风对散热管7及散热带8进行风冷,此时启动微型水泵,导管内冷却水进行循环,冷却水吸收散热管7及散热带8的热量,对高温空气进行散热。散热管7和散热带8同时受到风冷、水冷两种散热方式,高温空气在较短的散热管内进行较高效的散热,提高了中冷器的散热效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改进型中冷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冷器包括中冷器壳体,所述壳体包括顺次相连进气管、进气室、芯体段、出气室、出气管;所述芯体段包括连接进气室上端与出气室上端的固定板和连接进气室下端与出气室下端的固定板,所述两固定板之间设置有多个连接连接进气室与出气室的散热管,相邻散热管之间焊接有散热带,所述多个散热管背面设置有用于冷却水进出的导管,所述进气室及出气室的端面设有用于安装散热管的通孔,所述散热管的两端分别焊接在进气室端面通孔和出气室端面通孔内。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改进型中冷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冷器包括中冷器壳体,所述壳体包括顺次相连进气管、进气室、芯体段、出气室、出气管;所述芯体段包括连接进气室上端与出气室上端的固定板和连接进气室下端与出气室下端的固定板,所述两固定板之间设置有多个连接连接进气室与出气室的散热管,相邻散热管之间焊接有散热带,所述多个散热管背面设置有用于冷却水进出的导管,所述进气室及出气室的端面设有用于安装散热管的通孔,所述散热管的两端分别焊接在进气室端面通孔和出气室端面通孔内。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改进型中冷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管为S型导管,所述导管垂直于散热管,所述导管紧贴散热管外壁,所述导管靠近出气室的一端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匡爱民李亚明吕兆俊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弗莱迪斯汽车系统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